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邀请孝康皇后常氏加入群聊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3)
朱厚照:“哟,这不是那位吗?她好像就是……雄英小殿下亲妈,建文嫡母吧?”
朱雄英:“麻烦把‘好像’和‘吧’去掉,没毛病,我妈来啦!”
朱棣:“原来是大嫂啊,久仰久仰!”
孝康皇后常氏:“各位后辈皇帝们好,我是常氏。我这孝康皇后的称号是……”
朱允炆:“是我登基后给您追封的!”
孝康皇后常氏:“你登基?你是老二啊。”
朱雄英:“妈,这是因为我八岁就没了……”
孝康皇后常氏:“我儿……妈都不知道你走得这么早,早知道当年说啥也多抱抱你[拥抱]”
朱雄英:“妈,没事啦,现在在群里能天天见着呢!您看,皇爷爷、皇奶奶、爸爸都在,还有这么多后辈皇帝、将军们[拥抱]”
朱元璋:“常氏啊,当年你嫁给标儿,把东宫打理得明明白白,是个好媳妇。雄英这孩子随你,懂事早。”
朱标:“媳妇,辛苦你了。当年你为了生雄英伤了身子,我一直记着,就是还没好好谢过你。”
朱厚照:“这就是传说中的洪武第一儿媳?听我祖辈说,当年您把东宫管得比军营还整齐,比我妈厉害多了。”
秦良玉:“孝康皇后娘娘好!早就听说您贤德,把太子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女中楷模。”
朱厚熜:“嫡母就是嫡母,这气度不一样。不像我的后宫,天天就知道争风吃醋。”
朱允炆:“@孝康皇后常氏 母后,当年我追封您,也是想让您和我爸爸在那边能安心……”
马秀英:“@孝康皇后常氏 儿媳来啦,欢迎欢迎呀。”
孝康皇后常氏:“婆婆好!”
马秀英:“孩子你呀,没城府还细心,是我们朱家好儿媳,可惜你和标儿、雄英孙子走得早,真是太遗憾。”
马秀英:“好了,我再好好介绍下,孝康皇后常氏,她父亲是跟着重八,也就是你们太祖爷打天下的大将军常遇春长女。
她曾被重八亲册为皇太子妃,生的嫡长子雄英夭折,自己在1378年洪武十一年去世,谥号敬懿皇太子妃。”
朱允炆:“后来我追尊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可惜再后来四叔朱棣又改称敬懿皇太子妃。”
朱棣:“允炆侄儿,不是最后南明弘光帝即位后又改回孝康皇后了嘛。”
孝康皇后常氏:“这么说来,我这称号还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皇后一会儿太子妃,你们朱家的规矩还挺灵活。”
朱雄英:“妈,这叫称号弹性制,全看谁当皇帝,不过弘光帝总算把名分正过来,没给咱老朱家丢人。”
朱高煦:“常遇春将军的女儿?难怪看着就带劲儿!当年常将军打仗多猛啊,孝康皇后您这管理东宫的狠劲,怕是随了爸爸。”
徐达:“想当年我和老常并肩作战,他总说女儿随他,果然没错。”
朱厚照:“常遇春?就是那个常十万?孝康皇后,您是将门之后啊!难怪把东宫管得跟军营似的,这基因没跑。”
马秀英:“常家姑娘知书达理还带着英气,标儿当年娶她,我是一百个满意。就是命苦,走得太早。”
朱标:“当年媳妇走后,东宫冷清了好一阵子。她在时,连厨房采买的账目都清清楚楚,比我这太子还细心。”
孝康皇后常氏:“那不是怕标哥被底下人糊弄嘛。当年跟着我公公打仗的叔叔们都看着呢,咱东宫可不能出岔子。”
朱棣:“大嫂这话在理!当年我就佩服大嫂这点,比大哥那老好人性子靠谱多了。”
朱允炆:“所以四叔后来抢皇位,是不是觉得我妈(吕太后)没嫡母厉害?”
朱棣:“允炆侄儿别乱猜!这跟你妈没关系……主要是当年情况复杂。”
张居正:“孝康皇后娘娘出身将门又深谙内政,要是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帮太子爷稳定不少局面,可惜了。”
秦良玉:“将门之女掌管东宫,这搭配绝了!既有武将的干练,又有后宫的细致,难怪洪武皇上和孝慈高皇后(马秀英)都夸。”
朱元璋:“遇春要是听见你们夸他女儿,保准得吹三天牛!说他闺女比他打胜仗还厉害。”
孝康皇后常氏:“各位谬赞了,我就是尽本分而已。倒是雄英,当年他要是能长大,说不定比他爸还有出息。”
朱雄英:“妈您就别夸我了,再夸我该飘了[开心]”
朱雄英:“咳咳……到我说自己的事了,其实我只活到八岁,没啥好说的。我是朱雄英,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明兴宗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
朱雄英:“我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根据《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但我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
朱元璋:“雄英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
朱雄英:“没错,我的故事就这么简单,可惜后来便宜了四叔。”
朱棣:“大侄子,什么叫便宜我?当年那情况……行吧,算我捡了个漏。”
朱厚照:“皇太孙预备役啊!这要是活到成年,哪有后面这么多事?雄英你这是把皇位当接力棒,没接稳啊。”
朱高煦:“八岁就没了?太可惜了!常将军的外孙,明兴宗的嫡子,这基因组合得多能打?说不定比我还能冲锋。”
孝康皇后常氏:“我儿要是活着,肯定是个好储君。不像某些人,抢来的皇位还总怕人说。”
朱标:“雄英从小就懂事,两岁时见我批奏折,还学着拿毛笔瞎画,说以后要帮爸爸干活。可惜……”
朱元璋:“这孩子要是在,我能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比后来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强多了。”
朱厚照:“太祖爷,我可没调皮!我那是体验生活!再说雄英要是在,说不定跟我能玩到一块去,组队微服私访。”
秦良玉:“虞怀王殿下要是长大,凭着洪武皇上和太子爷的教导,定是位仁德君主。可惜天不假年啊。”
戚继光:“八岁就能让洪武皇上以皇子礼安葬,这规格够高了!说明在老爷子心里,你这嫡长孙分量重着呢。”
朱允炆:“@朱雄英 哥,要是你在,我也不用天天对着四叔提心吊胆……”
朱雄英:“没事,现在不都在群里了嘛。再说四叔治国还行,就是抢皇位这事儿不地道。”
朱棣:“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嘴巴挺毒!信不信我把你当年尿床的事说出去?”
朱标:“老四!我儿才八岁,尿床怎么了?你小时候没尿过?”
马秀英:“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雄英虽然走得早,但在咱心里一直是好孩子。来,皇奶奶给雄英和允炆你们俩发个红包。”
马秀英:[微信红包: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朱雄英:“谢谢皇奶奶!还是奶奶最疼我们!四叔,学着点。”
朱允炆:“谢谢皇奶奶。”
张居正:“要是虞怀王殿下在世,大明的继承脉络能顺不少,也少了些骨肉相残。历史这东西,真是差一点就天翻地覆。”
朱棣:“说起来,我这一脉能上位,还得谢谢大哥一家……我啥也没说!”
朱雄英:“行了行了,过去的事不提了。以后群里有啥热闹事,记得叫上我就行,别总把我当小屁孩,我可是你们小祖宗。
今天就到这儿,明天听木匠皇帝的,我得回去给皇爷爷、爸妈他们准备速心丸,不然明天得气着吧。”
朱由校:“有那么夸张吗?我还没说呢。”
秦良玉:“以备不时之需嘛[捂嘴笑]好了,让小殿下说结尾吧,今儿可是他的主场。”
“啪!”
朱雄英:“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