鲁肃带着刘备愿意联合的积极信号,星夜兼程返回京口,禀报孙权。与此同时,甘宁攻占夏口、刘隆中路主力大军正源源不断渡江南下的消息,也如同接连响起的警钟,一声紧过一声地传到了江东。局势的急剧恶化,使得江东内部原本激烈的争论,迅速有了结果。
京口,吴侯府议事堂。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夏口一日陷落的消息,像一块寒冰,砸在了每位与会者的心头。那传闻中坚不可摧的巨舰、那威力惊人的远程武器,无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是何等恐怖。
“诸位,局势已明!”孙权碧眼扫过堂下众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但更多的是决断,“刘隆之势,绝非虚张!其兵锋已抵江夏,顺流而下,旦夕可至!若再犹豫,江东六郡,必成其俎上鱼肉!”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刘玄德虽暂困公安,然其英雄之名,天下皆知,关、张皆万人敌,更兼在荆襄素有威望。鲁子敬所言不虚,孙刘联合,共抗强刘,乃当前唯一生路! 孤意已决,即日遣使,与刘备会盟!”
主和派代表张昭张了张嘴,但看到孙权决然的神色,以及周瑜、鲁肃等人凝重的面孔,最终将劝谏的话语咽了回去。大势如此,已容不得再行观望。
周瑜霍然起身,英姿勃发,眼中燃烧着昂扬的战意:“主公圣明!刘隆欺人太甚,欲吞并天下,我江东儿郎,岂能坐以待毙!刘备,虽枭雄也,然此诚用人之际,正可引为援手!瑜请命,亲率水陆精锐,西进柴桑,汇合刘备,共商破敌之策!”
“好!”孙权击案而起,“即命公瑾为都督,程普为副,统率水军三万,精锐步卒两万,即日西进!子敬,你为赞军校尉,随军参赞,负责与刘备联络事宜!”
“诺!”周瑜、程普、鲁肃齐声领命。
“此外,”孙权目光锐利,“传令诸将,各郡兵马,进入临战状态,严防死守!后勤粮草,全力保障公瑾大军!”
“谨遵主公号令!”堂下众臣轰然应诺。面对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江东这台战争机器,也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数日后,柴桑。
这座长江南岸的重要港口城市,一时间战船云集,旌旗蔽空。周瑜率领的江东精锐水师抵达此地,与从下游各地调集的物资、兵员汇合,声势浩大。与此同时,周瑜派出快船,持自己的亲笔信和孙权的盟书,前往公安邀请刘备前来柴桑会盟。
公安,刘备军大营。
接到周瑜的邀请信,刘备召集关羽、张飞、孙乾等人商议。
“大哥,周瑜请你去柴桑,会不会是鸿门宴?”张飞首先嚷道,“那周郎名气大得很,心眼也多,俺看不如让他来公安!”
关羽抚髯沉吟:“周瑜既代表孙权,邀兄长前往,若不去,显我无诚意,联盟之事恐生波折。然,柴桑毕竟是江东地界,不可不防。”
孙乾道:“主公,周瑜此信,言辞恳切,且鲁子敬亦在军中,当无大碍。且我军急需江东援手,若首脑会面皆不能成,联盟徒有虚名。主公可带精兵护卫,以示郑重,亦保无虞。”
刘备权衡再三,深知此刻必须展现诚意与魄力,遂决然道:“不必多疑!周瑜既来邀,我便去柴桑一会!云长随我同往,翼德留守大营,严加戒备!”
柴桑,周瑜水军大寨。
中军大帐内,刘备与周瑜的历史性会面终于到来。刘备一身戎装,虽经风霜,但气度沉雄,关羽绿袍金甲,按剑立于其后,不怒自威。周瑜锦衣玉带,姿容秀丽,儒雅中透出英气,程普、黄盖、韩当等江东宿将分列两旁,鲁肃亦在席中。
“久闻公瑾大都督之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刘备率先拱手,语气诚恳。
周瑜还礼,笑容温润:“刘豫州天下英雄,瑜仰慕已久!今日携手共抗国贼,实乃天下苍生之幸!”
双方分宾主落座,寒暄已毕,立刻切入正题。周瑜指着巨大的江夏-荆州地图,沉声道:“豫州,刘隆已占夏口,其势正盛。据探报,其主力正沿汉水两岸,水陆并进,兵锋直指南郡!江陵、襄阳,皆其目标。我意,我军当主动出击,不能坐待其兵临城下!”
刘备点头:“大都督所言极是。备亦以为,当御敌于国门之外。然,如何出击,还请大都督明示。”
周瑜手指点向夏口:“刘隆初占夏口,立足未稳,其大军分散于水陆,正是可乘之机!我江东水军,可溯江西进,直逼夏口,寻机与其水师决战!若能败其水军,则可断其水路粮道,扼其咽喉!届时,豫州可率本部兵马,自陆路向江夏方向推进,牵制其陆师,与我水军成掎角之势!”
刘备闻言,心中暗赞周瑜用兵大胆。这是要直接攻击刘隆刚刚取得的战略支点,可谓虎口拔牙。但他也看出此策的风险:“大都督之策,甚为凌厉。然,刘隆水师新锐,夏口一战可见其利,都督有几分把握?”
周瑜自信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刘隆水师虽利,然我江东儿郎,自幼操舟弄桨,纵横大江,水战之精,岂是北人可比?其舰虽巨,然笨重欠灵;其器虽利,然运用生疏。我已有破敌之策!只需豫州陆师能稳住阵脚,拖住甘宁、赵云之辈,我水军必有捷报!”
关羽忽然开口,声如洪钟:“若水战得胜,陆上敌军,关某与三弟,必为大都督击破之!”
周瑜看向关羽,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有关云长此言,瑜更添信心!”
接下来,双方又详细商议了兵力调配、粮草补给、通讯联络等具体事宜。刘备同意率本部兵马(约两万余人)前出至鄂县一带,建立陆上阵地,与周瑜水军相互呼应。周瑜则承诺江东将全力保障联军粮草,并尽快寻求与刘隆水军决战。
盟约既成,献血为盟。
在柴桑城外,设下祭坛,孙权使者(代表孙权)与刘备,杀白马,祭告天地,宣读盟书,约定“戮力同心,共讨国贼(刘隆),救危扶难,永结盟好”。虽然这盟约之下,各自藏着心思,但面对共同的、强大的敌人,孙刘联盟,终于在紧迫的形势下,正式缔结。
合兵西进。
盟誓之后,周瑜与刘备各自返回本部,开始调动军队。周瑜亲率庞大的江东水师舰队,浩浩荡荡,逆流而上,旌旗招展,鼓声震天,直扑夏口方向。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一起,率领经过休整的部队,离开公安,向西北方向的鄂县进军。沿途,刘备打出“讨逆助贤”的旗号,试图招揽荆州不愿依附蔡瑁或刘隆的零星势力,壮大自身。
长江之上,江东的战船舳舻相接,帆影遮日;长江南岸,刘备的军队卷起尘土,向前挺进。两支原本可能兵戎相见的势力,因为刘隆这个更强大的威胁,终于汇合成一股力量,共同迎向那来自北方的、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
消息传到夏口,正志得意满、准备继续西进的刘隆军中,引起了一阵波澜。
“主公,细作来报,孙权遣周瑜率水军三万,步卒两万西进,已与刘备汇合于柴桑,刘备军前出至鄂县,看样子,是冲着我军来的!” 法正将最新情报呈给刘隆。
刘隆站在夏口原水寨的了望台上,看着西面滚滚长江,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峻的笑容:“孙权和刘备,终于还是联手了么?好,很好!省得我一个个去找!传令下去,命甘宁水师加强戒备,沿江巡逻,探查敌情!命赵云、张辽所部,向鄂县方向徐徐逼近,试探刘备虚实!本将军倒要看看,这孙刘联军,能否挡得住我的雷霆之师!”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麾下众将:“诸位,真正的硬仗,就要开始了!击破此联军,则江南半壁,尽入我手!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愿随主公,扫平群雄,一统天下!” 众将群情激昂,吼声如雷。
夏口的风,带着浓浓的水汽和隐约的火药味。北岸的巨舰开始调整部署,南岸的联军正在构筑防线。一场决定南方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浩瀚的长江之上,及其两岸的广阔土地上,猛烈爆发。孙刘联盟这艘刚刚启航的舟船,将迎来它第一次,也是最为严峻的风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