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尚未完全过去,生活便以最直接的方式,将事业与家庭这道永恒的命题,尖锐地摆在了苏晚面前。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锦绣”收到了一个极具份量的邀请——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球时尚价值链创新论坛”。这并非普通的行业聚会,与会者皆是国际顶尖品牌高管、知名设计师、供应链巨头和权威行业媒体。对于正致力于提升国际形象、寻求更深层次合作的“锦绣”而言,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平台,一个向世界展示其“东方美学现代化”理念的绝佳机会。
苏晚原定出席这个重要的国际行业论坛,并将在其中一个分论坛上发表题为《文化赋能: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新路径》的主题演讲。这不仅是“锦绣”的战略发声,更是她个人在国际时尚界的一次重要亮相。团队为此准备了数周,演讲稿修改了十几遍,ppt精益求精。
出发前夜,苏晚细致地检查着行李和演讲材料,心中充满了对这次机遇的期待与重视。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关键时刻设置考验。
深夜,一向睡眠安稳的小林念锦突然烦躁哭闹起来。苏晚起初以为是寻常的夜醒,耐心安抚,却摸到女儿额头一片滚烫。拿出体温计一量——39.2度!女儿突发高烧!
瞬间,所有的睡意和准备工作的思绪都被惊飞了。苏晚和林长河立刻抱着孩子,驱车赶往省儿童医院急诊。深夜的医院走廊灯火通明,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焦灼的脚步声。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热,需要留院观察,进行退烧和抗病毒治疗。
看着护士将冰冷的针头扎进女儿细小的血管,听着女儿因疼痛而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声,苏晚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无法呼吸。她紧紧抱着因不适而不断啜泣的女儿,恨不得替她承受所有的病痛。
天快亮时,孩子的体温在药物作用下暂时降了下来,沉沉睡去。苏晚却毫无睡意,她看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又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论坛开幕倒计时,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挣扎。
一边是千载难逢的事业机遇,关乎“锦绣”的国际声誉和未来合作,她作为创始人和核心演讲者,缺席的影响难以估量。另一边是怀中生病脆弱的孩子,是身为母亲的首要责任,她无法想象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候,自己却远在千里之外。
去,还是不去?
事业机遇与母亲责任的激烈内心斗争,像两股巨大的浪潮,在她心中反复冲撞。责任感与愧疚感交织,野心与母爱博弈。她想起论坛议程上自己的名字,想起团队期待的目光;又低头看着女儿烧得通红的小脸,感受着她依赖的蜷缩。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背叛。
林长河一直沉默地陪在身边,办理手续、取药、安抚孩子。他看着苏晚眼中深切的挣扎和疲惫,将一杯温水递到她手中。
“论坛几点开始?”他平静地问。
“上午十点。”苏晚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我可能去不了了。”她说出这句话时,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捶了一下。
林长河看着她,没有立刻表态。他走到床边,仔细看了看沉睡中的女儿,又用手背试了试她额头的温度,虽然还热,但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他转过身,对苏晚说:“孩子的情况稳定些了,医院有医生护士,还有张姐和我。”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沉静地看着她,语气平稳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你放心去。”
“我守在医院。”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在她面前晃了晃,补充道:
“每隔一小时,发消息,汇报情况。”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最朴素的承诺和最实在的解决方案。他理解她的事业抱负,也懂得她作为母亲的牵肠挂肚。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她:你去追逐你的星辰大海,我来为你守护最柔软的港湾。我会让你随时知道,家里一切安好。
苏晚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担当,心中翻涌的浪潮仿佛瞬间找到了堤岸。她知道,他不是在敷衍,他的承诺比任何保证都更值得信赖。有他在医院守着,有张姐帮忙,有专业的医生,女儿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内心的天平,因他这番话,终于有了倾斜的勇气。
她深吸一口气,用力抱了抱女儿,在她依旧发烫的额头上印下一个深深的吻。然后,她站起身,对林长河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直接赶往机场。在候机厅里,她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医院里的情景,拿出演讲稿和ppt,进行最后的熟悉。飞机起飞时,她望着舷窗外逐渐变小的城市,心中那份对女儿的牵挂,化作了必须成功的动力。
论坛上,苏晚努力调整状态,将所有的焦虑与疲惫压在心底。当她站在演讲台上,聚光灯打在她身上时,那个自信、睿智、充满魅力的企业家苏晚又回来了。她的演讲深入浅出,将“锦绣”的实践案例与文化思考相结合,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她清晰地阐述了“文化差异化”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基于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与对自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她的表现出色,不仅赢得了同行尊重,更在随后的交流环节,成功签约了一位重要合作伙伴——一家专注于将可持续材料与创新设计结合的欧洲高端面料研发公司。对方负责人表示,正是苏晚的演讲,让他们看到了“锦绣”品牌的独特价值和长远眼光,愿意与“锦绣”共同开发一系列基于环保理念的东方美学面料。这无疑为“国际产品线”注入了更强的科技与环保竞争力。
就在她与对方交换合同备忘录,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的瞬间,手机在手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她道了声抱歉,走到一旁查看。
是林长河发来的消息,一如既往的简洁:
“体温37.8,喝了奶,睡了。”
下面附着一张照片。照片是在病房里拍的,光线柔和。小林念锦躺在病床上,睡得正沉,小脸虽然还有些红,但眉头已经舒展开,呼吸平稳。林长河的一只大手入镜,正轻轻地握着女儿的小拳头。
看着那张照片,看着那行字,苏晚一直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成功喜悦与母爱安心的暖流,汹涌地充斥着她的胸腔。她不仅没有因为家庭变故而错失事业机遇,反而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表现出色并抓住了重要合作伙伴;同时,她最深爱的孩子也在家人的守护下安然度过病痛,正在康复。
她没有因为选择事业而失去作为母亲的尽责,也没有因为顾及家庭而放弃企业发展的良机。在林长河无声却强大的支持下,她艰难地、却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妈妈的抉择。
她站在喧嚣的论坛会场角落,看着手机屏幕上女儿安睡的容颜,再望向不远处那份刚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充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所充满。
她证明了,爱与责任,并非只能二选一的对立项。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勇气,以及最重要的——那个愿意与你并肩分担、互为后背的伴侣,鱼与熊掌,或许可以兼得。这次艰难的抉择,让她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更强大的信心与更从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