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的最后一天,罗马城沉浸在一股前所未有的、混合着自豪、欢庆与憧憬的热烈气氛中。无数场通宵达旦的宴会、家庭聚会和街头狂欢,庆祝着统一王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年,回味着这一年取得的辉煌胜利,也畅想着即将到来的1872年。
罗马的冬日,阳光依旧慷慨,透过奎里纳莱宫宽敞的拱窗,将首相办公室映照得明亮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卷、优质雪茄和淡淡抛光剂混合的气息,静谧而庄重。亚历山德罗·科斯塔独自站在窗前,背对着室内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宽大办公桌,俯瞰着脚下这座刚刚被确立为王国首都的永恒之城。
十年了。从1861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春天,在都灵临危受命,接过加富尔留下的沉重权杖,至今已然整整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仿佛就在弹指一挥间,却又漫长得好似跨越了一个世纪。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罗马城的轮廓。远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在阳光下闪耀,那是依旧冰冷对峙的梵蒂冈;近处,古老的广场、正在铺设新式路灯的街道、以及更远处依稀可闻的火车汽笛声,交织成一幅古老与现代碰撞、过去与未来交融的奇特图景。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都深深地烙上了他个人意志的印记。
十年间,他带领着这个曾经松散、贫弱、被称为“地理名词”的国度,走过了一条近乎奇迹的道路。统一之路:从都灵到佛罗伦萨,从威尼斯到罗马,亚平宁半岛终于再次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之下。军事与外交并用,铁腕与怀柔兼施,完成了无数先辈梦寐以求的伟业。
奠基之路:铁路网如同钢铁动脉贯通南北,电报线如同神经束连接城乡;塔兰托和热那亚的船坞里响起锻锤的轰鸣,都灵和米兰的工厂喷吐着象征工业的烟云;里拉成为了统一的货币,法律正试图变得统一而公正;职业教育在艰难推行,新一代意大利人正在学习读写和算术,也学习着“国家”的概念。
崛起之路利用欧洲的每一次剧变,在普鲁士、法国、奥地利这些巨人博弈的夹缝中,他精准地投下筹码,为意大利赢得了丰厚的回报:罗马、威尼斯、尼斯、萨伏伊…以及,那最值得骄傲的战利品——苏伊士运河那沉甸甸的的股份,这把通往东方世界的金钥匙。
他的脚下,是一个统一的意大利。他的手中,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权力:首相的权柄,历经两届选举,愈发稳固;庞大的“科斯塔帝国”与国家利益深度绑定,成为推行政策的强大经济后盾;经过战火洗礼和持续改革,正在不断壮大的陆海军;地中海最关键航道的重要话事权;北非突尼斯桥头堡的初步确立;甚至东非海岸那个微不足道却象征意义的定居点…这些,都是他下一个十年征程的资本。
然而,他深邃的眼眸中,却没有丝毫的志得意满,只有如古井深潭般的冷静,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源于巨大责任感的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统一,仅仅是一个开始。
脚下的这个国家,光鲜的表面下潜藏着无数暗流与裂痕。南方:广袤的南方依旧是王国的疮疤。土匪虽被压制却未根除,贫困如同顽疾,基础设施的改善尚未真正转化为内生的发展动力。北方的工业繁荣与南方的农业滞后形成刺眼的对比,地域间的隔阂与误解依然深重。
社会:工业化催生了新的阶级和新的矛盾。都灵、米兰的工厂里,聚集着数量日益庞大的产业工人,他们的待遇、工时、工作环境,如同干燥的柴堆,巴黎公社的烈焰虽被扑灭,但其幽灵仍在欧洲游荡,提醒着他社会革命的风险。
政治:议会里的反对声虽被压制,但并未消失。保守派的怨怼,激进左派的批判,教廷永不妥协的敌视,以及官僚体系自身的惰性与腐败,都是推行更深层次改革的巨大阻力。司法统一、行政改革、税制公平…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意味着要触动更深、更顽固的利益堡垒。
财政:国家的账簿依然紧张。巨额的投入、庞大的军费、沉重的旧债,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获得了战争补偿和债务减免,但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而放眼望去,窗外的世界更是波涛汹涌,强敌环伺。北方,一个崭新的、强大的、洋溢着铁血气息的德意志帝国已然崛起,取代法国成为欧陆的新霸主,其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令人心悸。俾斯麦是老练而危险的对手。西方,法兰西虽然战败,割地赔款,陷入内乱,但其深厚的底蕴、殖民帝国和复仇的渴望,使其绝不可能长期沉沦。与意大利的关系更是微妙复杂,既是债务人和妥协者,也可能随时转变为竞争者甚至敌人。海洋之上,大英帝国依然掌控着全球海洋霸权,其庞大的舰队和广袤的殖民地是意大利难以企及的存在。如何与这个“离岸平衡手”相处,将是在地中海扩张必须面对的课题。甚至远在大西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正在广袤的北美大陆上默默发展,其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模式,未来必将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地中海的波涛依旧,列强的棋局才刚刚展开新一轮的洗牌。意大利手中的筹码虽然增加,但面对的玩家也更加强大和莫测。争霸之路,道阻且长。
亚历山德罗缓缓转过身,走回办公桌前。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光滑的桌面,最终落在一件沉甸甸的物品上——那枚象征首相权力的银质印章。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却仿佛带着灼热的能量。他摩挲着上面精致的雕刻,感受着其代表的无上权柄与千钧重担。
这枚印章,能调动军队,能签署法令,能决定无数人的命运,也能…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他将印章握在手中,再次抬头,目光穿越窗户,仿佛越过了罗马的城郭,越过了亚平宁的山脉,投向了那片蔚蓝的、孕育了无数文明也见证了无数征伐的地中海。那片海洋,蕴藏着无尽的机遇,也潜伏着无数的挑战。它是意大利的命运之海,是通向大国地位的必经之路,也是危机四伏的角斗场。
十年前,他接过权杖时,面对的是一个破碎的山河。十年后,他握紧印章时,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却也危机四伏的未来。他的嘴角微微绷紧,眼神锐利如鹰隼。国内的沉疴痼疾,需要他用更坚定的改革之手去祛除。地中海的惊涛骇浪,需要他用更精妙的外交和更强大的实力去驾驭。列强的虎视眈眈,需要他用无比的智慧和勇气去周旋。
第一个十年,是奇迹般的创业。下一个十年,将是更为艰辛的守成与开拓。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穿越者的视野赋予他洞察未来的模糊优势,而十年执政的磨砺则给予了他应对现实的钢铁意志。
“路还很长…”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坚定,“但这条路,意大利必须走下去,我也必将带领她走下去。”他紧紧握住了那枚印章,仿佛将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攥在了掌心。铁腕首相的时代,远未结束。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起点。
(第三卷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