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光荏苒,如同渭河的流水,悄无声息却又坚定地向前奔涌。转眼间,距离那道引起朝堂激辩、让李斯等人熬秃了头、让荀义这样的基层小吏跑断了腿、更让伏生那样的儒生痛心疾首乃至铤而走险的“书同文”诏令颁布,已经过去了数个春秋。

几年时间,对于一个刚刚完成惊天统一、正忙着消化吸收庞大疆域的帝国来说,不算长,但也足够让一些深刻的变革,如同春雨润物般,悄然显现出它的威力。

让我们把视线拉高,暂时离开伏生先生那藏有“文明火种”的夹壁墙,也暂且放下荀义吏员案头那堆积如山的竹简,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看这道无形诏令,究竟给这个庞大的帝国,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这一日,咸阳宫,嬴政的御书房(或处理政务的偏殿)。

与几年前相比,嬴政的神色似乎并没有变得轻松,帝王的忧患意识让他永远处于一种警惕和思考的状态。但此刻,他翻阅着来自各地郡县的报告时,眉宇间确实少了几分以往的凝滞,多了几分顺畅。

李斯正躬身站在下首,进行着例行的工作汇报。不过今天,他特意着重提到了文字统一的成效。

“陛下,”李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自‘书同文’诏令推行以来,虽初期各地颇有滞涩,然如今成效已显。来自陇西的军情急报、南海郡的户籍统计、辽东郡的物产清单、砀郡的司法案卷……皆以标准小篆书写,格式统一,字迹清晰。”

他拿起几份不同地区送来的竹简样本,呈给嬴政观看。“以往,各地文字异形,需专门通晓多国文字之译吏进行转译,不仅耗时费力,且易生歧义,贻误政事。如今,无论文书来自何方,宫中任一识文断字之郎官,皆可流畅阅读,无误读之虞。政令上传下达,其速胜过往昔数倍!”

嬴政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工整规范的小篆字体。来自南方的文书不再有鸟虫篆的诡谲难辨,来自东方的报告也摆脱了齐文的飘逸不定,来自北方的军情更无赵字的刚劲异体……所有的信息,都用同一种清晰、标准的符号呈现在他面前。

他仿佛看到,帝国的神经脉络,因为这种统一的“语言”,而变得更加通畅、敏锐。一道诏令从咸阳发出,通过驿传系统,可以毫无障碍地被最偏远郡县的小吏理解并执行;一份边郡的军情,也能准确无误地迅速传递到他的案头。

这种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是维系庞大帝国运转的命脉之一。

“善。”嬴政放下竹简,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了相当的肯定。他知道,这道无形的“文化长城”,其重要性,确实不亚于北方正在修筑的那道砖石防线。

视线转向北方,那绵延起伏、正在被无数民夫血汗连接起来的万里长城工地上。

这里堪称帝国的一个缩影,人员构成复杂到了极点。有来自关中老秦的监工和精锐戍卒,有来自原赵地、燕地的石匠,有来自楚地的木材加工匠人,有来自齐地的工程设计人员(如果有的话),更有从帝国四面八方征发来的、数以十万计、口音各异、背景不同的民夫。

可以想象,在工程初期,这里的沟通会是何等的一团乱麻!

楚地的工匠用楚语夹杂着楚文字画的图纸,燕地的工头看得一头雾水;

齐地的计吏用齐国的度量衡和数字记录物料,负责接收的秦军军官差点拔剑相向;

征发来的民夫名册,如果还用各自故国的文字书写,光是点名核验身份,就能让负责登记的文吏直接崩溃。

但是,在“书同文”推行数年后的现在,情况已然大不相同。

在一处烽燧的修建工地上,一位来自楚地的年轻工匠,正对照着一份用标准小篆绘制的工程示意图(可能是刻在木板或丝帛上),与一位来自齐地的工师进行交流。

“工师请看,此处墙体厚度,图示标注为‘三尺二寸’,需用此等规格石料垒砌。”年轻工匠指着图纸上的小篆文字和数字说道。他的楚地口音还很浓重,但图纸上的字,对方一定能看懂。

齐地工师捋着胡须,仔细看着图纸,点头道:“嗯,石料已按《仓颉篇》所列规格编号备于丙区,汝可持此令符,按图索骥,前往提取。”他说着,也在一份领料单上用标准小篆写下了石料的编号和数量。

两人或许还需要用手比划辅助,或许需要重复确认一下对方的发音,但至少,他们有了一个绝对可靠的、不会产生歧义的沟通基础——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

在庞大的后勤营地,堆积如山的粮草、工具、建材的清单和调配指令,全部使用小篆书写。来自不同地区的督运官、仓廪吏,不再需要为辨认对方那“天书”般的记录而头疼,一切都有章可循,有字可依。

甚至,在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民夫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识字的人,围在一起,辨认着工地上张贴的、用标准小篆书写的劳役规章或奖惩告示。尽管他们口音各异,但告示上的字,对他们而言,意义是相同的。

这种跨越地域的沟通便利,对于长城这样需要极度精密协作的超级工程而言,是确保其能够以惊人速度推进的关键软实力之一。**蒙恬**将军或许不会特意上书歌颂文字统一的好处,但他麾下军团高效运转的背后,必然离不开这套统一“语言”系统的支撑。

不仅是官方和军事领域,在民间,尤其是在跨区域的商业活动中,“书同文”的效果也开始像涟漪一样扩散。

让我们再次请出我们的老朋友,那位精明强干的女企业家——**巴寡妇清**。她的商队如今越发壮大,利用新修的驰道和统一的货币,她的生意网络正从巴蜀扩展到更广阔的原六国地区。

这一次,她的商队装载着蜀地的锦缎和药材,目的地是繁华的齐地。

途中,在一个重要的货物转运节点,商队的管事需要与当地一个来自原魏地的商会签订一份临时仓储契约。

搁在几年前,这绝对是件麻烦事。巴蜀的文字、魏国的文字,那真是鸡同鸭讲,非得找可靠的、通晓双方文字的中间人不可,既增加了成本,又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巴蜀商队的管事,拿出一份事先拟好的、用标准小篆书写的契约草稿。魏地商会的负责人接过一看,虽然带着浓重的魏地口音,却能毫不费力地读懂上面的每一个条款:“今有巴郡清氏商队,存蜀锦百匹于xx货栈,限期半月,费用xx半两……”

双方就价格、期限等细节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口音依旧是个障碍,但连比划带猜也能懂个七八分),最终达成一致。然后,由双方认可的文书先生,用标准小篆将最终条款眷抄在正式的契约上,双方盖章画押,交易完成。

整个过程,顺畅了许多。

商队里一个年轻的伙计私下对同伴嘀咕:“嘿,你还别说,这秦家的小篆字,虽然一开始学着别扭,但现在走南闯北,到哪儿都认得,还真是方便!以前跟楚地的人做生意,他们那字曲里拐弯的,跟画符似的,看得人眼晕!”

同伴笑着回应:“可不是嘛!这就好比大家以后吵架,都用一种调调,至少知道对方在骂啥!”

虽是玩笑话,却道出了实情。统一的文字,如同一种通用的“便利贴”,极大地降低了跨区域交流的交易成本,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帝国范围内的经济融合。

那么,我们那位曾经在灯下与“蝌蚪文”般的小篆苦苦搏斗的基层小吏荀义,如今怎么样了?

几年过去了,荀义依然在他原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同的是,他现在处理公文,已经再也感觉不到丝毫的滞涩。那些曾经让他手腕酸痛的圆润笔画,如今早已成为他手指的本能记忆。他书写小篆的速度和美观度,甚至可能超过了当年书写赵国文字的水平。

他熟练地用标准小篆起草着给上级的报告,核对着用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记录的户口、田亩册,处理着民间用新文字订立的契约纠纷……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仿佛本该如此。

偶尔,当他翻阅几年前那些用旧文字书写的、已经归档的陈旧卷宗时,才会恍然想起那段手忙脚乱的“转型”岁月。想起老吏的抱怨,想起乡绅的抵触,想起自己灯下的艰辛。

如今,抱怨的老吏要么已经适应,要么已经退休;抵触的乡绅在现实的利益(比如经商、与官府打交道)面前,也不得不让孩子学习新文字;而那些传闻中藏有旧典籍的家族,似乎也渐渐没了声息,至少表面上,大家都接受了新的规则。

荀义看着官署外熙熙攘攘的市集,听着虽然口音依旧却同样使用着小篆书写招牌、账本的商贩们的吆喝,一种朦胧的意识,或许会在他心中升起:他当年那些熬夜、奔波、以及承受的压力,似乎……真的参与到了某种比日常琐碎公务宏大得多的事业之中。他无法准确描述那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御书房内,李斯的汇报接近尾声。

“……综上所述,‘书同文’之策,于军政、于民政、于商事,皆已初见成效。虽齐鲁等地,或有儒生私下非议,然大局已定,此乃陛下高瞻远瞩之功也。”李斯适时地送上颂扬,也为可能存在的不和谐声音做了铺垫。

嬴政微微颔首。他深知,文化上的整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些藏身书斋、心怀故国文脉的儒生,他们的抵触情绪恐怕不会轻易消失。但这几年的成效,已经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帝国长远利益的。

“文字既同,血脉已通。”嬴政的目光投向殿外,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帝国那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然,帝国疆域万里,若道路不通,轨距不一,则政令虽达而迟滞,商旅虽通而艰难。文字之统一,犹如魂之凝聚;道路车轨之统一,方为体之强健。”

李斯立刻领会了皇帝的意思,精神一振:“陛下圣明!‘车同轨’之事,臣已与将作少府等初步议定方案,正待陛下钦定。”

嬴政收回目光,语气果断:“详拟章程,呈报于朕。帝国之车轮,当行驶于同一轨道之上,畅通无阻!”

一个新的、同样影响深远的统一计划,即将拉开序幕。

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伏生或许正在夜深人静时,再次检查他那夹壁墙的密封情况,默默守护着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古老字符。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裹挟着一切顺逆者,奔向那未知而又注定的远方。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