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旭日初升,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北京城层层叠叠的屋瓦和巍峨的城墙。
承天门前,汉白玉石桥跨越金水河,桥头那对经由仙师点化、愈显神异非凡的白玉麒麟狮在晨光中肃穆矗立,目光如炬,守护着这座帝国的最高门户。
值守的禁军士兵甲胄鲜明,持戟而立,气氛庄严肃穆。
晨光渐炽,承天门外广场上已有零星百姓路过或远远驻足,瞻仰皇城气象。
忽闻天际传来若有似无的清越之音,众人不由得抬头望去,只见东方天际,两道身影沐浴着朝霞金光,不疾不徐地御风而来。
前方一袭青衣赤足,姿容绝世,气度超然,正是云茹,其后紧随着郑成功。
二人缓缓降落在承天门外广场中央,衣袂飘然,点尘不惊。
这番动静虽不张扬,却已引得远处百姓纷纷侧目,人群中顿时响起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呼与激动的低语。
“是仙师娘娘!仙师娘娘法驾降临了!”
“快看!真是仙师!”
人们当即就朝着云茹的方向跪拜下去,脸上充满了无比的虔诚与敬畏,若非顾忌皇城禁地的威严,只怕早已涌上前来。
一时间,承天门外,肃穆之中平添了几分源自民间的火热气氛。
守卫的军官是个经验丰富的宿卫,自然也看到了这从天而降的一幕。
他强压住内心的震撼与激动,连忙领着两名亲兵快步上前,按刀躬身,声音因紧张与恭敬而略带沙哑:
“末将参见仙师!不知仙师法驾亲临,有何示下?”他不敢直视云茹,目光恭敬地垂落于地。
郑成功上前一步,他虽年少,但气度沉静,朗声开口道:
“丰饶仙师法驾在此,请通传大明皇帝朱由检,出城相见。”
他的声音清晰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那军官闻言,身体肉眼可见地一震,他不敢多问半句,更不敢有丝毫怠慢,急速躬身道:
“末……末将遵命!仙师稍候!”说完,几乎是转身飞奔入城门洞,脚步声在甬道内激起回响,显是去禀报了。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紫禁深处。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对着一份关于漕运事务的奏章发怔。
前日李自成持力西征的消息,如同一团巨大的阴影,依旧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批阅奏章时都难以集中精神。
他反复思忖着仙师此举的深意,越想越觉得不安,一种对未来的失控感紧紧攫住了他。
就在这时,王承恩几乎连滚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尖锐得变了调:
“皇爷!皇爷!仙师……仙师娘娘法驾……已到承天门外!让……让皇爷您出见!”
“什么?!”崇祯猛地从御案后站起,打翻了手边的茶盏,温热的茶水泼湿了奏章,他也浑然不觉。
仙师来了?就在此刻?在承天门外?
一瞬间,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炸开:是福是祸?是因为辽东和潼关之事吗?仙师是来解释?他昨日心中的那些疑虑,此刻被无限放大。
但多年的帝王生涯,让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不能慌!仙师亲临,是天大的事情……或许也是解开他心中谜团的机会!
“快!”
“传旨周延儒、陈新甲……不,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即刻随朕出迎仙师法驾!要快!”
皇宫瞬间如同被捅了的马蜂窝,高效却带着慌乱地运转起来。
宦官宫女们飞奔传令,侍卫们紧急调动仪仗。崇祯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了最庄重的朝服,戴上了翼善冠,他的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在等待百官集结的短暂片刻,他站在殿中,深呼吸,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他告诉自己:
必须恭敬,必须谦卑,仙师是大明存续的根基,更是他此刻唯一能仰仗和寻求答案的存在。
那些关于皇权旁落的忧虑,在仙师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不合时宜。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仙师的意图!
当崇祯皇帝率领着匆匆集结、脸上同样带着惊疑与敬畏之色的文武百官,走出沉重的承天门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云茹青衣淡然,赤足立于广场中央,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她身后半步,立着一位眉宇间带着英气、眼神沉静的陌生青年。
崇祯的脚步不由得加快,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数步,越过仪仗,在距离云茹丈许之地停下,毫不犹豫地深深躬身,声音带着刻意控制的平稳,却依旧能听出底层的激动与敬畏:
“朕朱由检,不知仙师法驾亲临,迎候来迟,万望仙师恕罪!”
在他身后,以周延儒、陈新甲为首,文武百官如同潮水般齐刷刷躬身行礼,山呼之声响起:
“恭迎仙师法驾!” 声浪在承天门前回荡,惊起了远处屋檐上的几只麻雀。
崇祯保持着躬身的姿势,目光急速却恭敬地扫过云茹平静无波的脸庞,试图从中捕捉任何一丝情绪。
同时,他也用余光瞥见了那位站在仙师身后的青年,心中疑窦丛生:“此子何人?竟能得仙师如此青睐,随侍在侧?” 但这念头一闪而过,此刻绝非询问的时机。
他直起身,但依旧微微欠着身子,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充满了请示的意味,也将自己最深的焦虑包裹在恭敬之中问了出来:
“仙师骤然降临,不知有何法旨垂训?朕……朕与群臣,近日虽见天下渐显生机,然……然心中常怀惕厉,唯恐有负仙师恩泽,正欲寻机叩问天听。仙师但有所命,朕无不遵从!”
郑成功站在云茹身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到那位曾在奏章和父亲描述中威严无比的大明皇帝,此刻在仙师面前竟是如此恭谨,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他也看到了百官那敬畏交加的神情。这与他所知的君臣礼仪截然不同,一种关于力量与秩序的全新认知,在他心中剧烈地碰撞着。
云茹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崇祯身上,似乎能穿透那身华丽的龙袍,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与疑问。
她并未立刻回应那番恭敬的请示,只是淡淡地开口,声音清越,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直接点破了崇祯试图掩饰的心绪:
“看来陛下,近日颇多思虑。”
此言一出,崇祯的身躯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仿佛内心最隐秘的角落被一道光照亮。
他猛地抬头望向云茹,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被说破心事后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