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石墙与现代化玻璃幕墙混合的庄重气息,以及一种无形的、关乎规则与利益的紧张感。一场关于“星海微纳”技术合规性的闭门听证会,在一条不起眼的走廊尽头的会议室里举行。
陈长生没有亲临现场。他坐在北京国贸顶层的办公室里,通过最高级别的加密视频系统,远程接入。屏幕被分割成几个画面:主画面是听证会现场,椭圆长桌,一侧是“星海微纳”创始人托马斯·张博士及其聘请的比利时顶尖律师团队,另一侧是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工业、创业与中小企业总司(dG GRow)的官员以及由“莱茵投资”重金聘请的、以强硬着称的金·杜律师事务所的王牌律师团队。旁听席上坐着寥寥数人,气氛凝重。
“影子”吴铭化装成助理,坐在托马斯·张身后,低眉顺目,却将一切尽收眼底。林凡在北京总部,与陈长生实时连线分析。
“陈先生,对方阵势很大。”林凡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丝凝重,“dG GRow的负责人亲自到场,‘莱茵’的首席法务也来了,看来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嗯。”陈长生淡淡应了一声,目光平静地扫过屏幕上“莱茵”方那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的首席律师汉斯·穆勒。此人以擅长利用规则漏洞和发动凌厉盘问而闻名。
听证会由dG GRow的一位副司长主持。开场陈述后,汉斯·穆勒立刻发动了攻势。他没有纠缠技术细节,而是直接抛出重磅炸弹:
“主席先生,各位官员。”穆勒起身,声音洪亮,带着日耳曼式的精确与压迫感,“我方并非质疑‘星海微纳’技术的先进性。我们质疑的是其技术的原始来源的合法性与透明度。”他拿起一份文件,“根据我方掌握的证据,‘星海微纳’所宣称的‘自主研发’的核心微流控芯片的底层制造工艺——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技术的关键参数与工艺包,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微系统研究所’(KIt)五年前一项受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资助、且受出口管制的保密研究成果,相似度高达91.3%!”
他目光如炬,射向托马斯·张:“张博士,请解释,贵公司是如何在未与KIt有任何合作或授权协议的情况下,获得并应用了这项受管制技术的?这是否构成技术窃取?是否违反了欧盟关于两用物项出口的法规?”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dG GRow的官员们脸色严肃起来。托马斯·张脸色瞬间煞白,他身边的律师立刻起身抗议对方措辞带有预设性,但明显底气不足。这个指控极其严重,如果坐实,“星海微纳”不仅将失去欧盟市场,更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和全球性的声誉崩塌。
“老板,麻烦了!”林凡的声音带着焦急,“KIt的那项技术确实是受限的!‘莱茵’这手太毒了!他们肯定买通了KIt内部的人!”
陈长生眼神微冷。“莱茵”果然老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击要害。这已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上升到法律和地缘政治层面的绞杀。
“托马斯,冷静。”陈长生通过加密耳麦,用平静的中文对远在布鲁塞尔的托马斯·张说,“按我们准备的b方案回应。记住,你是科学家,不是罪犯。语气坚定,逻辑清晰。”
屏幕上,托马斯·张深吸一口气,在律师的示意下开始回答。他否认了窃取指控,并详细解释“星海微纳”的dRIE工艺是基于公开文献和自主迭代优化,与KIt的技术路径有本质区别,并出示了独立的第三方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但汉斯·穆勒经验老到,不断用尖锐的问题打断、质疑报告的独立性,试图将托马斯·张引入逻辑陷阱。场面一度对“星海微纳”非常不利。
就在穆勒步步紧逼,dG GRow官员眉头越皱越紧之时,陈长生对林凡下达了指令:“启动‘捕风’计划。是时候了。”
林凡立刻在电脑上操作。几秒钟后,一段经过处理的音频文件,被匿名发送到了在场几位关键官员的保密邮箱和几位以调查报道闻名的记者的邮箱里。
几乎同时,一位dG GRow官员的助理匆匆走进会议室,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并将一个平板电脑递给他。那位官员看着屏幕,脸色微微一变。
与此同时,汉斯·穆勒的助理也脸色难看地递给他一张纸条。穆勒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刚才的咄咄逼人瞬间凝固在脸上。
会议室内出现了一阵诡异的骚动和低语。
主持人副司长敲了敲桌子:“穆勒律师,请继续你的提问。”
汉斯·穆勒张了张嘴,却一时失声。他手中的纸条上,只有一行字:“内部通讯遭截获,KIt前项目组负责人承认收受‘莱茵’咨询费,提供误导性技术比对分析。”
更致命的是,那段匿名音频,正是“莱茵投资”一位高管与KIt那名前负责人的秘密通话片段,内容清晰地显示,“莱茵”指使该负责人夸大技术相似性,并提供对“星海微纳”不利的“专业意见”。
“主席先生,”托马斯·张的律师敏锐地抓住了机会,起身朗声道,“我方刚刚收到一份匿名材料,似乎与本案核心指控的源头有关。材料显示,对‘星海微纳’的指控,可能源于一场有预谋的、不道德的商业诽谤!我们要求休会,以核查这份材料的真实性!”
汉斯·穆勒脸色铁青,试图反驳,但证据确凿,任何辩解都苍白无力。dG GRow的官员们交头接耳,看向“莱茵”方的眼神充满了审视和不满。一场严肃的听证会,瞬间变成了对方涉嫌作伪证的闹剧。
“听证会暂停三十分钟!”副司长脸色难看地宣布。
屏幕前,陈长生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他平静无波的脸上。
“老板,太厉害了!‘影子’搞到的这段录音简直是绝杀!”林凡兴奋的声音传来。
“不是我们厉害,是‘莱茵’自己太不干净。”陈长生语气平淡,“记住,最高明的战术,是让对手用自己的刀,砍自己的头。”
三十分钟后,听证会重新开始。汉斯·穆勒的气势全无,后续的质询草草收场。dG GRow的官员宣布,将严肃调查此次事件中可能存在的伪证和不当影响行为,并要求“莱茵”方就此做出解释。对“星海微纳”的调查,虽然未正式撤销,但基调已彻底改变,从有罪推定转向了对指控方诚信度的质疑。
“莱茵投资”精心策划的杀招,本想将“星海微纳”置于死地,却被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而深陷伪造证据的丑闻,颜面扫地,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场看似必败的听证会,在最后关头,被一份突如其来的“匿名证据”彻底逆转。
陈长生切断了视频连接。布鲁塞尔的喧嚣已被隔绝。他知道,与“莱茵”的战争远未结束,但这一次,他让这头盘踞欧陆的巨兽,结结实实地栽了个跟头。
接下来,该轮到他在技术战场上,发起真正的总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