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春沙唤盟与鸥羽携约
雨水的暖意漫过断星崖,浅滩的冻沙在潮声里渐渐酥软,像块被唤醒的巨大海绵。林婉儿蹲在药魂木下,看着树洞里的信鸥雏鸟抖落最后一片冬羽,翅尖沾着的“守盟土”粉末落在新翻的沙地上,立刻有颗混种籽顺着粉末的痕迹钻出芽尖,紫绿相间的子叶像只展开的小手。远处的海面上,第一艘挂着“鸥盟”旗号的船正破开晨雾,帆上的紫苏图案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像在挥手说“我来了”。
“黑风岭的‘韧苏’苗顺着石缝爬下来了!”小芽儿举着块带根的岩片跑过滩涂,岩片上的“韧苏”根须缠着张褪色的“传盟笺”,纸角虽已残破,“岁岁聚”三个字却依旧清晰。她的画册新页画着“唤盟图”:浅滩的沙地上裂开无数道细缝,缝里钻出的新苗都举着小小的信物——有的顶着椰壳碎,有的缠着驼毛絮,信鸥们衔着这些新苗飞向天际,把绿色的请柬撒向世界各地。“石匠说他们在‘望海龛’旁凿了条石阶,从崖顶直通海边,阶旁种满了‘韧苏’,说要让来的朋友踩着绿路回家。”
小石头正在搭建新的竹屋,梁柱上缠着各国友人留下的藤蔓——南洋的“浪苏”藤、西域的沙漠苏藤、黑风岭的“韧苏”藤,在顶端交缠成个绿色的穹顶,穹下悬着串“鸥盟”项链的仿制品,风吹过时叮当作响。“城里西医院的人推着新的‘紫苏疗愈车’来了,”他往竹屋的窗台上摆了盆混种紫苏,“车上装着各国培育的新苗,说要让今年的‘鸥盟’,先从治好病痛开始。”营地旁的沙地上,孩子们用彩色石子拼出条蜿蜒的路,路的起点是码头,终点是药魂木,沿途嵌着各国的国旗图案,像条铺向团圆的地毯。
药魂木的树荫里,阿芷和老船娘正用“守盟土”拌新的籽种。老人把去年各国友人留下的土样与断星崖的沙混合,说:“这些土记着他们的气息,拌在一起播种,长出的苗儿都带着想念的味。”树荫边缘,信鸥们正用喙把“忆盟卷”上的图案啄刻在树干上,南洋的船帆、黑风岭的岩石、西域的骆驼,渐渐在树皮上连成幅流动的画。
敦煌的张清越来了封信,附了张《鸥羽携约图》:画中无数只信鸥正从各地飞来,翅膀下的绒羽裹着写有日期的木牌——“南洋三月到”“黑风岭四月临”“西域五月至”,所有木牌的终点都指向断星崖的春分。“学堂的孩子们用‘飞天苏’的藤条编了个巨大的请柬,”信里说,“请柬上用各国文字写着‘来呀’,正让信鸥们衔着往所有紫苏生长的地方送呢。”
春分那天,“紫苏堂”的孩子们跟着信鸥往海上放纸船,每个纸船上都载着颗混种籽和片“虹苏”花瓣。小芽儿的纸船刚离岸,就有只信鸥俯冲下来,用爪抓住船舷,像在当领航员。远处的海面上,越来越多的“鸥盟”船只出现,帆影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群归巢的大鸟。
林婉儿看着信鸥们带着纸船飞向船队,翅膀的影子在新苗上投下跳动的光斑,树洞里的“盟誓盒”仿佛也在发出轻微的响动,像在应和着远处的船笛。她忽然觉得这春天的沙不是沙,是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所有守约的脚步;这些鸥羽不是羽,是张张飘动的请柬,用翅膀的节拍,把散落的伙伴都唤回身边。太爷爷当年在药圃里埋下的期盼,那些在岁月里传递的约定,那些信鸥往返的翅影,终究在春风里,唤来了最热闹的盟。
傍晚的霞光给海面镀上金红,第一艘“鸥盟”船靠岸了,南洋的老船娘带着新培育的“潮苏”籽跳上岸,老远就喊:“我们带会跟着潮水开花的种来了!”孩子们涌上去帮忙搬籽种,沙滩上立刻响起一片欢笑声。
林婉儿知道,这些带着新种的友人会把今年的“鸥盟”办得更热闹,会让断星崖的春天,盛满世界各地的故事;这些在沙里扎根的混种苗会顺着潮声生长,把所有的思念,都长成看得见的绿。而浅滩的沙会永远在这里,等着更多的船靠岸,等着新的约定被许下,等着那些被鸥羽携带的邀约,顺着根须钻进更深的土里,在来年的春天,开出更热闹的花。
风穿过竹屋的藤蔓穹顶,带着潮味与药香漫向远方,像在催促着迟到的伙伴。林婉儿望着渐亮的海面,仿佛看见无数只信鸥正衔着请柬飞向天际,请柬上的字迹在暮色里闪着光,要把整个世界的约定,都唤进断星崖的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