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小吃货兕子扑到桌前,看着那颤巍巍、亮晶晶的肉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城阳和高阳忍不住小声惊叹:“这就是红烧肉吗?好香啊…”
何健旺笑着安排:“老规矩,秋娘,你带人送一份去韦贵妃那儿,给孟姜和丈母娘尝尝鲜。再送一份大的去立政殿,给皇后。”
“是,仙师。”秋娘连忙应下,手脚麻利地安排宫人去办。
剩下的,自然就是几个小丫头的专场了。何健旺帮她们把红烧肉舀到米饭上,浓郁的酱汁渗透进雪白的米粒里,看得人垂涎欲滴。
“来,尝尝看,小心烫。”
兕子这个小馋猫哪里还忍得住,立马用小勺子挖起一块裹满汤汁的肉和米饭,鼓起腮帮子吹了吹,就“啊呜”一口塞进嘴里。
下一刻,她的大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含糊不清地嚷嚷:“好次!太好次啦!比蒸羊肉还好次!”
一看兕子反应那么大,另外几个丫头也忍不住开始动起筷子,刚刚入口,就是一阵阵好吃的惊叹。
一时间,儿童乐园里只剩下勺子碰碗和满足的咀嚼声,几个小丫头吃得头都不抬,恨不得把脸埋进碗里。
没多久就吃饱喝足,小肚子都变得圆滚滚的。何健旺让她们在软垫上休息了一会儿,消消食。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何健旺站起身,拍了拍手:“好了,小馋猫们,该回立政殿了。今天仙人郎君亲自送你们回去。”
他召来小云车,小心地把兕子、城阳、高阳和衡山都抱上车坐好。
小云车发出轻柔的嗡鸣,缓缓离地,朝着立政殿的方向平稳飞去。
何健旺亲自护送,倒不是不放心宫人,主要是他袖子里还揣着那份《曲辕犁制造》的说明书。
这利国利民的好事,得赶紧跟李世民商量一下,顺便把让李恪去办、李承乾挂名的想法提一提,早点落实,百姓也能早点受益。
小云车在立政殿前缓缓降落,长孙皇后此刻正含笑等在殿外。
何健旺将几个意犹未尽的小丫头交到她手里,顺便从袖中抽出那卷图纸,对皇后笑道:
“皇后,我找陛下有点小事商量,关于让百姓田里收成多点的事儿。”
长孙皇后一听便知仙师又有惠及苍生的举措,连忙侧身引路:“仙师请,圣人正在殿内吃您送来的那红烧肉呢!”
何健旺随着长孙皇后步入立政殿内,一眼就看见李世民正毫无形象地坐在桌前,捧着一个大碗,吃得满嘴油光,碗里正是那色泽红亮的红烧肉。
他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对旁边的长孙皇后赞叹:
“观音婢,仙师送来的此肉真是绝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朕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食!”
一抬头看见何健旺进来,李世民眼睛一亮,也顾不上擦嘴,连忙放下碗筷,迫不及待地问道:
“仙师!您来得正好!快告诉朕,这究竟是何种肉?为何能烹制得如此美味?”
何健旺看着他这副饕餮模样,心里暗笑,先是卖了个关子:“陛下觉得这肉滋味如何?”
“妙极!妙极!”
李世民连连称赞,
“肉质酥烂,咸甜适中,这酱汁更是浓郁鲜香,拌饭更是绝配!朕竟尝不出是何牲畜之肉,莫非是仙界独有的灵兽?”
何健旺这才哈哈一笑,揭晓答案:“陛下,这是猪肉。”
“猪肉?”
李世民愣住了,拿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他实在无法将眼前这无上美味与印象中腥膻、地位低下的豚肉联系起来。
在这个时代,猪肉虽也有人吃,但地位远不如羊肉,甚至被一些士大夫认为是“贱肉”,口感腥膻,上不得大席面。
他刚想开口质疑,为何仙师会用这等肉食…
何健旺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头,从袖中掏出那卷图纸,神色一正:“陛下,吃肉的事暂且放一放。我此来,是有件正事与你商量,关乎天下农桑,百姓福祉。”
说着,他将图纸在李世民面前的案几上铺开。
李世民一听“天下农桑,百姓福祉”,神色立刻严肃起来,目光从红烧肉碗移到了图纸上。
当他看清那上面精巧的曲辕犁结构图,听着何健旺简明扼要地讲解其省力、灵活、深耕、增产等诸多优点时,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作为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太清楚一件高效农具对农业、对国力的巨大提升了!
“仙师!此言当真?此物…此物当真如此神奇?”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连最爱的红烧肉都彻底抛在了脑后,脸上满是激动和难以置信。
“千真万确。”何健旺淡定点头。
“走!”
李世民一把抓起图纸,激动得在殿内踱了两步,看了看还在一旁叽里呱啦的小丫头们,立刻做出决定,
“此事非同小可,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仙师,还请随朕去两仪殿!”
何健旺会意,一挥手,画面一转,两人已经来到两仪殿偏殿之中。
李世民立马将《曲辕犁制造说明书》在宽大的御案上铺开,手指顺着图纸上清晰的线条和标注缓缓移动,口中不住赞叹:
“妙!实在是精妙!辕木弯曲,不仅转向灵活,更能深入土中…还有这犁评、犁箭,可调节深浅…仙师,此物构思之巧,远超当今所有犁具!”
何健旺随意地坐在一旁的锦墩上,端起内侍刚奉上的热开水吹了吹:
“原理就是这么个原理,具体尺寸和角度我都标清楚了,找将作监手艺好的工匠,按图索骥,先打几具样品出来,找老农去田里试试,有问题再微调便是。”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李世民连连点头,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图纸,嘴里带着询问:“仙师,此犁…可有名号?”
“我叫它曲辕犁。”
何健旺抿了口茶水,浑不在意地摆摆手,
“不过,这东西既然是在你贞观年间弄出来的,你若是想叫它‘贞观犁’,借此宣扬一下你治世的功绩,也随你。名字嘛,就是个代号,好用就行。”
李世民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贞观犁”。
这个名字确实更符合他的心意,不仅能彰显器物之利,更能寓示盛世之兆。
他心中已然决定,此犁一旦验证有效,定要以“贞观犁”之名颁行天下!
“仙师胸怀,世民佩服。”李世民由衷地说道,随即又问,“如此利国利民之器,推广之事,仙师觉得交由何人负责最为妥当?”
何健旺放下茶杯,看似随意地开口:
“我看你家老三,李恪,就是个不错的人选。这小子有干劲,脑子也活络,让他去跑腿,深入民间,实地考察,监督制造,与农户沟通,正好可以锻炼锻炼,也积累些实实在在的政绩和人望。”
他瞥了一眼李世民的神色,继续道:
“至于高明嘛!毕竟是储君,这种惠及万民、彰显仁政的好事,让他挂个总领其事的头衔,名正言顺,也能提升他在朝野和民间的声望。具体繁琐的活儿,就让老三去干,兄弟俩一个得名,一个得实,互相配合,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