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春,河北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然而邺城的气氛却骤然紧张起来,如同拉满的弓弦,充满了大战将临的肃杀。持续数月的争吵、犹豫和内部倾轧之后,河北的霸主袁绍,终于做出了一个足以震动天下的决定:尽起河北之兵,南下讨伐曹操!
这个决定,并非一蹴而就。审配一派的“稳守”论调,在郭图等人持续不断的“战机稍纵即逝”、“曹操新败于吕布(实为刘备、吕布、曹操混战,袁绍视角下曹操受损)、士气低落”的鼓吹下,渐渐失去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袁绍本人的雄心(或者说虚荣心)最终压倒了谨慎。他无法容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势,更渴望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奠定自己天下霸主的地位。
这一日,袁绍在邺城郊外巨大的点将台上,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十万精锐(号称二十万)阵列严整,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袁绍身着金甲,腰佩宝剑,意气风发,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讨曹檄文,历数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专权跋扈,残害忠良”等罪状,宣称要“奉天讨逆,清君侧”,匡扶汉室。
誓师仪式上,袁绍正式颁布军令:以颜良为先锋,率精兵两万,直取白马;文丑为合后,总督粮草;自率中军主力,随后跟进。同时,传檄各州郡,共讨国贼。
然而,在这看似宏大光鲜的部署背后,却隐藏着对刘备集团的致命算计。誓师大会结束后,袁绍单独召见了刘备。
大帐内,袁绍笑容可掬,亲自为刘备斟酒:“玄德公,曹贼乃你我共同之敌,此次南征,正需借重玄德公之力啊!”
刘备心中凛然,知道戏肉来了,恭敬道:“备蒙本初公收留,恩同再造,讨伐国贼,义不容辞!但有所命,无不遵从!”
“好!”袁绍抚掌大笑,“玄德公真忠义之士也!绍欲请玄德公与云长、翼德、子龙等将军,率本部精锐,为大军前部,先行渡河,扫清曹军沿河哨卡,抢占渡口,为我主力开辟通道!不知玄德公意下如何?”
帐中侍立的郭图,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审配则面无表情。
刘备的心猛地一沉!先锋?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让他们去当炮灰!曹操在黄河南岸经营日久,防线坚固,率先渡河攻击,必然遭遇最强力的阻击,伤亡惨重。袁绍此举,一石二鸟:既消耗了刘备的实力,又试探了其忠诚。
“这……”刘备面露难色,“本初公,备麾下兵马,历经徐州苦战,损伤颇重,又久未征战,恐难当先锋重任,若有闪失,岂不误了大事?不如让备随中军行动,亦可效犬马之劳。”
袁绍脸色微微一沉,尚未说话,郭图已抢先道:“玄德公过谦了!谁不知关、张、赵皆万夫不当之勇,徐州兵更是百战精锐!正因曹贼防线坚固,才需玄德公这等虎将领锐卒破之!莫非……玄德公不愿与曹贼为敌?” 话语中已带上了威胁的意味。
审配难得地没有反驳郭图,反而淡淡道:“刘使君,主公以重任相托,乃是信任。先锋虽险,然功成之日,首功非使君莫属。”
袁绍顺势道:“正是此理!玄德公不必推辞了!粮草军械,绍必充足供给!待攻破曹操,必奏明天子,为玄德公请功!”
话已至此,刘备深知无法拒绝,否则立刻就是杀身之祸。他只得强压心中愤怒与忧虑,躬身领命:“既如此,备……遵命!”
回到住处,刘备立刻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当他说出袁绍的命令后,屋内顿时炸开了锅。
“放他娘的屁!”张飞第一个跳起来,须发戟张,环眼圆瞪,声如巨雷,“让咱们去当替死鬼?袁本初老儿好毒的计!大哥!这鸟气咱不受了!干脆反他娘的,杀出邺城去!”
关羽丹凤眼眯成一条缝,寒光四射,抚须的手青筋暴起,沉声道:“三弟稍安勿躁!袁绍此计,确是要借刀杀人。然,眼下翻脸,我等兵力分散,被困邺城,无异以卵击石。”
陈登眉头紧锁:“袁绍此举,是将我军置于死地。若遵命,九死一生,实力大损;若不遵命,顷刻便有灭顶之灾。此实乃两难之境。”
孙乾忧心忡忡:“即便侥幸突破曹军防线,也必伤亡惨重,届时袁绍大军压上,功劳是他的,我军却已残破,生死更操于其手。”
简雍叹道:“如今是进退维谷了。”
众人议论纷纷,或主张拼死一搏,或认为只能隐忍,莫衷一是,气氛凝重而压抑。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沉默不语的刘备和赵云。
刘备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内心正在经历激烈的挣扎。直接抗命是死路,听从命令也是绝路,难道真的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这时,赵云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刘备脸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主公,诸位,袁绍此令,是危机,亦是机遇。”
“机遇?”张飞愕然,“子龙兄弟,这分明是火坑,哪来的机遇?”
关羽也露出询问之色。
赵云走到地图前,指向黄河沿线:“袁绍令我军为先锋,渡河击曹。表面看,是绝境。然,却也给了我军一个名正言顺离开邺城、脱离袁绍直接控制的机会!”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黄河南岸某处:“一旦渡过黄河,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是拼死向前,还是……另谋他途,主动权,便不完全在袁绍手中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赵云的意思!
借先锋之名,行金蝉脱壳之实!
刘备眼中猛地爆发出精光,死死盯着地图,呼吸都急促起来!是啊,一直被袁绍困在邺城,动弹不得。如今,袁绍自己把刀递了过来,虽然目的是杀人,但这把刀,未尝不能反手一击,割断束缚自己的绳索!
“子龙之意是……”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赵云沉声道:“可假意应承,率军渡河。然后,视战况而定!若曹军势大,难以力敌,则可相机向汝南、荆州方向转移,或……联络曹操,虚与委蛇!若有机可乘,甚至可趁乱夺取一城一地,以为根基!总之,绝不可死拼,徒耗实力!关键是要跳出袁绍的掌控,将这支军队,带往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向!”
“妙啊!”陈登击掌赞叹,“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借袁绍之令,行自主之实!”
关羽抚须点头:“云长亦觉此计可行!总好过在此坐以待毙!”
张飞也反应过来,咧开大嘴:“哈哈哈!好!就这么干!过了河,咱就自己说了算!袁绍老儿,想坑俺们?没门!”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好!就依子龙之计!明日点兵,准备出征!然,此计千系重大,需绝对保密!对外,只言誓死破曹,报效袁公!对内,各级将领需心领神会,见机行事!”
他看向赵云:“子龙,渡河之后,如何行动,便由你临机决断!”
“云,必不负主公重托!”赵云慨然领命。
一场看似绝境的危机,在赵云的谋划下,瞬间转化为一个摆脱控制、龙归大海的战略机遇!袁绍誓师南征,却不知,他亲手放出的这支“先锋”,早已心怀异志,准备在广阔的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