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京,夜幕低垂。国贸三期顶层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与窗外璀璨的星河遥相呼应。白昼的喧嚣已然沉淀,室内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运行声。
陈长生独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的三块显示屏亮着微光。左侧屏幕显示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收盘数据——铜价最终收涨3.5%,日线图上留下一根长长的下影线,宣告了“黑隼资本”此次狙击的彻底失败。中间屏幕是“影子”小组发来的简报摘要,确认“黑隼”在LmE的铜期货空头头寸因爆仓和强制平仓,预计损失超过5.8亿美元,并面临英国FcA的初步问询。右侧屏幕,则是一份刚解密完毕、来自硅谷“破晓”实验室的加密技术简报。
他先点开了右侧屏幕的文件。简报内容简洁而极具冲击力:
项目:NL1荧光蛋白优化测试(第一阶段)
负责:李静教授团队
核心发现:
光稳定性突破: 经过初步定向进化改造,NL1蛋白在连续激光照射下,光漂白半衰期达到现有商用最佳荧光蛋白(EGFp)的15倍。
亮度显着提升: 单位分子荧光强度提升约8倍,信噪比极高。
初步应用验证: 在模拟单分子检测环境中,标记信噪比与背景对比度远超当前技术极限,具备颠覆现有超分辨成像及单分子测序技术路径的潜力。
专利布局: 已基于初步数据,在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提交12项核心专利申请,覆盖蛋白序列、改造方法、应用场景等。
报告末尾,附有李静教授的一句简短评语:“陈先生,NL1的表现远超预期,我们可能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即便是以陈长生的心性,看到这份报告,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由衷的笑意。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见证并推动技术突破的纯粹喜悦。NL1的优异性能,验证了他重生记忆的价值,也意味着“长生资本”在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革命中,已经握住了一张王牌。他之前针对“莱茵投资”专利壁垒所布下的“暗棋”,此刻已初现锋芒。
他拿起加密电话,直接接通了硅谷实验室的专线。
“李静教授,简报我看了。”陈长生的声音带着难得的轻松,“辛苦了,成果非凡。”
电话那头传来李静教授略显疲惫但充满兴奋的声音:“陈先生,是NL1本身太神奇了!它的潜力简直深不见底!我们有信心在下一阶段,将稳定性和亮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
“我相信你和团队的能力。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林凡申请,最高优先级。”陈长生给予毫无保留的支持,“继续推进,同时开始探索与国内顶尖生物实验室的合作可能,为未来的技术转化做准备。”
“明白!”
结束与李静的通话,陈长生又将目光投向左侧屏幕上的LmE数据。这时,林凡的视频请求接了进来。
“老板,‘黑隼’的残兵败将已经退出LmE市场,估计正在舔舐伤口。”林凡脸上带着战役胜利后的疲惫与兴奋,“我们在Ex的反手多头头寸小幅盈利已平仓。这次,算是结结实实给了他们一个教训。”
“嗯。损失统计确认了?”
“确认了。‘黑隼’此次损失不低于5.8亿美元,而且是在他们自以为必胜的领域被我们正面击溃,对其声誉打击巨大。”林凡语气中带着一丝快意,“现在圈内都在传,‘黑隼’的理查德·斯通差点被董事会当场解职。”
陈长生微微颔首。5.8亿美元,足以让“黑隼”肉痛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此战立威,会让其他觊觎“长生资本”的势力在动手前好好掂量掂量。
“打扫干净战场,警惕反扑。另外,NL1项目进展顺利,你那边做好商业化的前期铺垫工作,但要绝对保密。”
“明白!恭喜老板!”林凡由衷说道。他深知技术突破的长期价值,远非一次金融胜利可比。
处理完所有公务,已是深夜。陈长生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一天的高度紧张终于舒缓下来。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弹出一条视频通话请求——来自赵潇旋。
陈长生脸上瞬间浮现出温柔的神色,迅速接通。
屏幕上出现了赵潇旋的脸庞,背景是伯克利傍晚温暖的阳光和充满异国风情的宿舍窗景。她似乎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的,穿着可爱的睡衣,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长生!长生!你猜怎么着?!”她对着镜头,眼睛亮晶晶的,几乎要跳起来,“我今天去听了商学院克拉克教授的《风险投资与创新》讲座!他课上讲的案例,居然……居然提到了国内一家新兴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布局,说的好像……好像就是你之前跟我提过的那个项目!天啊,在伯克利的课堂上听到你做的事,感觉好奇妙啊!”
她的语速很快,带着少女特有的雀跃和毫不掩饰的崇拜。
陈长生看着她鲜活的模样,白天运筹帷幄的冷峻尽数化开,眉眼柔和下来,轻笑道:“是吗?克拉克教授是行业前辈,他的课很有见地。感觉怎么样?能跟上吗?”
“有点难,好多术语,但我录音了!回来慢慢听!”赵潇旋用力点头,随即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而且哦,下课后我还鼓起勇气去问了教授一个问题,他居然夸我问题很有洞察力!还说欢迎我以后多去旁听!”
“真棒。”陈长生由衷地赞赏,“我们旋旋本来就很有潜力。”
“嘿嘿。”赵潇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仔细看了看屏幕,“长生,你看起来有点累哦?是不是今天很忙?”
“还好,刚处理完一些事情。”陈长生没有细说金融市场的腥风血雨,只是温和地问,“在那边还习惯吗?吃饭怎么样?”
“习惯!就是汉堡薯条吃腻了,今天找到一家超好吃的中餐馆!我还学会用这边的公交卡了……”赵潇旋开始叽叽喳喳地分享起生活的琐碎,迷路、交新朋友、尝试不同的课程……她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和探索的快乐。
陈长生静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疲惫感在女孩充满活力的叙述中悄然消散。他不需要向她炫耀刚刚取得的商业和技术上的双重胜利,此刻,听着她远隔重洋的分享,看着她因成长而闪闪发光的眼睛,就是最好的慰藉和回报。
“长生,”赵潇旋忽然安静下来,看着镜头,眼神认真而温暖,“虽然听不懂你具体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你一定在做很厉害、很厉害的事情。你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我在这里会好好努力的,一定不给你丢脸!”
“傻瓜。”陈长生心中暖流涌动,“你从来都不会给我丢脸。做你自己,开心最重要。”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赵潇旋那边天色渐晚,才依依不舍地结束通话。
办公室内重归寂静。陈长生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沉睡中的城市。东西两线,商业与科技,均传来捷报;大洋彼岸,牵挂的人正安然成长。这种事业与情感的双重满足感,让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力量。
“黑隼”的挫败只是插曲,“莱茵”的挑战仍在继续。但手握NL1这张技术王牌,兼有稳固的后方情感支撑,他对未来的任何风雨,都充满了从容应对的底气。
夜色正浓,而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