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全神贯注,一字一句,认真诵读着,感受着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教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些经典语句,在众人的诵读声中,回荡在整个场地,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国学文化的深厚魅力之中。
随着诵读的进行,众人仿佛能看到孔子当年在杏坛讲学的场景,他那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大家在诵读中领悟着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君子的品德修养,对孔子的敬意也愈发深沉。
诵读结束后,那经典的语句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众人的心中满是对儒家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准备继续在国学文化的海洋中探索前行 。
在主持人激昂且充满敬意的介绍声中,“下面有请中华道脉的弘扬者,大同文脉的嫡传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大同市府文庙国学研究院院长张日华老师为大家讲国学课,有请。”
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啸风身处其中,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掌声中所饱含的热情与期待。周围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崇敬与喜悦,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张日华老师的深深喜爱。
那一双双鼓掌的手,有力而欢快,仿佛在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张日华老师的热烈欢迎和对即将开始的国学课程的满心期待。
啸风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他之前已经见识了张日华老师的诸多才华,此刻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聆听这位备受尊崇的老师授课。
他微微挺直了身子,目光紧紧地盯着讲台的方向,期待着张日华老师的出现,仿佛已经预感到,这将是一场充满智慧与启迪的国学盛宴,自己也将在其中收获颇丰 。
在那弥漫着淡淡墨香的国学教室的边道上,站着一位令人敬仰的男老师,他就是张日华。
他正值知天命之年,岁月在他身上沉淀出沉稳的气质,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却自有一番沉稳扎实的气场。
他的头发乌黑,长度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拖沓,也不过分干练。脸庞白净且气色红润,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两道浓眉犹如隶书里那苍劲有力的一横,刚健中蕴含着柔和,稳稳地卧于双眼之上。其下是一双温润的眼睛,恰似一泓清泉,澄澈而明亮,流淌着无尽的慈爱与和善,只要他的目光轻轻扫过,学生们心中便会涌起一阵安心,得到莫大的鼓励。
鼻梁虽不算高挺,却与他的面容相得益彰,下面是一张时常带着微笑的嘴,嘴角微微上扬,那温暖的笑容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能瞬间驱散所有的阴霾,让周遭的人都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惬意又舒心 。
他穿着一身宽松的中式长袍,面料是古朴的棉麻质地,颜色素雅低调,却隐隐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韵味。领口和袖口处,精致的盘扣工艺彰显着传统的匠心,每一颗扣子都系得一丝不苟,宛如他对待国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这身装扮穿在他身上,丝毫没有刻意为之的做作,反而显得浑然天成,将他的儒雅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
张日华老师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一边和台下众人点头打招呼,一边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
站定后,他微微侧身,目光温和地扫过全场,笑着说道:“刚才对先师孔圣人行高揖礼的时候,我留意到大家的动作不太统一,对吧?”
这话一出,人群中泛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啸风也跟着笑了笑,心里暗自嘀咕,自己刚才行礼时确实手忙脚乱,只顾跟着旁人的动作比划,难免出现差错。
“盛老师之前也提到过这个事儿,既然这样,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讲高揖礼究竟该怎么做。”张院长话音刚落,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地望着他,眼神里透着对实用知识的渴望。
“高揖,也叫天揖、上揖,是揖礼中手位较高的一种,属于标准揖礼 。通常在正式礼仪场合,比如祭礼、冠礼等庄重的场合里,向尊长以及同族中的人行此礼。行礼时,身体要保持肃立……”说着,张院长便开始亲身示范。
“首先是抚心,双手呈抱球状,这时候要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一切杂念,毕竟我们是在拜天地君亲师。这里要注意,男士行礼时左手在外,右手藏于内。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男人右手多执兵器,兵器代表着杀伐,被视为不吉祥之物。”
“哦,原来是这样。”台下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而女士行礼呢,正好相反,右手在外。这是因为女人的右手多用来做饭、抚育孩子,这些都是充满爱与温暖的行为,所以右手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并且行礼时手心要向内。”张院长耐心地解释着,大家听得认真,不住地点头。
“接着俯身推手,双手要缓缓高举,一直举到齐额的位置,略微高过眉心就可以。同时,身体俯身大约60度,要是身体条件允许,90度也没问题,主要还是得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最后起身的时候,恢复到站立时的从容仪态。”张院长一边细致地讲解,一边反复演示着动作,力求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明白。
讲完基本动作,张院长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衣领和衣袖问道:“大家看,这领子,是圆领,古人有交领,袖子是方的,自然下垂,笔直挺括,行礼时甚至能拿起挡住眼睛。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能看君王。”一位年轻男子迅速站起身,大声回答道。
“嗯,有这方面的原因。”张院长给予了肯定的回应。
“还有非礼勿视。”盛老师也站起身补充道。
正是:明伦圣地,古韵悠扬传大道;学府讲堂,儒风浩荡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