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行动的成功,给了苏明远等人极大的鼓舞。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抓获的蒙面人中,有几个经不住严刑拷问,招供了。
他们承认,劫持苏明远家人,确实是受人指使。
而指使他们的人,正是蔡京的心腹周成。
这个供词一出,朝野震动。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蔡京参与其中,但周成是蔡京的心腹,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周成做的事,很难说蔡京不知情。
御史台立刻上书,请求彻查此案,追究幕后主使。
皇上也震怒了。
劫持朝廷命官的家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私人恩怨,而是对朝廷法度的公然挑衅。
传旨,赵佶在大朝会上宣布,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彻查此案,务必查出幕后主使。若有朝廷大员涉案,一并严办,绝不姑息!
这道圣旨一出,蔡京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皇上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散朝后,蔡京立刻回到府中,召见周成。
你这个蠢货!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怒骂,让你办事,你就办成这样?现在好了,不仅没有吓住苏明远,反而把老夫也牵扯进去了!
太师,事情败露,卑职也没想到……周成跪在地上,浑身颤抖。
没想到?蔡京冷笑,你做事之前,就没想过后果吗?
太师,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周成说,关键是,我们要想办法应对。
应对?蔡京冷冷地看着他,你说,怎么应对?
卑职以为,只要咬死不承认,他们也拿我们没办法。周成说,那些死士都是江湖上的亡命之徒,跟卑职没有直接联系。只要卑职不认,他们就无法证明是卑职指使的。
你以为三司会审是吃素的?蔡京怒道,他们有的是办法让那些人开口。
那……那怎么办?周成慌了。
蔡京沉默片刻,忽然说:你去准备一下,这几日离开京城,到外地避避风头。
可是太师,卑职若是现在走,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留在这里,只会被抓去审问。蔡京说,到时候,你扛得住吗?
周成语塞。
他知道自己扛不住。一旦被抓,在严刑拷问下,他肯定会把蔡京供出来。
那卑职这就去准备。周成说。
等等。蔡京叫住他,你走之前,把所有与此事相关的证据都销毁了。还有,那几个知道内情的人,也要……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周成心中一寒,但还是应道:是,太师。
三日后,三司派人去抓周成时,发现他已经逃走了。
同时,那几个曾经参与策划劫持行动的人,也都神秘地死了。
显然,这是蔡京在毁尸灭迹。
该死!苏明远得知消息后,愤怒地拍案,蔡京这是在杀人灭口!
他这是狗急跳墙了。李邦彦说,不过,周成逃走,反而更能说明问题。若是他真的清白,为何要逃?
说得对。赵鼎说,我们可以上书,请求朝廷通缉周成,同时追究蔡京的责任。
好主意。
众人立刻联名上书,列举蔡京的种种劣迹,请求朝廷将其革职查办。
这份联名奏章,署名的人比上次更多——足足有二十三人。
其中不仅有苏明远、李邦彦这些一直在对抗蔡党的人,还有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
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事件,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蔡党的嘴脸,开始站到了正义的一边。
这份奏章呈上去后,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二十三个官员联名弹劾当朝首相,这在大宋朝是极其罕见的。
皇上看到这份奏章后,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事情已经到了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蔡京,这个他倚重多年的首相,到底该不该留?
一方面,蔡京确实能力出众,这些年为他处理了不少朝政事务。
但另一方面,蔡京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贪墨、结党、排除异己、甚至劫持官员家人。
这些事,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威信和百姓的生活。
若是再纵容下去,只怕会出大乱子。
想到这里,赵佶终于下定了决心。
次日大朝会上,皇上当众宣布:
鉴于蔡京身为首相,却用人不察,导致张邦昌贪墨案和劫持官员家人案发生,朕心甚痛。今革去蔡京太师之职,贬为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回乡。
这道圣旨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皇上竟然真的对蔡京下手了。
虽然只是革职致仕,而不是革职查办,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蔡京的时代,结束了。
蔡京跪在地上,脸色如死灰。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权势,竟然在顷刻间就崩塌了。
臣……臣遵旨。他颤抖着说。
蔡卿这些年为朕分忧,朕心中有数。赵佶的语气缓和了些,此次贬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望蔡卿回乡后,好好反省,颐养天年。
谢陛下隆恩。蔡京叩首。
散朝后,苏明远等人聚在一起,都松了口气。
终于成功了。李纲激动地说,蔡京被贬,这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不,还不算完全成功。苏明远冷静地说,蔡京虽然被贬,但他的党羽还在。我们要趁这个机会,一举清除蔡党的势力,才能彻底改变朝局。
苏兄说得对。李邦彦点头,墙倒众人推,现在正是我们继续进攻的好时机。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范宗尹问。
继续弹劾蔡党的其他成员。苏明远说,刑部尚书韩忠、户部侍郎李晋的继任者、还有大理寺那几个偏袒蔡党的官员,都要一一清理。
众人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发生什么事了?李邦彦皱眉。
一个家仆匆匆跑进来:诸位大人,外面来了好多百姓,都是来感谢苏大人的!
感谢我?苏明远愣了愣。
是啊。家仆说,他们说,苏大人扳倒了蔡京这个大贪官,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都想当面向苏大人道谢呢。
苏明远走到门口,看见街上聚集着数百个百姓,有的拿着鸡蛋,有的拿着青菜,都是想送给他的。
苏大人!百姓们看见他,齐声欢呼,您是好官!是青天大老爷!
多谢苏大人为民除害!
苏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着这些朴实的百姓,听着他们真挚的欢呼,苏明远眼眶有些湿润了。
这就是他为官的意义。
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名垂青史,而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今,他终于做到了。
虽然前路还很长,虽然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但至少,他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诸位父老乡亲,苏明远朗声道,扳倒蔡京,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正直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朝廷更清明,让百姓更安康!
百姓们齐声喝彩。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而在这掌声中,苏明远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敲山震虎,只是开始。
真正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