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汉王宫。
刘邦揉着发胀的额角,听着陈平汇报枯骨岭三大异数汇合的最新情报,以及边境传来的,曹操麾下张辽、徐晃部异常调动的迹象,只觉得心力交瘁。
“内忧外患,皆至矣!”他长叹一声。
就在这时,殿外侍卫再次禀报:“启禀大王,卢绾将军于宫外求见,言有要事相商。”
刘邦精神微振,或许是内心深处,依旧对这份自幼相伴的乡情存着一丝期盼。
“快宣!”
卢绾大步走入,相比前次,他脸上少了几分激动,多了几分沉肃与忧虑。
他抱拳行礼后,直接开口:
“大王,臣近日巡查周边防务,察觉一些异动。
枯骨岭方向,死气汇聚速度陡增,恐那张角在炼制什么邪物。
此外,军中亦有一些流言,关于……关于韩将军此前拒征之事,人心有些浮动。”
他顿了顿,看向刘邦,眼神诚恳:
“大王,值此危难之际,内部稳定至关重要。臣与韩信虽交往不深,但同为军中将领,或可代为沟通,晓以利害,劝其以大局为重。毕竟,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胜算。”
刘邦看着卢绾,心中念头飞转。
卢绾主动提出调解他与韩信的关系?是真心为大局着想,还是另有所图?
前世的背叛记忆如同毒蛇噬咬,但他此刻确实急需稳定内部,尤其是韩信那不确定的因素。
“你有此心,甚好。”刘邦沉吟道,
“韩信之事,寡人自有考量。眼下,枯骨岭三大异数汇聚,威胁更大。
卢绾,你既熟悉周边地形,寡人命你总督南郑外围三关防务,严防死守,绝不可让黄巢等辈再进一步!可能胜任?”
这是实权,也是考验。
卢绾脸上露出感激与坚毅之色:“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大王重托!纵肝脑涂地,亦要保南郑周全!”
“好!去吧!”刘邦挥挥手。
卢绾领命,躬身退下。
在他转身的刹那,无人察觉,他眼底最深处,一丝与枯骨岭祭坛上,王莽手中灰气同源的微光,一闪而逝。
望着卢绾离去的背影,刘邦沉默良久,才对阴影处的陈平道:
“盯紧他,还有韩信。另外,给萧何传信,让他加快《劝耕令》的推行,务必稳住基层。告诉张良,他提到人,可以着手接触了。”
“是。”陈平低声应道,身形缓缓融入阴影。
刘邦独自坐在空荡的大殿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王座扶手。
卢绾的主动请缨,韩信的沉默抗拒,三大异数的合流,曹操的虎视眈眈……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
“卢绾啊卢绾,但愿此番,你莫要再让寡人失望……”
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冰冷。
而在南郑城外,新任外围防务总督卢绾,正“忠诚”地巡视着关隘。
无人知晓,一道极其隐晦的、由灰气力量构成的指令,已随着他的目光与意志,悄然渗透进防务体系的某些细微环节之中。
王莽布下的,真正指向汉廷心脏的暗棋,已然在刘邦的眼皮底下,悄然落位。
......
南郑的局势,如同一盘逐渐展开的珍珑棋局,对弈的双方,已不再局限于疆场上的刀兵相见,更延伸至民心、权谋与信息的每一个角落。
萧何的根基:润物无声。
面对盖洪“均平”邪说带来的冲击,萧何并未选择硬碰硬地辩论,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政务的扎实推行中。
他亲自坐镇,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组织流民以工代赈,修复水利,垦殖荒田。
来自官府的耕牛、粮种,被分发到切实需要的人手中,虽然数量有限,却如久旱甘霖,让部分濒临绝境的百姓,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同时,各郡县的招贤馆也并非虚设。
萧何严令,凡有才之士,无论出身,经考核后,量才录用,即便暂时无法授予高位,也给予钱粮补助,使其能安心为汉室效力。
数名在地方上小有名声、却因出身而被察举制排斥的寒门士子,被破格提拔,消息传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躁动的人心。
“民心如水,堵不如疏。”
萧何对担忧进展缓慢的同僚道,
“盖洪许诺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而我等给予的,是能握在手中的生机。时间,会证明一切。”
他的策略如同春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大汉已然有些板结的土地,试图重新扎牢根基。
陈平的罗网:请君入瓮。
相较于萧何的堂皇正道,陈平的舞台则始终在阴影之下。
卢绾被任命为外围防务总督,在陈平眼中,无异于将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震天雷,放在了身边。
他并未阻止,反而将计就计。
陈平对卢绾的监控提升至最高级别,暗枭的精锐,几乎化作卢绾的影子。
同时,他故意通过某些“不经意”的渠道,向卢绾泄露了一些经过篡改的“机密”。
一份是关于韩信“闭关”,实则暗中与不明势力接触的“确凿证据”;
另一份则是刘邦对卢绾的“绝对信任”,以及打算在平定黄巢后,让其取代部分沛县老臣地位的“未来规划”。
这两份真假掺半的信息,如同矛盾的催化剂,被同时送到卢绾面前。
陈平在赌,赌卢绾背后之人,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更赌卢绾自身的抉择。
另一方面,对于城内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发现的郭嘉暗桩,陈平采取了外松内紧的策略。
他故意示敌以弱,营造出一种,因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监察力度不得不减弱的假象,等待着鱼儿在自以为安全时,主动浮出水面。
郭嘉的毒计:隔岸观火。
深渊前线,曹军大营。
郭嘉面前的光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南郑内外的动向。
萧何的稳健,陈平的诡谲,以及……卢绾那看似正常,实则在某些细微决策上,与整体防务逻辑,存在极其微小偏差的举动。
“咳咳……王莽,异数……果然名不虚传,竟能将棋子,埋到刘邦的发小身边。”
郭嘉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陈平想引蛇出洞,借我之手帮他清理内部?呵呵,想法不错,可惜……”
他的指尖在光幕上轻点,将代表卢绾的光标放大。
“你想请君入瓮,我便给你来个……火中取栗!”
他并未去触动卢绾这条线,反而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之前,被陈平拔除的石守信势力及其残余分子,以及几个早已被暗枭标记、但一直按兵不动的低级暗桩身上。
一道全新的指令,通过惑心魔种与隐秘渠道,悄然发出。
指令的内容并非制造混乱,而是——“全力配合卢绾的一切指令,不惜代价,获取其信任。”
郭嘉的意图狠辣而精准:
既然陈平想利用卢绾钓鱼,那他就顺势将更多自己的力量,伪装成被王莽控制的样子,附着在卢绾这颗棋子上!
让卢绾这条线变得更具“价值”,也更难以割舍。
届时,无论卢绾是成是败,他郭嘉的力量,都能趁机更深地嵌入汉廷内部,甚至可能借王莽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
同时,他给张辽、徐晃的命令也变了:
“暂停一切大规模军事调动,偃旗息鼓,做出被赫连勃傀儡与汉军防线所阻,无力进取的假象。”
他要让刘邦和陈平产生错觉,认为最大的外部威胁暂时解除,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纷争与应对黄巢上。
风暴前的宁静。
南郑城内,因萧何的努力,而稍稍喘息的民心,与陈平布下的无形罗网交织。
城外,卢绾“忠诚”地履行着防务职责,却不知自己已成了多方势力眼中的焦点,更不知麾下,悄然混入了一些“格外卖力”的新面孔。
枯骨岭上,三大异数默默积蓄着力量,王莽耐心等待着暗棋发动的时机。
深渊方向,曹军似乎真的安静了下来。
一切,仿佛陷入了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陈平站在阁楼,望着看似平静的南郑城,眉头微蹙。
郭嘉的按兵不动,让他感到不安。
以他对郭嘉的了解,这位鬼才绝不可能如此轻易放弃。
“奉孝,你究竟在等什么?”
他喃喃自语,“或者说,你在……帮谁铺路?”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张开网等待的,可能不止一条鱼。
而郭嘉,或许正躲在暗处,等待着做那个最后收网的渔翁。
就在这时,一名暗枭成员,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递上一份密报。
陈平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密报并非来自边境或枯骨岭,而是来自卢绾麾下,一个他安插已久的钉子。
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卢帅近日,常于子夜独自绘制南郑城防详图,其笔法轨迹,隐含阵道,与已知任何体系皆异,疑为……上古禁制。”
陈平的手指猛地捏紧了密报。
卢绾绘制城防图不奇怪,但那上古禁制的笔法……
王莽的秘法,难道连失传的阵法都能篡改、复现?
他想做什么?
难道不仅仅是里应外合,而是想……彻底改变南郑的某种规则?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陈平的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