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后宫中请安回来,朱曼娘端坐于萦碧阁正殿的主位之上,看着殿内垂手侍立的一众宫人。
这些宫女太监,大多是官家昨夜紧急调配过来的,时间仓促,各宫势力应该还未来得及将手伸进来。
她清了清嗓子,学着幼时学过的戏本里当家主母的样子:“既到了我这萦碧阁,往后便是一家人。我性子不算严苛,但眼里也容不得沙子。忠心办事的,我自有赏赐;若有那背主求荣、偷奸耍滑的……”
她顿了顿,目光微冷:“宫规如何,想必你们比我还清楚。”
说罢,她示意身旁的宫女端上早已准备好的赏赐,无非是一些银锞子、宫花、尺头等物,算不上顶顶珍贵,但对于这些宫人而言,已是难得的恩赏。
宫人们昨夜便知这位新主子怀有龙裔,份位又高,虽带着两个来历不明的孩子让人私下嘀咕。
但见她出手大方,言语间既有分寸又不失主见,显然不是那等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加上她腹中那块‘金字招牌’,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大部分人都存了敬畏和依附之心,很快便显出了恭顺服从的姿态。
曼娘特意留意了两个贴身大宫女。
一个名唤含珠,性子沉静,眼神清正,一个名唤佩玉,口齿伶俐,手脚麻利。
还有一位官家派来的老嬷嬷,姓严,看着便是一丝不苟的规矩人。
朱曼娘与她们简单沟通了几句,心中略略有底。
打发了其他宫人,朱曼娘并未松懈,又将蓉姐儿和昌哥儿唤到跟前。
“来,让娘看看,昨日梅先生教的功课,可还记得?”她柔声道,拉着儿子女儿在临窗的暖榻上坐下。
昌哥儿扭着小身子,努力摆出正经模样,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梅尧臣根据他年纪小,特意先教的《三字经》,朗朗上口。
朱曼娘和已经做完自己功课的蓉姐儿,则拿着针线,一边听着,一边绣着未完成的荷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母子三人身上,岁月静好,温情脉脉。
然而,这宁静很快被打破。
昌哥儿背着背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小嘴一瘪,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他丢开书本,一头扎进朱曼娘怀里,紧紧抱着她的腰,哇哇大哭:“娘!娘!这是哪里啊?我们是不是被坏人抓起来了?舅舅呢?爹……爹爹去哪里了?我要回家!”
朱曼娘猝不及防,被儿子哭得心头发酸,无奈地与蓉姐儿对视一眼。
蓉姐儿眼中也闪过一丝担忧,但她年纪稍长,进宫前朱曼娘已将部分打算和宫中险恶隐约告知了她,此刻虽心疼弟弟,却比昌哥儿更能克制。
朱曼娘进宫前只与女儿透了底,儿子年纪太小,怕他懵懂说漏嘴,并未明言,昨夜初来乍到,倒也糊弄过去了,没承想今日放松下来,小家伙反而闹起了情绪。
她连忙将儿子抱到膝上,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昌哥儿乖,不哭不哭,这里不是坏人的地方,这里是皇宫,是官家住的地方,官家很喜欢昌哥儿和姐姐,才接我们进来住的。”
她试图转移话题,柔声问:“你看,这里大不大?漂亮不漂亮?宫里的姑姑姐姐们对你好不好?”
昌哥儿抽抽噎噎地点头:“好……房子好大,床软软的,点心也好吃……可是,可是我想舅舅了,还想梅先生……娘,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找舅舅和梅先生玩?”
朱曼娘想起昨夜官家对哥哥的安排。
说是让他去和侍卫首领研究那植物粉末的用处,心中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感慨。
她笑着哄道:“舅舅啊,他去帮官家做大事了,是很重要的事情哦。等昌哥儿长大了,也要好好读书,学本事,将来回报官家的恩情,好不好?”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殿门外有人影一闪而过,心念微动。
昌哥儿虽然调皮,但素来听娘亲的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带着哭腔应道:“好”
他将小脸埋在娘亲温暖的怀抱里,仍旧有些失落,小声嘟囔:“那……那我还能见到梅先生吗?他讲故事好听……”
提到梅尧臣,连一旁安静坐着的蓉姐儿也抬起头,眼中流露出不舍。
朱曼娘心中轻叹,面上却依旧温柔:“梅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他来汴京,是为了等待官家召见,好为天下百姓做事的。我们和他,迟早都是要分开的呀。昌哥儿要记住先生教你的道理,好好读书,便是对先生最好的回报了。”
母子三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传入了在门口驻足良久的赵祯耳中。
他原本因前朝后宫的压力而烦闷的心情,在听到这温馨对话后,竟平和了几分。
他顿了顿,推门而入。
他的突然出现,让殿内三人都吓了一跳。
朱曼娘要起身行礼,赵祯连忙上前一步扶住她:“你有身子,不必多礼。”
他又看向连忙从榻上滑下来,有些紧张地跟着母亲学行礼的蓉姐儿和昌哥儿,温声道:“都起来吧。”
他目光落在昌哥儿那张哭得红扑扑、还带着泪痕的小脸上,想起方才在门外听到他奶声奶气又委屈的哭诉,心中不由得好笑又生出几分怜爱。
他伸手,难得地将虎头虎脑的昌哥儿抱了起来,放在自己膝上坐着,逗弄了几句。
入手的份量让他心中微微一动,生出几分羡慕。
他的皇子公主们,多是瘦瘦小小的,何曾有过这般健壮活泼的模样?
想到这里他期望的眼神看着曼娘的肚子。
几人说笑了几句,赵祯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想起今日面临的诸多非议,神色间带着犹豫。
他摩挲着朱曼娘的手,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朱曼娘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
定是有人劝谏了,否则怎么连那正式的册封旨意都拖延了下来。
她心中冷笑,心念电转间,立刻有了主意。
“官家,让孩子们先出去吧,去御花园玩玩,可以吗?”
曼娘真是体贴入微啊,赵祯眼神柔和的点点头。
等孩子离开后,赵祯感叹一声:“曼娘你很会教孩子。”
说完又陷入一阵沉默。
朱曼娘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她轻轻反握住赵祯的手:“官家,可是因为妾身的身份……让您为难了?今早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妾身便觉……若有那不懂事的冲撞了您,都是妾身的不是。”
说着,朱曼娘眼中便泛起了盈盈水光,拿起帕子轻轻拭泪,“都怪妾身,若妾身也是那清白人家的好女儿,家世清白,便不会平白给官家惹来这许多麻烦了。”
她这话带着一点巧妙地提醒。
官家应该会明白的。
果然,赵祯闻言,眼睛猛地一亮!
是啊,如今外界对曼娘和两个孩子的身份都只是猜测,白家和小秦氏被他严厉申饬,想必也不敢到处乱说。
既然如此,何不……重新为他们安排一个清白的来历?
他看着眼前泪光点点、柔弱堪怜却又透着成熟风韵的朱曼娘,目光落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但……对曼娘而言,或许有些残忍……
他试探着问道:“曼娘……你的家人,如今可还在世?可知下落?”
朱曼娘心底暗笑,面上却流露出哀戚之色,低声道:“妾不知。很小的时候,家乡遭了灾,便被爹娘卖去了戏班,辗转多年,早已不知父母兄妹是生是死,流落何方了……”
赵祯闻言,心中怜意更盛。
他握紧她的手,语气带着郑重:“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曼娘,从今往后,那些不堪的过往,我们都忘了它。朕……朕给你寻一对父母,可好?还有蓉姐儿和昌哥儿,也换个身份,好名正言顺地留在宫中,你看……”
他说到这里,小心地观察着朱曼娘的神色,生怕这要求伤了她爱子之心。
谁知,朱曼娘闻言,只是微微一怔,脸上虽带着忧郁,却又展开笑容。
她反握住赵祯的手,眼中泪光晶莹,带着感激:“多谢官家……如此为妾费心筹谋。”
她声音轻柔带笑:“只要孩子们能堂堂正正地活着,过得安泰喜乐,便是不喊我一声娘……妾身心里,也是甘之如饴的。”
赵祯心中剧震。
他不由自主地喃喃道:“若你的孩子……有了别的养母,曼娘,那你会……怪你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