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位仙人深居提箓院之中,除了应太常寺卿之请参与法事之外足不出户,因此便是最了解其人的齐王殿下,也不曾与路宁有什么往来。
各朝各代的仙官大多如此,平易近人的极少,大家倒也不曾见怪。
如此深居简出,转眼两年多时间过去,天下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路宁也是随波逐流,并没做什么太大事情。
但此时他的心境与刚刚踏入天京城时却是迥然不同,全无浮躁,道心坚定安稳,不但重新适应了人间的生活,而且修为稳步提升,把五行玄珠法尽数修成,五行五脏五气锻炼成了一体一气,紫府玄功晋升到了三十二重天的地步,肉身锻炼的基础也终于打牢。
原本多年前路宁就能感觉到周身窍眼的存在,只是暂时还没有能力一一将其锻炼。
如今真气得了肉身反馈,仿佛沉重的水流一般游遍周身穴道,渐渐凝滞于肉身之内,并且能够细致入微,脱离穴道、经脉,深深浸润到肉身极细微处那些不可名、不可探、不可及的所在。
每运转一个周天,就仿佛流水入沙,许多旧有的真气全被肉身细微处截留吸收容纳,却又有许多新生的真气聚会于三百六十五处穴道之中,由此周而复始,日夜祭炼肉身。
这种境界在道门中有个名目,唤作“周天星斗尽光明、龙盘虎踞自相结”。
此乃是将一身穴道窍眼比作周天星斗,极言修行到了这一步,如果令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七百二十窍眼,共计一千零八十五处窍穴全都练通练透,甚至放出光明来,人之肉身便锤炼到了极限,得四境大周天圆满。
再下一步,就可以琢磨玄之又玄、龙虎相配之金丹了。
只是这一步功夫半点着急不得,更不能如路宁之前锻炼穴位一般借助外力强行打通,须得有水滴石穿的耐心,日复一日的调理真气与肉身之间的感应,逐渐壮大窍眼的力量,然后才能以缓慢无比的逐一将其进行淬炼。
便是如紫玄山这等名门大派,若能够以六十年的水磨功夫抵达四境圆满,已经可以说是内门上佳弟子,若能在三四十年内完功,则是真传弟子的天资了。
故此路宁算计自己即便在人间厮混三四十年,只要能打通周身窍穴,达到真气如水银,通行一千零八十五处窍穴的大周天圆满之境,也就不虚此行了。
他为了早日四境圆满、归山潜修,每日里定死了要苦修紫府玄功六个时辰以上,反复打磨真气与窍眼,余下的时间一半用来修炼太上玄罡正法和参悟紫玄总纲,另外一半则是练剑、学法、读书、静思、祭炼飞剑等等琐事。
由此也可想见,修行之辈虽然寿命比凡人悠长,但也真个忙碌之极,哪就能如故事里那般动不动就朝游夕眠、骑鹤逍遥、经年饮宴?
一旦将宝贵的修行时间荒废了,不苦持根本道法而去琢磨细枝末节,日后寿命不足关隘临头之际,怕就要悔之不及了。
似如此朝朝苦修不辍,眨眼又是半年时光飞逝,路宁静中悟得玄机,真气收敛、窍眼萌动,紫府玄功虽然未能再进步一重天,但阴阳有无形真气更加凝练数分,同时真正开启了道门第四境的修行。
到了此般境界,终于再也不需如先前一般保持入定状态才能苦修窍眼,日常周身真气流动之间,就如人体自然呼吸一般不住震荡变化,行动坐卧、交谈闲游之时,无时不在修炼。
虽然似这等水磨功夫,每时每刻之功都微乎其微,但如涓滴汇入江海、微尘堆作泰山一般,终有一日可以磨穿铁砚、攀上青天。
唯一可惜的是无论路宁如何努力,那紫玄总纲却依旧难有进境。
倒是太上玄罡正法甚是容易就练到了二十七重天的境地,此法萌发的玄天如意真气也初步有成,路宁这几年采撷天地万气,终于修成了一道中品的如意真气,在识海之中绕着白珠任意盘旋。
虽然此气无论质还是量,都被阴阳有无形真气压制,难以茁壮成长,但到底打下了练气诀的根基,也同时阐发了除赤目碧眸法眼之外的第二种道门神通,金光紫罗手。
这种神通与牛玄卿所学一气驱山法所能练成的后天厚土大擒拿不同,后天厚土大擒拿须得不断修炼法术,威力才能逐次成长。
金光紫罗手这种道门根本神通却不同,乃是随着路宁太上玄罡正法的修为变化而变化。
比如路宁练就如意真气之后,将太上玄罡正法一路修到了二十七重天,这一种法术神通也就有二十七重天禁制的威力,妙用接近三阶上品的法宝,就算在四境的战斗中也足堪运用了。
“离山之时师父说我修行总纲与气法,都须得在人间历练红尘,如今我雷法、气法都有进境,总纲却还遥遥无期,看来虽然到了人间,却未入红尘,不曾真个有所历练。”
“我若是一昧闭关,深藏两间镯之内修行,只怕就算再过二十年,总纲也难有大成就……”
“咦,既然如此,莫不如告个假,去见见石师兄,顺带游历一番如何?”
这一日路宁收了功夫,细细体味了一番太上玄罡正法的修行,不免在心中喟叹修炼不易,无论是紫府玄功还是太上玄罡正法,亦或是紫玄总纲,都非等闲可以练成的神功妙法。
他因此忽而有些静极思动,想去见一见石亦慎,看看这位师兄如今过得如何。
“这两年我与他虽有飞剑传书往来,却不曾细谈,也不知师兄如今可曾找到劫王教的根底,一举将其剿灭。”
“我去寻他耍子,说不定还能帮忙解决一下邪教作乱之事。”
原来石亦慎去了成京城坐镇,果然便是要对付劫王教,那楚王得了他这等有修为的高人相助,如虎添翼一般,不但收拢了许多能人异士为国效力,而且真个找出了不少劫王教的蛛丝马迹,捣灭了好几处劫王教的秘密分坛,杀了几个出名厉害的左道。
只可惜即使以石亦慎之能,也始终找不到供养和尚等两位教主的踪迹,如今玉府院主守拙道人名传两京十八州,谁人不知大梁朝成京城出了个十分厉害的陆地神仙,诛杀邪教头目如屠狗,实有神鬼莫测之能。
甚至有好事之人,将其列入大梁十大陆地神仙之列,而且排名位居前三,一下压倒了许多原本在人间威名赫赫的前辈巨擘。
连带着许多人也暗中对路宁更加重视了几分,毕竟二人号称一师之徒,守拙道人如此厉害,只怕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清宁道人,也当有几分本事。
路宁也不晓得如今石师兄在人间的名声之烈,他才刚刚打定了主意,正准备派人去找太常寺卿告假,伏牛童子便来回报,说齐王殿下与太常寺卿联袂来访。
“齐王与徐大人?”
路宁闻报甚是惊讶,知道这必定是有什么大事了,否则焉能惊动齐王殿下亲自上门?
毕竟仙官四院的职责在身,也不能由着性子胡为,路宁只得出了自家修行的小院,去了提箓院正中的大殿,会见这两位贵客。
与齐王和太常寺卿徐大人见礼才毕,不待两人道明来意,路宁便先说起告假之事。
徐大人忙道:“本来院主告假月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如今岁近年关,三年一度祭天大典将近,事务众多,天子有旨,请院主费心操持大典,有诸多祭礼与仪式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