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被贬致仕的消息传出后,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
听说了吗?蔡太师被贬了!
活该!这老贼贪墨这么多年,早该下台了!
多亏了苏御史啊,要不是他,蔡京还不知道要祸害到什么时候。
这样的对话,在京城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
苏明远的名声,一时间达到了顶峰。百姓们把他当作清官的典范,文人们把他当作直臣的楷模。
然而,就在这片赞誉声中,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悄然出现。
这天,苏明远去御史台当值,路过一家茶馆时,听到里面传来几个人的议论声。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苏明远,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压低声音说。
此话怎讲?旁边的人好奇地问。
听说啊,他之所以要扳倒蔡太师,是因为当年科举时,蔡太师没有录取他,他怀恨在心,这才伺机报复。那商人煞有介事地说。
还有这种事?
可不是嘛。另一个人接话道,而且我还听说,苏明远在地方任上时,也没那么清白。他查孙铭贪墨,其实是因为孙铭不肯给他送礼。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有个亲戚就在良乡,亲眼见过的。
苏明远听着这些话,眉头紧锁。
这些明显都是谣言,可为什么会传得这么快?
他没有进茶馆去辩解,而是继续往御史台走。一路上,他又在好几个地方听到了类似的议论。
有的说他贪财好色,有的说他攀附权贵,还有的说他心胸狭窄、打击异己。
这些谣言虽然离谱,但传播速度却极快。短短几日,就已经在京城各处流传开来。
到了御史台,苏明远刚坐下,赵谦就匆匆赶来。
苏御史,你听说了吗?外面关于你的谣言。赵谦神色凝重。
听说了。苏明远点头,这分明是蔡党在反扑。
不错。赵谦说,蔡京虽然被贬,但他的党羽还在。这些人不甘心失败,就散布谣言来抹黑你。
可这些谣言太离谱了,苏明远皱眉,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相信。
话虽如此,但谣言这东西,就怕传得多了。赵谦叹气,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听的人多了,总有人会信。
苏明远沉默了。
他知道赵谦说得对。谣言之所以可怕,不在于它多么有理有据,而在于它传播得快、影响面广。
那我们该怎么办?他问。
老夫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澄清这些谣言。赵谦说,你可以上书朝廷,说明真相。
上书?苏明远摇头,上书只能让朝中官员知道真相,对百姓没什么用。这些谣言主要是在民间传播,我们要从民间入手才行。
那苏御史有何良策?
苏明远沉思片刻:我需要好好想想。
送走赵谦后,苏明远独坐公房中,陷入了深思。
这次蔡党的反扑,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朝堂上的斗争固然重要,但民间的舆论同样不可忽视。
蔡京虽然在朝堂上失势了,但他在民间经营多年,有着深厚的根基。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操控舆论,给自己的对手制造麻烦。
而自己虽然在朝中取得了胜利,但在民间的根基还很浅。一旦遭遇舆论攻击,很难迅速反击。
看来,要想真正击败蔡党,光靠朝堂上的较量是不够的,还要赢得舆论战。
想到这里,苏明远拿起笔,开始起草一份计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钱文匆匆走进来:苏大人,不好了。刚才夫人去市集买菜,被人指指点点,还有人当面说难听的话。夫人受不了,哭着回来了。
什么?苏明远霍然站起,夫人现在如何?
已经回府了,但情绪很不好。钱文担忧地说,苏大人,这些谣言若是再传下去,只怕对咱们府上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现在发怒没有用,关键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钱先生,你去帮我办件事。他说,去找李邦彦李学士,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请他和其他几位今晚来寒舍一聚。
是,苏大人。
钱文走后,苏明远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回府。
走出御史台,街道上行人如织。苏明远走在人群中,能明显感觉到,有些人看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有怀疑、有鄙夷、有不屑。
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前几日,这些百姓还把他当作英雄,而如今,仅仅因为一些谣言,他们的态度就变了。
民心如水,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苏明远今日算是有了切身体会。
回到府中,林氏正坐在房中抹泪。看见苏明远回来,她连忙擦掉眼泪,勉强挤出笑容。
相公回来了?
夫人。苏明远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让你受委屈了。
妾身不委屈。林氏摇头,只是……只是妾身不明白,相公明明是清官,为何还有人要这样诋毁?
因为有人见不得我们好。苏明远温和地说,但夫人放心,这些谣言,我会想办法澄清的。
相公,要不……林氏犹豫了一下,要不我们还是低调些吧。这样斗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现在不是低调就能解决的了。苏明远叹气,蔡党已经盯上我们了,即便我们低调,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反击。
可是相公,对方散布谣言,我们要如何反击?
以真相反击,以行动反击。苏明远说,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我们做得正、行得端,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林氏看着他,眼中满是信任:妾身相信相公。
苏明远点头,这几日你和子安就不要出门了,等风头过去再说。
安顿好林氏,苏明远来到书房,开始仔细思考应对之策。
舆论战不同于朝堂斗争,它更加隐蔽、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控制。
但正因为如此,若是能在舆论战中取胜,影响力会更大、效果也会更持久。
苏明远展开纸张,开始列出要点:
一、查明谣言的源头,找出幕后黑手; 二、通过各种渠道澄清真相; 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 四、争取更多文人士子的支持,让他们帮忙正名; 五、利用民间力量,以民心对抗谣言。
写完这些,苏明远又仔细看了几遍,觉得大致方向没问题,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和李邦彦等人商议。
夜幕降临,李邦彦、李纲、范宗尹、赵鼎等人陆续来到苏府。
众人在书房落座后,苏明远将这几日的情况说了一遍。
蔡党这是狗急跳墙了。李纲听完,愤怒地说,真是卑鄙无耻!
骂他们卑鄙无耻没用,关键是要想办法应对。李邦彦冷静地说,苏兄,你有何计策?
苏明远将自己列的那几条说了。
苏兄考虑得很周全。范宗尹点头,不过,在下以为,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条——要找出幕后黑手。只有抓住源头,才能彻底止住谣言。
说得对。赵鼎附和,在下这几日也在暗中调查,发现这些谣言最早是从城南的几家茶馆传出来的。而那几家茶馆,都与蔡党有关联。
果然是蔡党。苏明远眼中闪过寒光,那我们就从这几家茶馆入手。
如何入手?李纲问。
派人去那几家茶馆,查清楚是谁在传播谣言。苏明远说,一旦查实,就到官府告他们诽谤。
这个办法可行。李邦彦说,不过,光是抓几个传谣的小角色,恐怕还不够。我们要揪出幕后主使才行。
在下以为,幕后主使应该就是蔡京。范宗尹说,他虽然被贬,但影响力犹在。这种损人的事,除了他还能有谁?
蔡京固然是主谋,但他现在已经致仕回乡,不在京城了。苏明远说,真正在京城操作这件事的,应该是他留下的党羽。
周成已经逃走了,赵鼎分析道,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刑部尚书韩忠,或者是户部的某些官员。
不管是谁,我们都要查出来。苏明远坚定地说,这次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借此机会,继续清除蔡党余孽。
众人纷纷点头。
商议到此,具体的行动方案已经确定。
接下来,就看执行的效果了。
众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直到夜深才散去。
送走众人后,苏明远回到书房,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斗志。
蔡党以为用谣言就能击垮他?
太天真了。
他苏明远既然敢扳倒蔡京,就不怕这些小伎俩。
这场舆论战,他一定要赢。
窗外,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下,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