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次日。
早朝。
龙椅上的曹操,脸色黑得像锅底。
他的目光直盯着那些负责演习的将领。
“昨日之演习,朕看了。”
“那叫什么?那也配叫军事演习?”
“朕的脸,都被你们这群废物丢尽了!”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来人!”
殿外,涌进一队锦衣卫。
“将昨日演习中,表现最差的五名主将,给朕拖出去,斩了!”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死寂。
那五名将领,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陛下饶命!”
“陛下!臣知错了!”
御林军不由分说,上前将五人拖出殿外。
不多时,外面传来五声闷响。
人头落地的声音。
殿内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冷汗直冒,腿肚子都在打颤。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跪在最前面的贾诩身上。
“贾诩。”
“朕让你全权负责演习,你就给朕交了这么一份答卷?”
贾诩跪在地上,额头冷汗直流。
“臣有罪。”
“有罪?”曹操冷笑一声,“你何止有罪!你简直是在打朕的脸!”
“朕问你,你去过建业,看过孙绍的演习,为何不早言明,我大魏的军队,根本做不到那样?”
“为何要让朕,在文武百官面前,丢这么大的脸?”
贾诩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
“臣不敢欺瞒陛下。”
“非臣不为也,实不能也。”
曹操眯起眼睛。
“什么意思?”
“陛下,问题不在于训练。”
“而在于根子。”
“根子?”
“是。”贾诩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大魏的军队,与宁国的军队,看似相同,实则天差地别。”
“差在哪里?”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人群中的郭嘉和诸葛亮。
“陛下,臣愚钝,恐怕说不清楚。”
“不如让郭祭酒和诸葛丞相,为陛下解惑。”
曹操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
“退朝。”
“郭嘉,诸葛亮,贾诩,随朕来御书房。”
……
御书房内。
曹操坐在龙椅上,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三个人。
“说吧。”
“朕倒要听听,你们能给朕一个什么样的解释。”
郭嘉缓缓起身。
“陛下,臣以为,我大魏的军队,之所以无法做到宁国那般,原因只有一个。”
“什么原因?”
“形似而神不似。”
郭嘉一字一顿地说道。
“陛下,我大魏的军队,说到底,仍是私兵。”
“将领拥兵自重,士兵只知为将军效力,为钱粮而战。”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也不知道,自己战斗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没有国家的概念,更没有荣誉感和信仰。”
听着郭嘉的解释曹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继续说。”
郭嘉擦了擦嘴角的血,深吸一口气。
“陛下,您还记得吗?宁国士兵的口号是什么?”
曹操沉默了片刻。
“护我华夏,不负苍生。”
“对。”郭嘉点了点头,“这就是差距。”
“孙绍的军队,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
“他们是为了华夏,为了苍生,为了一个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这种思想武器,比任何神兵利器,都要可怕。”
诸葛亮这时也站了起来。
“陛下,臣斗胆再说一句。”
“宁国之兵,是国之兵。”
“大魏之兵,是将之兵。”
“此为根本之差。”
曹操的身子,猛地一震。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在建业城楼下,整齐划一的士兵。
浮现出他们眼中那股狂热的信仰之光。
再想想自己麾下那些,只知道为钱粮而战的兵痞。
一股巨大的挫败感,瞬间将他吞噬。
良久。
曹操才缓缓开口。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郭嘉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两人同时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奏折。
“陛下,臣等早有准备。”
诸葛亮将奏折呈上。
“此为臣与郭祭酒,连夜拟定的《新军改制计划》。”
“还请陛下过目。”
曹操接过奏折,目光快速扫过。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越看,他的呼吸越发急促。
半晌。
他猛地合上奏折。
“你们是要朕,创办一个军事学院?”
“是。”
“打破将领世袭,从平民中选拔人才?”
“是。”
“还要进行什么思想教育,让士兵明白自己是为大魏,为百姓而战?”
“正是。”
曹操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转动。
这个计划,触及的利益太大了。
那些世家大族,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可如果不改……
他想起了孙绍那支虎狼之师。
想起了凌烈那样的少年帅才。
想起了张三那样的全能兵王。
再想想自己麾下那群歪瓜裂枣。
他突然明白了。
自己一直在模仿孙绍的“术”。
却忽略了其背后的“道”。
良久。
曹操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好。”
“朕准了。”
郭嘉和诸葛亮,同时松了一口气。
“陛下英明。”
“但是。”曹操话锋一转,“朕有一个条件。”
“陛下但说无妨。”
“第一批学员,必须包含所有在洛阳的功勋、外戚子弟。”
“无论嫡庶,一体入学。”
“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朕这次,是动真格的。”
郭嘉和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是浓浓的敬佩。
“陛下英明。”
“臣等,遵旨。”
……
当夜。
曹操一个人,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孙绍那张年轻又嚣张的脸。
“孙绍啊孙绍。”
“你以为,你赢定了?”
“朕告诉你,这才刚刚开始。”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了桌上那份《新军改制计划》上。
“不破不立。”
“刮骨疗毒。”
“朕倒要看看,这一次,谁笑到最后。”
……
三日后。
洛阳城,皇榜张贴。
一道圣旨,震动朝野。
“朕,决定创办大魏军事学院。”
“凡我大魏子民,年满十五,不满二十五,身强体健,品行端正者,皆可报名。”
“学院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第一批学员,所有在洛阳的功勋、外戚子弟,无论嫡庶,一体入学,不得推辞。”
“违者,以抗旨论处。”
“钦此。”
消息传开,整个洛阳城,瞬间炸开了锅。
那些世家大族,一个个脸色铁青。
“曹操这是疯了!”
“他这是要动我们的根!”
“绝不能让他得逞!”
可圣旨已下,违者抗旨。
谁敢?
……
夏侯府。
夏侯惇看着手中的圣旨,脸色阴晴不定。
他的嫡长子夏侯楙,站在旁边,一脸的不情愿。
“父亲,我不想去什么军事学院。”
“那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啊?泥腿子,贱民……”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夏侯楙的脸上。
夏侯惇瞪着他,眼中满是怒火。
“你给我闭嘴!”
“陛下的旨意,岂容你置喙?”
“明日一早,你给我乖乖去报名!”
“敢说半个不字,我打断你的腿!”
夏侯楙捂着脸,不敢再说话。
可眼中,却满是不甘。
……
曹府。
曹仁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叹了口气。
“陛下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你们几个,都给我好好表现。”
“若是丢了我曹家的脸,我第一个饶不了你们。”
几个儿子,低着头,不敢吭声。
……
许府。
许褚瞪着眼睛,看着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都给老子听好了!”
“去了学院,就给老子好好练!”
“谁要是敢偷奸耍滑,老子亲自去学院,当着所有人的面,揍死你们!”
几个儿子,吓得瑟瑟发抖。
……
七日后。
洛阳城郊,一座占地极广的营地,拔地而起。
这里,就是大魏军事学院的所在。
营地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
“大魏军事学院”。
字是曹操亲笔所书,笔力雄浑,杀气腾腾。
大门前,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有世家子弟,有寒门学子,有功勋之后,也有平民百姓。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入学。
营地内。
郭嘉和诸葛亮,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面的人群。
“奉天,你看。”
诸葛亮指着人群,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这些人,将来或许就是我大魏的脊梁。”
郭嘉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是啊。”
“只要这些人能成才,我大魏,未必就没有和孙绍一战之力。”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人群中传来。
两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身穿锦衣,气质不凡的年轻人,正被几个同样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围着。
“夏侯楙,听说你爹昨天打了你一顿?”
“哈哈哈,活该!谁让你不想来?”
“就是就是,这可是陛下的旨意,你也敢违抗?”
夏侯楙的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你们给我闭嘴!”
“等着吧,等我从这里出去,第一个就收拾你们!”
几个公子哥,顿时不说话了。
可眼中,却满是不屑。
郭嘉和诸葛亮,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
看来,这第一批学员,并不好带啊。
就在这时,营地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个身穿玄色军服,腰挎长刀的中年将领,大步走了出来。
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下面的所有人。
“所有人听着!”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大魏军事学院的第一批学员!”
“在这里,没有贵贱,没有高低!”
“只有强者和弱者!”
“想要活下去,想要从这里毕业,就给我拼命地练!”
“否则,就给我滚!”
所有人,都被这股气势震住了。
就连那些桀骜不驯的世家子弟,此刻也不敢吭声。
中年将领冷笑一声。
“现在,所有人,跟我进去!”
“第一堂课,负重十里越野!”
“跑不完的,给我滚回家!”
话音刚落,他转身就走。
身后,一群学员,面面相觑。
负重十里越野?
第一堂课就这么狠?
可圣旨已下,谁敢不从?
所有人,只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营地内,一片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