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秋天,既有北方的壮阔苍茫,又交织着丰收的喜悦与历史的厚重。
这座塞北古城在秋日里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徐徐展开。
恒山在秋霜的浸染下褪去青翠,披上红黄交错的斑斓外衣。
杨树金黄耀眼,杏树绯红如霞,登山远眺,层林尽染的景致令人恍若置身油画。
若逢晨雾弥漫,山间云雾缭绕,秋阳穿透云层洒向山脊,更添几分神秘。
文瀛湖畔,芦花随风摇曳,成群的候鸟在此短暂停歇,大雁掠过湖面激起涟漪,白鹭与倒映的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黄昏时分,夕阳将湖面染成琥珀色,远处古长城的剪影沉静伫立,构成“塞上江南”的婉约意境。
大同盆地沃野千里,秋收时节,谷穗低垂、高粱似火,农人忙碌的身影点缀在金色的麦浪间。
田间地头偶见晾晒的玉米垛和火红的辣椒串,空气中弥漫着新粮的清香,传递着质朴的丰收欢愉。
秋阳斜照,石窟佛像的衣纹更显立体,斑驳的石壁在柔和光线下诉说千年沧桑。
落叶飘过昙曜五窟前,历史的回响与自然的静谧在此交融。
秋风掠过翠屏山崖,朱红的寺阁仿佛悬浮于五彩山林之上,险峻中透着灵动,恰似“空中楼阁入画来”。
漫步城垣,踩着窸窣的银杏落叶,俯瞰城内四合院青砖灰瓦与远处现代楼宇交错,时空在此交错。
街头巷尾飘散着“大同刀削面”的香气,搭配一碟酸菜,暖胃驱寒。
老茶摊上,铜壶煮着砖茶,老人们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夜市里,现炸的黄米糕、甜糯的糖麻叶,散发着浓郁的北方秋日风味。
大同的秋,是塞外长风与农耕文明共谱的诗篇,是时光在古迹上刻下的温柔注脚。
在这里,每一片落叶都裹挟着历史的尘埃,每一缕秋风都吟唱着土地的丰饶。
大同古城菊韵浓,金秋盛景醉游人
在大同,秋天的韵味在东城墙的金秋菊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金秋菊韵喜迎国庆”菊展便会如约而至,成为当地秋季旅游的一大夺目亮点。
当你踏入这片菊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以万计的菊花在护城河畔肆意绽放。
它们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紫的若霞、黄的如金,与古朴巍峨的古城墙、澄澈湛蓝的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绚丽画卷。
正如那对联所写:“大同古城,金秋菊韵香盈巷,盛景喜迎双节至;华夏胜地,明月清辉瑞满街,欢歌共庆九州兴。”
这菊展,不仅是菊花的盛会,更是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礼赞,对团圆佳节的热烈欢庆。
菊展以各色菊花为画笔,绵延数百米,精心勾勒出花坛、花带、花境等多样造型,仿佛是大地之上的精美刺绣。
“菊耀金秋·喜迎国庆”的主题贯穿始终,主展区设在东城墙带状公园和阳门广场,巨型花篮、动物造型等艺术装置巧妙融入其中。
巨型花篮中,朵朵菊花簇拥,花团锦簇,象征着丰收的富足;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花雕栩栩如生,或憨态可掬,或灵动活泼,为菊展增添了几分趣味与生机。
这里的菊花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色彩丰富,涵盖了黄、白、紫、红等丰富色系,每一朵都舒展着花瓣,尽显风姿。
金黄的菊花与护城河的倒影相互交融,随着微风轻拂,水面波光粼粼,花影摇曳;
古城墙的青砖古朴厚重,与娇艳的菊花相互映衬,形成了古朴与明艳、厚重与灵动的强烈视觉冲击,仿佛是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菊展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大同历史文化的生动展示。
花坛设计常常巧妙地融入传统民俗元素,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在菊花的装点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部分展区通过精美的花雕,讲述着大同的历史故事,从北魏古都的辉煌到近代的沧桑变迁,每一处花雕都像是一本无言的史书,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和节庆的欢乐。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里无疑是天堂。独特的花雕、绚烂的菊花与古朴的城墙相互交织,构成了无数绝佳的拍摄场景。
市民和游客们也纷纷在花雕前留影,尤其是那造型独特的巨型花篮、动物主题花坛前,总是人头攒动,大家都想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大同东城墙菊展,以自然之美为底色,以古城为画布,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沉浸在这场秋日的盛大狂欢之中。
无论是痴迷于摄影,沉醉于赏花,还是热衷于品味历史,在这里,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金秋的丰饶富足与古都的温暖柔情。
菊展多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佳观赏期为国庆假期(10月初),此时天气凉爽,光线柔和。
可结合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关帝庙、鼓楼等周边古迹游览,感受大同“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菊展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期间举办,其中,中秋、国庆假期是最佳观赏期。
此时,夏日的暑气已然消散,天气凉爽宜人,柔和的光线恰到好处地洒在每一朵菊花上,为其勾勒出细腻的轮廓,让菊花的色泽更加鲜艳夺目,风姿尽显。
在欣赏完菊展的烂漫景致后,不妨前往周边的古迹游览一番。
华严寺、善华寺庄严肃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辽金时期的雄浑大气与佛教的慈悲祥和,踏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千年古刹的深厚底蕴;
法华寺独特的白塔,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寺内清幽宁静,是一处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修行之地;
关帝庙承载着人们对忠义的敬仰,庙内香火袅袅,诉说着关公的传奇故事;
鼓楼则屹立在城市之中,见证着大同的岁月变迁,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吸引着众多游客登临观赏。
正是:镇楼高耸入云间,清气盈秋,金风送爽迎远客,客来皆赞大同美;
古都恢宏存史卷,幽情入目,古韵含情醉嘉宾,宾至尽叹岁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