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的天气一如既往地阴沉。
无数面曼城队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有人裹着夺冠时的旧版球衣,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换上印着“JIANG 17”的全新战袍。
俱乐部商店门口排起长龙,连店员都在窃笑,说自己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疯狂的八月。
距离他们的第一场比赛,只剩下几天时间。
英格兰社区盾杯,温布利,阿森纳。
这是新赛季真正意义上的开幕战。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这也许只是一个奖杯不算太重的赛事,可对于每一支参加社区盾的球队而言,这是一块新赛季起点的试金石。
联赛冠军对阵足总杯冠军,在温布利的草皮上提前打一场硬仗,检验的是三样东西。
一是休赛期是否真正练到了点子上。
二是新援与旧阵的磨合是否合格。
三是主帅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把整支队伍拧成一股绷紧的绳。
这一切,在九十分钟里就能看出大概轮廓。
社区盾的历史,像一本被翻旧了的足球年鉴,这项杯赛最早是慈善性质的比赛,从地方性对抗慢慢演变成如今的“联赛冠军 vs 足总杯冠军”的标志性对决,门票收入和部分商业分成会投入慈善机构,因此又被人称作“慈善盾”。
有人说它只是友谊赛升级版,有人说它是“小号决赛”,但有一条规律很诡异却真实——
很多赛季的走向,往往会在这场比赛里埋下伏笔。
主力的状态,伤病的隐患,更衣室的气氛,帅位的未来,全都藏在这九十分钟里。
这一次,站在温布利他们对面的是阿森纳。
这一个夏天,温格的心情很复杂。
他在公开场合谈起曼城时,永远是那种不紧不慢的口气。
“曼城引进了几名非常优秀的球员,毫无疑问,他们的实力会进一步提升。”
“江辰?他是一个伟大的球员,我一直很欣赏他在禁区里的冷静和阅读比赛的能力。”
记者追问:“听说阿森纳曾经接触过江辰的经纪团队?”
温格只是笑了笑:“优秀的球员,所有顶级俱乐部都会观察,这是很正常的事。”
这是他在镜头前给出的标准答案。
只有在没摄像机、没录音笔的教练室里,他才会在某个深夜,把一份旧资料翻出来。
那是江辰还在那不勒斯时留下的技术分析报告。
温格不是没想过,阿森纳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杀手”,而江辰身上那种既现代又锐利的锋线气质,对于长期追求“漂亮足球”的阿森纳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可现实世界从来都是博弈的结果,转会市场有时比球场更残酷。
一边是财政更宽裕、背后有主权资本支撑的曼城,一边是坚持自我、遵守薪资结构与转会原则的阿森纳。
温格不是没出手,他只是没法伸开手。
当曼城拍出一份能震动欧洲的综合报价时,阿森纳只能默默退后半步。
可在看见曼城官宣江辰的那一刻,他心里仍旧不可避免地泛起一丝遗憾。
“如果他能穿上阿森纳球衣……”
温格在办公室窗前沉默了一会,终究只是摇了摇头。
“那就当作,我要在温布利亲手验证一下——这笔我们没做成的转会,到底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
而此时的曼彻斯特,江辰正在接受另一种欢迎方式。
从训练基地开车向南,穿过一片片绿色和安静的居民区,一条掩映在高大树丛间的私家道路蜿蜒伸向里面。
道路尽头,一栋占地极大的现代英式独栋庄园出现在视野中,灰白两色的外墙散发着冷冽的高级感,落地窗反射着英伦的天空。
门口连号牌都被专门重新设计,极简风格,上面只有一个数字:
17
江辰愣了几秒:“你们连这个都安排了?”
贝吉里斯坦笑得很自豪:“这是俱乐部的欢迎礼物。欢迎你的十七号时代。”
草坪宽广到视线尽头都是绿色,外围有高高的树篱和智能安防系统,将隐私与安全做到极致。
这是曼城为江辰在曼市核心富人区购置并重新装潢的豪宅。
江辰推门而入,玄关宽阔,深色木质地板与浅灰墙面相映成趣,墙上挂着几幅江辰的个人画像,颜色不算张扬,却给人一种静中有力的感觉。
右侧是一整面隐形鞋柜与储物空间,简单而整齐,方便队员赛后迅速更换装备。
沿着走廊往里,是挑高的主客厅。
两层通高的落地玻璃窗将后花园和远处的绿林收入眼底。
深灰色沙发围成一个巨大的U形,面向一整面嵌入式影音系统,适合看球,也适合放空。
旁边是开放式厨房与餐区,长长的中岛台,隐藏式冰箱与储藏室。
俱乐部营养组已经提前对接好这套厨房,定期会有专人送来为江辰定制的食材与餐单。
“你在这里,可以吃到和训练基地同样标准的赛前餐,但也可以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给自己放一点小假。”
贝吉里斯坦一边介绍,一边感慨地说。
穿过客厅,顺着一段半开放式楼梯向上,是二楼的生活区。
主卧宽敞,落地窗一侧摆着一张单人沙发和小书桌,另一侧是柔软的大床和步入式衣帽间。
墙上没有任何浮夸的装饰,只有一幅看似普通的足球照片——那是江辰在那不勒斯第一次举起冠军奖杯时的背影。
对面是一间完全封闭的影音室,配备顶级音响与投影设备,既可以拿来复盘比赛,也可以在休息日看电影、放音乐。
再往里,是一间专门的战术与会议室。
一整面墙是可书写的战术板,中央是一张长桌,桌面嵌入了多媒体互动屏,可以随时联上俱乐部的战术系统,调用训练、比赛的数据与视频。
这里,是江辰的小型指挥中心。
贝吉里斯坦笑着说:
“我们猜你团队经常开会。”
江辰点头:“很贴心。”
三楼的空间则更偏向于私密与恢复。
一侧是专门的康复与拉伸区域——
专业按摩床、拉伸器械、低速跑带、泡沫轴,应有尽有。
另一侧是一个不大的室内健身区——
卧推架、哑铃架、多功能训练机,以及为爆发力设计的深蹲与硬拉区域。
再往外,是一个小巧的天台花园,可以在训练与比赛间隙出来透透气,看着远处城市的灯光重置心情。
真正让江辰停下脚步的,是走回一层,从客厅穿过那道巨大的玻璃推拉门时看到的画面。
后花园的尽头,一块迷你版的足球场静静躺在绿意之中。
不是夸张的“标准场”,而是一块完全合理、实用的小场——
长约二十五米,宽十五米,人造草皮质量接近专业训练场。
两端各有一座小门,场边设有简易灯光,晚上也可以训练。
一侧是针对灵敏度与速度的专用区域,有短跑道、敏捷梯、标志桶和小栏架。
这是为职业前锋量身打造的“私人训练场”。
足够小,便于高频训练和脚下细节;又足够专业,可以完成多种功能训练。
江辰站在边线上,脚尖下意识地轻轻碾了碾草皮。
这种熟悉的摩擦感,让他安心。
贝吉里斯坦笑道:“这是瓜的主意,他说顶级球员必须在顶级环境里生活。”
江辰深吸一口气:“曼城做得太多了。”
贝吉里斯坦把手搭在他肩上:“因为你会回馈得更多。”
夕阳往西偏去时,一辆车停在了庄园门口。
林知遥推门下车,她再回到英伦,已不是刚留学时那个带着好奇和不安的女生。
她手上拿着的是一份完整的职业规划和团队管理经验,身后站着的是江辰的“个人团队”——数据分析、体能顾问、心理老师、商业助理,一个个都是她亲手招进来的。
同一片城市,同一片灰色天空,她的身份已经彻底变了。
从“看他踢球的女孩”,变成“帮他撑起一整个职业体系的经纪人和管理者”。
她走进院子,看了一圈,说了一句很干脆的评价——“不错。”
江辰接过她手里的资料夹:“他们住哪?”
林知遥指了指远处一条街区的方向:“俱乐部帮忙找了套小区公寓,离这里车程十分钟,我们整个团队在那边办公、生活。”
“那也够了。”江辰点头。
风从树梢吹下来,带着些微凉意。
无论是俱乐部,还是身边的人,都在为他搭一条路。
路通向哪里,没人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没有理由不向前走。
……
翌日,卡灵顿基地,球队继续进行新赛季是备战。
瓜迪奥拉没有把社区盾当做普通的热身赛。
而是视为一次高强度的“考试”。
训练强度被刻意拉高,内容紧贴阿森纳的特点。
有一整组训练专门模拟阿森纳中场在大范围传导中的压迫与空档,有一整组演练专打枪手边后卫身后的空当,有一整组则让江辰与阿圭罗、斯特林不断调整站位,寻找三人之间最锋利的组合方式。
训练中,瓜偶尔会停下哨音,把队员叫到战术板前。
“温格的边后卫会上得很高,中卫会拉边,你们要记住,一旦断球,第一时间找江。”
江辰站在人群里,背上已经被汗水浸透,呼吸却依旧稳定。
他能感觉到,新赛季的强度,比他在意甲经历过的所有东西都更紧绷,却也更让他血液发热。
社区盾对于这支刚刚完成重组的曼城来说,更像是一场宣言。
宣告给阿森纳。
宣告给整个英超。
也宣告给所有还不相信“江辰+瓜迪奥拉”组合威力的人。
夜色降临时,卡灵顿的灯光一点点熄灭。
瓜迪奥拉在战术板前多看了十七号的圆点几眼,最终还是放下笔,“那就从温布利开始吧。”
江辰站在自家后花园的迷你球场中央,轻轻把一颗球踢向小门。
球撞在网里,发出一声干脆的响。
新赛季的声音,似乎已经提前从这里回荡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