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清军主力北上之时,赵子龙亲率五万大军,乘船直扑大连。
将军,清军在大连的守军不足一万人。
孙传庭报告。
赵子龙点头:传令,登陆后兵分三路。左路取金州,右路攻旅顺,中路直取大连城。
五月十五日,兴国军在大连登陆。
由于清军主力又被调往丹东,沿途几乎未遇抵抗。
但就在赵子龙以为胜券在握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皇太极亲率五万大军,正在急速南下!
将军,皇太极来得太快了!
斥候气喘吁吁地报告,最迟三日就能抵达大连。
军帐内,众将面色凝重。
孙传庭建议暂避锋芒:将军,我军连日征战,士卒疲惫。不如暂退皮岛,以待时机。
卢象升主张决一死战:不可!大连乃战略要地,若得而复失,军心必溃!
赵子龙却道:诸位不必惊慌。皇太极来得正好,我正要他会一会。
他走到地图前:传令贺一龙,放弃丹东,全军南下。
再令张文进,率皮岛水师截断清军退路。
众将愕然。
孙传庭急道:将军,丹东是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怎能轻易放弃?
赵子龙微笑: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要让皇太极以为我们怯战,引他深入。
他转向曹变蛟:变蛟将军,你带五千人马,在大连城外十里处的狼窝沟设伏。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又对孙传庭道:孙先生,你立即前往皮岛,协助张文进布置水师。待清军全部进入大连后,立即封锁海面。
五月二十日,皇太极大军抵达大连郊外。
见兴国军望风而逃,不禁大笑:赵子龙也不过如此!
阿敏劝谏:陛下,赵子龙此子狡诈多端,恐有埋伏。
埋伏?
皇太极不屑: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诡计都是徒劳!
清军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大连城。
但皇太极很快就发现不对劲——城中粮草已被搬运一空,连水井都被投了毒。
不好!中计了!
皇太极猛然醒悟。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贺一龙部已重新占领丹东,张文进的水师封锁了海面,赵子龙的主力正在合围!
大连城内,清军陷入重围。
皇太极试图突围,但每次都被兴国军的火炮击退。
各地赶过来的救援兵力,要么被赵子龙和兴国军围点打援,损失不小。
要么被赵子龙陆地上以及战舰上的火炮合力击退,大连作为沿海城市,海上的战舰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
数日后,皇太极登上城头。
陛下,粮草只够三日了。
阿敏面色惨白。
皇太极站在城头,望着海面上兴国军的战船,长叹一声:想不到我皇太极英雄一世,竟会栽在这里。
然而,就在兴国军准备发起总攻时,赵子龙却下令停止进攻。
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
孙传庭不解。
赵子龙遥望大连城:困兽犹斗。若把皇太极逼急了,我军也会损失惨重,况且如果城市我们就攻不下,清军其他地方的部队也会围拢过来,这样就会形成胶着之局,双方都会损失惨重。倒不如…...
他派出一名使者,给皇太极送去一封信。
皇太极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道:陛下若肯签城下之盟,承诺三年不犯大明,我军即刻解围。
阿敏怒道:陛下,不可答应!
皇太极沉默良久,忽然笑道:好个赵子龙!他这是要借朕立威啊!
他转向使者:回去告诉赵将军,朕可以答应他的条件。不过,朕有一个要求。
陛下请讲。
朕要与他当面一叙。
六月一日,明清双方在大连城下签订盟约。
皇太极承诺三年内不南下犯境,赵子龙则答应解大连之围。
盟约签订后,皇太极对赵子龙说:今日之败,朕记下了。三年后,必当再来讨教!
赵子龙微笑回应:随时恭候。
皇太极退兵后,赵子龙迅速接管了辽东各战略要地。
在丹东,贺一龙重建要塞,控制鸭绿江航道。
他按照赵子龙的指示,在江口修建炮台,组建水师。
在皮岛,沈世魁正式归顺兴国军,张文进留守整顿水师。
他们利用皮岛的地理优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大连,赵子龙亲自坐镇,建设新的水师基地。
他命人扩建港口,修建船坞,准备建造新式战舰。
七月盛夏,赵子龙站在大连港的望楼上,看着往来如织的船只,对孙传庭说:现在,我们才算真正在辽东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赵子龙开始实施更深远的计划。
在丹东,他设立边境贸易区,吸引朝鲜、蒙古商人前来交易。
通过贸易,不仅获取了大量财富,还收集了各方情报。
在皮岛,扩建水师基地,建造新式战舰。
张文进按照赵子龙提供的图纸,建造了二十余艘装备重炮的战船。
在大连,开办船政学堂,培养海军人才。
赵子龙亲自编写教材,教授航海、炮术等课程。
在营口,建设军工作坊,利用当地矿产资源。
工匠们改进了火铳制造工艺,生产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新式火器。
主公深谋远虑,
李贞妍赞叹道:不出三年,辽东必成大业根基。
赵子龙却道:这还不够。我们要的不仅是辽东,而是整个天下。传令各部,加紧备战。三年之约,转瞬即至。
秋高气爽的九月,赵子龙在大连召开庆功宴。
酒过三巡,他登上高处,对全军将士说:
兄弟们!今天我们立足辽东,明天就要逐鹿中原!这万里江山,终将是我们兴国军的天下!
七月的北京城闷热难当,但乾清宫内的气氛却比寒冬还要冷峻。
崇祯皇帝将一份军报重重摔在御案上,青筋暴起的手臂微微发抖。
赵子龙...赵子龙!
皇帝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形,他竟敢私自与皇太极签订和约,还敢占据大明疆土!
首辅温体仁战战兢兢地出列:陛下息怒,据辽东巡抚方一藻奏报,赵子龙确实击退了清军,收复了失地...
收复?
崇祯冷笑,那他为何不将城池交还朝廷?为何擅自与清军议和?这分明是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兵部尚书杨嗣昌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赵子龙如今坐拥精兵数万,控制渤海要道,若是逼得太紧...
难道朕还要向他低头不成?
崇祯猛地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