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心念一动,基于后世对露天电影的执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意跃入脑海——他决定将文工团筹备已久的首演舞台,直接搭建在朔方城最开阔、最核心的中心广场上,露天举行,与全城军民共享!
这个决定一经传出,不仅让来莺儿和文工团的姑娘们感到既新奇又倍感压力,连一向沉稳的甄姜都流露出几分讶异。
面对众人的反应,凌云只是爽朗一笑,解释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让朔方的父老乡亲们都来沾沾咱恒儿的百日喜气,也正好让他们亲眼瞧瞧,咱们文工团的姑娘们有多大本事!”
这看似随性的决定背后,实则蕴含着他基于后世经验对露天活动独特亲和力与病毒式传播力的深刻认知。
一声令下,太守府属吏与军中辅兵迅速行动,选用上好木料,在宽阔的广场中央开始搭建一座结实而宽敞的戏台。
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工匠们的敲打声,瞬间传遍了朔方城的大街小巷。
这年月,寻常黎民百姓的娱乐生活贫乏得可怜,顶多是在年节时分看看热闹的社火,或是围拢在街头听听流浪艺人那带着风尘味的俚俗小曲。
何曾见过由官府出面组织、规格如此之高,更是借太守家添丁大喜之事助兴的大型公开演出?整个朔方城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沸腾起来!
“听说了吗?凌大人家的小公子过百日,要在城中心搭个老大的台子,唱大戏、跳舞给咱们看呢!”
“哎哟喂!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新鲜事!还是凌大人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有这等天大的喜事,不忘让大伙儿一起乐呵乐呵!”
“说的是啊!比起那些高门大院里关起门来独自享福的老爷们,凌大人这才是真体恤咱们!”
“那我可得早点去,带上板凳,给我家婆娘和几个娃儿都占个好位置!”
“同去同去!听说操办这事的,是那位歌艺双绝的来莺儿主母,也是洛阳来的大家,有她把关,准保是顶好的玩意儿!”
街头巷尾,坊市茶摊,人人都在兴奋地议论着这件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期盼笑容,仿佛提前过节了一般。
更有那性格诙谐的粗豪汉子,咧着嘴大声调侃:“嘿!咱们这算是托了小公子的洪福,提前把年给过了?”
引得周遭众人一阵善意的、轰然的大笑。一种如同元日、上巳般浓烈的节庆喜悦气氛,提前数日便笼罩了整座朔方城,驱散了边地常有的肃杀之气。
三日时光倏忽而过。这一日,太守府内,处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一派喜气洋洋。
凌恒小公子的百日家宴,在府内正厅如期举行。虽未大张旗鼓地邀请所有驻守外郡的将领,但留守朔方本地的核心文武官员,几乎悉数到场,济济一堂。
谋臣策士们送上的贺礼别具匠心:荀攸献上的是一把做工极其精巧、纹饰古朴的银质长命锁,寓意小公子智虑深远,福泽绵长;
戏志才依旧摇着他那标志性的羽扇,献上的贺礼竟是一套用微雕技艺制成的、包含刀枪剑戟弓弩在内的迷你兵书模型,他戏谑言道“虎父无犬子”。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张昭与顾雍则合送了一方质地上乘、雕着松鹤延年图案的端砚,寓意小公子未来能文采斐然,更祝凌氏基业如松柏长青,根基永固;
才思敏捷的王璨更是不负众望,当场朗声献上一篇精心准备的骈体贺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文采飞扬,博得满堂宾客的阵阵喝彩。
武将们则显得更为直率豪迈:典韦送的是一对按比例缩小、却依旧能看出分量、打磨得锃亮的小号铁戟,他憨厚地笑道是给公子日后练手之用;
赵云赠的是一柄白玉为鞘、镶嵌宝石的精致短剑,既显英武之气,又不失君子风雅;
黄忠的贺礼则是一张特地寻良工为他幼龄特制的小弓,弓身柔韧,希望小公子能自幼强健体魄,弓马娴熟;
连远在鸡鹿塞的郝昭也奉命赶回,他带来的是一枚用上好狼牙精心打磨、钻孔系绳而成的护身符,样式古朴,寓意驱邪避凶,平安顺遂。
赵雨和黄舞蝶两位女将,则拿出了女儿家的细心,合力绣了一个硕大而饱满的“福”字在柔软的锦缎肚兜上,针脚细密匀称,色彩鲜艳,心意满满。
华佗先生与蔡邕老夫子也分别送上了寓意祛病强身的特制药囊和启迪蒙昧的启蒙描红字帖,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府内觥筹交错,珍馐美馔络绎不绝,笑语喧阗,其乐融融。
众人纷纷向主位的凌云、以及陪伴在侧、容光焕发的甄姜道贺,气氛热烈而温馨,充满了家宴特有的亲和与喜悦。
凌云亲自抱着被打扮得如同年画中走出的福娃娃般、头戴虎头帽、身着红绸袄的儿子凌恒,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这喜庆的氛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接受着众人的逗弄与祝福。
看着怀中这血脉的延续,听着满堂的欢声笑语,凌云心中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巨大喜悦与沉甸甸的满足感。
这场温馨的家宴一直持续到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方才尽欢而散。宾主尽兴之后,凌云亲自抱着儿子,与甄姜、来莺儿一同,热情地邀请所有宾客移步,前往已然成为全城焦点的城中心广场。
此刻,偌大的中心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水泄不通。
得知演出即将开始,朔方城的百姓们扶老携幼,早早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翘首以盼,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期待。
广场四周的灯杆和临时架起的木桩上,挂起了数以百计的红色灯笼,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将中央那座披红挂彩、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的木质舞台映照得如同白昼仙阁。
当凌云一行人在亲兵护卫下出现时,拥挤的人群仿佛拥有默契般,自发地、迅速地让开一条宽阔的通道,并爆发出如同海啸般热烈而持久的欢呼与掌声,声浪直冲云霄,表达着他们对这位年轻主公最质朴而真诚的爱戴。
凌云将怀中已然有些睡意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交到甄姜手中,随即与身旁的来莺儿交换了一个眼神,清晰地看到了她美眸中那交织着的紧张与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他回以一个鼓励而笃定的微笑,微微颔首,示意她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了。荀攸、戏志才、张昭、赵云、黄忠等文武官员们,则在预留出的、视野最佳的位置安然落座,他们同样怀着几分好奇与极高的期待,将目光投向那座灯火通明的舞台。
夜色温柔,笼罩四野,而朔方城中心却因这万盏灯火与万千民众的汇聚,变得璀璨如昼,万人空巷。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尊卑贵贱,都紧紧地聚焦在那方小小的、却承载着无限期盼的舞台上,屏息凝神,等待着朔方文工团的首次公开亮相,等待着她们用歌、用舞、用乐,去演绎和诠释那关于“生命”的顽强、守护与希望的宏大赞歌。
这一刻,朔方城的夜晚,因这份与民同乐的旷古胸怀、因这份对美好精神食粮的共同渴望,而变得格外明亮、温暖与生动,注定将深深烙印在无数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