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机停摆,整个车间,死气沉沉。
李新急得满头大汗,在机器旁团团转,嘴里不停念叨着:“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其他车间的工人,三三两两地聚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他们嘴上不说,但那幸灾乐祸的眼神,藏都藏不住。
“瞧瞧,我就说嘛,一个黄毛丫头,还想搞改革?”
“李新那小子也是傻,真以为天上能掉馅饼,这下好了,饭碗都要砸了。”
“等着吧,看她怎么收场!”
议论声不大,却通通钻进三车间每个工人的耳朵里,让本就低落的士气,更加涣散。
姜晓荷就是在这种氛围里,走进车间的。
她身后,跟着陆铮。
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往门口一站,那高大的身形和冷冽的气场,就让外面那些看热闹的,自动闭上了嘴,缩回了脑袋。
姜晓荷没理会那些人,径直走到瘫痪的机器前。
“厂长!”李新看到她,像是看到了救星,又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脸涨得通红。
“我……我去找了维修班的张师傅,可他们说……张师傅病了,下不了床,没个十天半月的好不了。”
“病了?”姜晓荷重复了一遍,嘴角勾起一丝冷意。
她没再追问,而是俯下身,亲自检查起那台机器。
她前世虽然是美食博主,但为了拍摄,也自己动手改造过不少厨房设备,对机械原理并不陌生。
她敲敲这里,摸摸那里,又转了转几个齿轮。
围观的工人都看呆了。
这新厂长,要干嘛?她还懂这个?
片刻后,姜晓荷站直了身体,神色笃定。
“不是大问题,就是一个传动轴的卡簧磨损了,换一个就行。”
李新一愣,随即苦着脸说:“厂长,您是行家!可……可厂里所有的备用零件,都在张师傅管的仓库里,钥匙也只有他一个人有!”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机器坏了,这是明摆着的人为刁难!
张师傅是王海的表亲,他这是在给王海出气,故意给新厂长下绊子,让她那“三天之约”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晓荷的脸上。
这下,是神仙也难救了。
姜晓荷却只是平静地“哦”了一声。
她走到陆铮身边,踮起脚,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陆铮听完,眼底划过一丝寒光,他点点头,对站在不远处的小五,递过去一个眼神。
小五心领神会,转身就消失在了厂区。
……
半小时后。
张师傅家里。
他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样子,正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嘴里哼着小曲儿,等着厂里传来姜晓荷灰头土脸的消息。
“砰砰砰!”
院门被敲响了。
“谁啊?烦不烦!”张师傅不耐烦地喊了一声。
门外,传来一个客气又陌生的声音:“请问,是红星罐头厂的张师傅家吗?”
张师傅的婆娘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三个穿着便服,但身板笔挺的年轻人,为首的一个,脸上还挂着笑。
“我们是厂里派来的。”小五笑眯眯地开口。
“听说张师傅病了,我们姜厂长心善,特意派我们来探望探望。”
说着,他晃了晃手里拎着的一个医药箱。
张师傅一听是厂里来的,心里得意,慢悠悠地从里屋走出来,还故意扶着腰,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哎哟,厂长太客气了,我这老毛病,就是腰不行,动不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小五打开了那个医药箱。
箱子里,没有听诊器,没有药瓶。
只有一排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的……手术刀、骨锯、还有几把大小不一的钳子。
张师傅的眼珠子,瞬间就直了。
小五拿起一把锃亮的手术刀,在指尖转了转,脸上的笑容更和善了。
“张师傅,听说您腰不好?”
“我们首长……哦不,我们姜厂长说了,您是厂里的顶梁柱,可不能有事。这不,特意让我把京城最有名的骨科大夫的工具借来了。”
他往前走了一步,凑到张师傅耳边,声音压得极低。
“您说,您是哪节骨头不舒服?要不……我帮您打开看看,给您正一正?”
那冰凉的刀锋,几乎要贴到张师傅的脸上。
张师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腿肚子一软,差点当场跪下。
他脸上的血色“唰”的一下全没了,额头上的冷汗,跟下雨似的往下淌。
“不!不用!我好了!我全好了!”
他猛地从床上一蹦三尺高,腰也不扶了,腿也不软了,动作比年轻人还利索。
“同志,误会,都是误会!我就是昨晚睡觉落枕了,现在已经没事了,立刻就能上班!马上就去!”
他手忙脚乱地从兜里掏出一大串钥匙,哆哆嗦嗦地递给小五。
“这是仓库钥匙,您拿好,我……我换件衣服,马上就到!”
小五收起“手术刀”,合上医药箱,拍了拍张师傅的肩膀,笑得意味深长。
“这就对了嘛。张师傅,好好干,姜厂长……赏罚分明。”
……
罐头厂,三车间。
所有人都等得心焦。
就在众人以为今天彻底没戏了的时候,小五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串钥匙。
他将钥匙交给了姜晓荷。
姜晓荷拿着钥匙,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了尘封的备件仓库。
她在满是灰尘的货架上,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卡簧。
回到车间,她没有把零件交给李新,而是直接对众人宣布:“都看好了!”
她脱下外套,露出里面干练的蓝色工装,拿起扳手,亲自爬上了那台机器。
拆卸护板、松开螺丝、取下磨损的旧卡簧、换上新的零件、重新上紧……
她的动作,娴熟、利落,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所有工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
一个娇滴滴的、漂亮得不像话的女厂长,居然……居然真的会修机器?
这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陆铮就站在机器下面。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帮忙。
姜晓荷需要扳手,他便从工具箱里准确地递上。
她额头渗出汗珠,他便拿出干净的手帕,替她轻轻擦去。
他就像一个最默契的助手,一个最坚实的后盾。
那份“我的女人,我来守护”的姿态,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半小时后。
随着姜晓荷按下启动按钮,那台死寂的封装机,发出一阵轰鸣,重新欢快地运转起来!
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下一秒,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了!真的修好了!”
“天呐!厂长太厉害了!”
李新和三车间的工人们,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其他车间的工人,脸上的表情,从幸灾乐祸,变成了震惊,再到由衷的敬佩。
改革,在这一刻,才真正地深入人心。
在姜晓荷制定的新流程和重奖刺激下,三车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和效率。
三天后,盘点结果出来了。
生产效率,对比改革前,提升了整整百分之三十五!
全厂轰动!
姜晓荷当着所有工人的面,兑现了她的承诺。
她将崭新的一百元现金,亲手交到了李新手里。
又让财务将翻倍的奖金,发到了三车间每一个工人的手上。
当工人们捏着那沉甸甸的、比平时多出一大截的工资时,他们看向姜晓荷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里面,再也没有怀疑和敌视,只剩下狂热和信服!
整个红星罐头厂,一扫往日的颓靡,到处都洋溢着一股火热的干劲。
就在姜晓荷站在办公室窗口,满意地看着这一切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停在了厂区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