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后的襄阳城透着一股湿漉漉的凉意,我站在执法堂的屋檐下,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里却没半点轻松。刚解决完蒙古间谍策反曹友闻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份来自庐州的急报就送了过来,字里行间的焦灼几乎要透纸而出。
“长老,庐州那边快顶不住了!”李锐手里攥着急报,额头上满是汗珠,“蒙古人用了一种新战术,在城外筑起了好多土堡,一步步往前推,现在已经逼近城墙了,守军根本冲不出去,粮草也快断了!”
我接过急报,快速浏览起来。庐州守将是主战派的张都统,之前跟丐帮也有过合作,为人勇猛但缺乏谋略。急报里说,蒙古人这次没像往常一样直接攻城,而是在距离庐州城墙三里外的地方,开始筑造土堡。这些土堡都是用夯土筑成的,高达三丈,跟小城墙似的,里面能驻扎士兵,还能架设投石机。蒙古人白天筑堡,晚上派兵守卫,宋军几次出城想破坏,都被土堡里的弓箭和投石机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这战术够阴的。”苏晴也凑了过来,看完急报后眉头紧锁,“蒙古人这是想把庐州活活困死啊!土堡一步步推进,慢慢压缩守军的活动空间,最后再发起总攻,到时候庐州就成了瓮中之鳖。”
我点了点头,心里很清楚这战术的可怕之处。蒙古人之前攻城,要么是靠人海战术硬冲,要么是用回回炮轰城,虽然凶猛,但也有破绽可寻。可这次的土堡战术,稳扎稳打,像一张慢慢收紧的网,让守军有力使不出。而且这些土堡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宋军想突围难如登天,外援也很难打进去。
“不行,庐州不能丢!”我沉声道,“庐州是江淮防线的重要节点,要是庐州失守,蒙古人就能顺着江淮一路南下,威胁建康,到时候整个南宋的防线都会动摇。”
“可我们该怎么破这土堡战术?”李锐急道,“那些土堡看着结实得很,投石机都打不坏,守军冲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我们派去支援的弟子也被挡在了外面。”
我低头沉思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丐钵。钵身微凉,没有任何异动,看来“预警”技能暂时派不上用场。我脑子里飞速运转,回忆着现代战争史上类似的战术。蒙古人的土堡战术,有点像现代战争中的“堑壕战”,只不过把堑壕换成了土堡,核心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付这种战术,硬冲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从内部瓦解。
“有了!”我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用火药!我们可以改良火药,做成炸药包,直接炸掉那些土堡!”
“火药?”苏晴和李锐都愣住了。南宋虽然已经有了火药,主要用于制作烟花和少量火器,但威力不大,也没人想过用它来炸土堡。
“对,就是火药。”我肯定地说,“普通的火药威力不够,但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良它,增加威力。那些土堡看着结实,其实都是夯土筑成的,只要在底部炸开一个缺口,整个土堡就会塌掉。”
李锐有些怀疑:“长老,这能行吗?火药那玩意儿威力有限,而且容易受潮,要是炸不开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时间紧迫,庐州那边已经等不起了。李锐,你立刻去丐帮的军工坊,让工匠们按照这个配方改良火药。”
我一边说,一边拿起纸笔,写下了改良火药的配方。现代的黑火药配方是硝石、硫磺、木炭,比例大概是75:10:15,而南宋的火药配方比例不合理,硝石含量太低,所以威力不足。我把正确的比例写下来,又备注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把原料磨得更细,混合均匀,还要用油纸包裹防潮。
“另外,让工匠们做一些结实的木盒,把改良后的火药装进去,做成炸药包,再配上引线。”我补充道,“引线要用棉线浸泡桐油,这样不容易熄灭,也能控制爆炸时间。”
“明白!我这就去!”李锐接过配方,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苏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好奇:“林越,你怎么懂这些?改良火药,制作炸药包,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我笑了笑,随口找了个借口:“以前在古籍上看到过一些记载,没想到现在居然能用上。其实这也没什么复杂的,关键是找对原料的比例,再想办法保护好火药,不让它受潮。”
苏晴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等炸药包做好了,直接派弟子送到庐州去吗?”
“不行,光送炸药包不够。”我摇了摇头,“庐州守军不知道怎么用炸药包,而且蒙古人防守严密,想把炸药包送到土堡下面也不容易。我得亲自去一趟庐州,带着破蒙军的精锐弟子,指导他们怎么使用炸药包,还要制定详细的突袭计划。”
“我跟你一起去!”苏晴立刻说道,“我的剑法或许能帮上忙,而且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照应。”
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没有拒绝:“好,那你跟我一起去。我们带上二十名破蒙军的精锐,都是擅长潜行和近战的,再带上足够的炸药包和武器,连夜出发。”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我们一边等待军工坊制作炸药包,一边做着出发前的准备。我让人给破蒙军的弟子们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防具,还准备了一些乔装用的衣物和干粮。同时,我给曹友闻写了一封信,告知他我要去庐州支援,让他在襄阳这边继续留意蒙古人的动向,一旦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
傍晚时分,李锐带着军工坊的工匠们赶了过来,手里抬着十几个木盒。每个木盒大概有半尺见方,用结实的硬木制成,外面裹着厚厚的油纸,看起来很沉。
“长老,炸药包做好了!”李锐擦了擦脸上的汗,兴奋地说,“按照你给的配方,工匠们反复试验了好几次,最后做出了这二十个炸药包,每个里面都装了五斤改良后的火药,威力绝对够大!我们还做了二十根引线,每根引线能燃烧一炷香的时间,足够我们撤退了。”
我点了点头,让工匠打开一个木盒,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火药。改良后的火药颜色发黑,颗粒很细,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我拿起一根引线,试了试燃烧速度,确实很稳定。
“很好!”我满意地说,“李锐,这里就交给你了,襄阳的反间谍工作和日常防务不能放松。我和苏姑娘带着弟子们出发后,你要随时跟我们保持联系,有任何情况,及时汇报。”
“放心吧长老,我会照顾好襄阳的!”李锐郑重地说道。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襄阳城。二十名破蒙军的弟子跟在我们身后,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都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经历过多次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很强。
从襄阳到庐州,大概有三百多里路,我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路上,我们尽量避开大路,走一些偏僻的小路,避免遇到蒙古人的游骑。苏晴的骑术很好,跟我并驾齐驱,一路上还不时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警惕性很高。
经过两天两夜的赶路,我们终于在第三天凌晨抵达了庐州城外。远远望去,庐州城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城墙高耸,但城头上的旗帜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显然守军已经被蒙古人折腾得够呛。
在距离庐州城还有十里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蒙古人的土堡。那些土堡一字排开,像一个个巨大的馒头,矗立在平原上,绵延数里,把庐州城团团围住。每个土堡之间相距大约一里地,土堡上插着蒙古人的旗帜,还有士兵在来回巡逻,警惕性很高。
“好家伙,这么多土堡!”一名破蒙军弟子忍不住惊叹道,“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筑起来啊!”
“蒙古人肯定是早有准备,不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筑起这么多土堡。”我沉声道,“我们先找个地方隐蔽起来,观察一下蒙古人的防守情况,再想办法联系上庐州城里的守军。”
我们牵着马,钻进了附近的一片树林里。树林很茂密,正好可以隐蔽我们的行踪。我让弟子们原地休息,自己则和苏晴爬上了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着蒙古人的土堡。
每个土堡都高达三丈,底部直径大约有五丈,顶部是平的,上面架设着两架投石机和几架弩箭。土堡的四周挖了一道深沟,沟里灌满了水,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靠近。土堡的大门朝向庐州城的方向,门口有十几个蒙古士兵守卫,个个手持弯刀,眼神警惕。
“防守很严密啊。”苏晴轻声说道,“想靠近土堡都难,更别说把炸药包送到下面了。”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些犯愁。蒙古人的防守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料,土堡四周的深沟和密集的弓箭,让我们很难正面靠近。而且每个土堡之间相互呼应,一旦我们在一个土堡附近发起攻击,其他土堡的士兵很快就能支援过来。
“硬闯肯定不行,只能智取。”我思索着,“我们得想办法分散蒙古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潜入土堡下面,安放炸药包。”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低头一看,只见一队蒙古骑兵正朝着树林的方向走来,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像是在巡逻。
“机会来了。”我眼睛一亮,对苏晴说道,“我们可以乔装成蒙古士兵,混进他们的营地,然后再想办法靠近土堡。”
苏晴有些犹豫:“可是我们不懂蒙古话,万一被识破了怎么办?”
“没关系,蒙古骑兵大多是牧民出身,很多人也不懂汉话,我们只要装哑巴,或者尽量少说话,应该能蒙混过关。”我说道,“而且他们巡逻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周围的环境上,不一定会仔细盘问我们。”
说完,我立刻让弟子们换上事先准备好的蒙古服饰。这些服饰都是之前从俘虏的蒙古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虽然有些破旧,但还算完整。我们把头发散开,脸上抹了点灰,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蒙古人。
做好伪装后,我们牵着马,从树林里走了出来,朝着那队蒙古骑兵迎了上去。蒙古骑兵看到我们,果然有些警惕,领头的一个蒙古军官用蒙古话喊了几句,大概是在问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我假装听不懂,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前方的蒙古营地,做出一副急于归队的样子。那个蒙古军官皱了皱眉,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见我们穿着蒙古服饰,又牵着马,不像是宋军的奸细,便挥了挥手,让我们过去了。
就这样,我们顺利地混进了蒙古人的营地。蒙古人的营地就在土堡后面,帐篷林立,到处都是蒙古士兵,有的在喝酒,有的在擦拭武器,还有的在喂马,看起来很混乱。
我们低着头,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朝着最近的一个土堡走去。一路上,偶尔有蒙古士兵看我们,我们都只是低着头,加快脚步,没有跟他们对视。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那个土堡的附近。土堡下面的深沟宽约两丈,深约一丈,里面的水很浑浊。土堡的大门紧闭,门口的守卫看到我们,又用蒙古话喊了几句。
我依旧假装听不懂,指了指土堡,又做出一副要进去汇报情况的样子。守卫们相互看了看,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来头,一时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苏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上去,一刀刺进了一个守卫的喉咙。我和其他弟子也立刻动手,拔出腰间的武器,朝着守卫们杀去。
蒙古守卫们毫无防备,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片刻,十几个守卫就被我们全部解决了。我们动作很快,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周围的蒙古士兵并没有察觉。
“快,填沟!”我低声喊道。弟子们立刻从附近搬来石头和木头,扔进深沟里,很快就填出了一条通道。
我们沿着通道,快速跑到了土堡下面。土堡的墙壁是用夯土筑成的,很厚实。我让弟子们把炸药包放在土堡的底部,然后点燃了引线。
“撤退!”我大喊一声,带着弟子们快速后退。引线滋滋地燃烧着,发出微弱的声响。我们刚退到深沟对面,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那个土堡的底部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夯土块四处飞溅,土堡开始摇摇欲坠。里面的蒙古士兵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纷纷从土堡里跑了出来,有的甚至直接从三丈高的土堡上跳了下来,摔得半死。
“成功了!”弟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我却不敢大意,大声喊道:“别高兴得太早,其他土堡的蒙古人很快就会过来,我们赶紧撤退!”
果然,没过多久,周围几个土堡的蒙古士兵就发现了这边的情况,纷纷朝着我们冲了过来,嘴里还喊着蒙古话,声音刺耳。
“跟我来!”我带着弟子们,朝着庐州城的方向跑去。蒙古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弓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
我们一边跑,一边躲避着弓箭。苏晴的剑法出神入化,挥舞着长剑,把射过来的弓箭都挡了下来。破蒙军的弟子们也个个身手不凡,相互掩护,快速撤退。
很快,我们就跑到了庐州城下。城头上的宋军看到我们,立刻警惕起来,纷纷拉弓搭箭,对准了我们。
“张都统!我是丐帮林越,前来支援!”我朝着城头上大喊道,同时举起了手里的丐帮令牌。
城头上的宋军看到令牌,又听到我的声音,立刻跑去汇报。没过多久,城门缓缓地打开了一条缝,我们趁机冲了进去。
进城后,城门立刻又关上了。张都统带着一群将领,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看到我们,脸上满是惊喜:“林长老!你可算来了!再不来,我们庐州就真的要守不住了!”
“张都统客气了,我们也是刚到。”我说道,“刚才我们炸掉了一个蒙古土堡,暂时缓解了一下压力,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蒙古人很快就会反扑,我们得赶紧想办法,把剩下的土堡都炸掉。”
张都统点了点头,脸上的喜悦很快就被忧虑取代:“林长老,你这炸药包的威力确实惊人,但蒙古人的土堡还有十几个,而且防守严密,我们怎么才能把炸药包都送到下面去啊?”
“这个我已经有计划了。”我说道,“刚才我们炸掉一个土堡,蒙古人肯定会加强防守,但他们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警惕,反而容易出现破绽。我们可以兵分几路,同时对多个土堡发起攻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安放炸药包。”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带一部分破蒙军弟子,乔装成蒙古士兵,再次混入他们的营地,负责炸掉西边的三个土堡。张都统,你派一部分宋军精锐,从东门出击,佯攻东边的土堡,吸引蒙古人的注意力。苏姑娘,你带着剩下的破蒙军弟子,从南门出击,牵制南边的蒙古士兵。我们约定在三更时分,同时发起攻击,争取一举炸掉所有的土堡。”
张都统听完,立刻表示赞同:“好!就按林长老说的办!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准备出击!”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各自忙碌起来。张都统调派了五百名宋军精锐,准备从东门出击。苏晴带着十名破蒙军弟子,在南门做好了准备。我则带着剩下的十名弟子,再次换上蒙古服饰,准备趁着夜色,再次混入蒙古人的营地。
三更时分,约定的攻击时间到了。东门方向,宋军精锐突然杀出,朝着东边的土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蒙古人猝不及防,纷纷朝着东门方向增援。南门方向,苏晴也带着弟子们发起了攻击,牵制住了南边的蒙古士兵。
我趁机带着弟子们,从西门悄悄地溜出了城,再次混入了蒙古人的营地。此时,蒙古人的营地一片混乱,大部分士兵都被东门和南门的攻击吸引了过去,守卫土堡的士兵只剩下了少数几个人。
“行动!”我低喝一声,带着弟子们朝着西边的三个土堡冲去。我们的速度很快,转眼就来到了第一个土堡下面。土堡门口的守卫看到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们一刀解决了。
弟子们快速填沟,安放炸药包,点燃引线。我们刚撤退到安全地带,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第二个土堡也被炸塌了。
紧接着,我们又朝着第三个土堡跑去。此时,蒙古人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意图,开始有士兵朝着我们这边增援。但东门和南门的战斗还在继续,增援的士兵并不多,被我们轻易地解决了。
第三个土堡也很快被我们炸塌了。就在我们准备去炸第四个土堡的时候,蒙古人的大部队终于反应了过来,朝着我们这边杀了过来。
“撤!”我大喊一声,带着弟子们快速撤退。蒙古人在后面紧追不舍,我们一边跑,一边朝着他们扔炸药包。炸药包在蒙古人中间炸开,炸死炸伤了不少人,有效地阻挡了他们的追击。
我们顺利地撤回了庐州城。进城后,我立刻询问东门和南门的战况。张都统告诉我,东门的宋军已经成功牵制了大部分蒙古士兵,虽然伤亡了一些人手,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南门的苏晴也带着弟子们安全返回,牵制住了南边的蒙古士兵。
“很好!”我点了点头,“现在蒙古人已经损失了四个土堡,他们的防线已经出现了缺口。接下来,我们可以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剩下的土堡。”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按照同样的战术,不断地对蒙古人的土堡发起攻击。每次都兵分几路,分散蒙古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安放炸药包,炸掉土堡。蒙古人被我们打得晕头转向,防不胜防,土堡一个个被炸毁,他们的防线也越来越脆弱。
第五天的时候,蒙古人剩下的最后一个土堡也被我们炸掉了。失去了土堡的掩护,蒙古人的攻势彻底瓦解。张都统趁机率领宋军精锐,从城里杀了出去,蒙古人抵挡不住,纷纷溃败,朝着北方逃窜。
庐州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城头上的宋军和百姓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张都统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林长老,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不是你和丐帮的帮助,庐州早就失守了,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张都统言重了。”我笑着说道,“保卫庐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苏晴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林越,我们成功了!蒙古人的土堡战术被我们破解了,这下他们再也不敢用这种战术来攻城了。”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很清楚,蒙古人不会这么轻易放弃。这次我们破解了他们的土堡战术,他们肯定还会想出其他的战术来对付我们。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积累了应对蒙古人新战术的经验。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庐州城里休整。我把改良火药和制作炸药包的方法教给了张都统,让他在庐州的军工坊里批量生产,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我还把我们破解土堡战术的经验整理成手册,派人送到襄阳和其他边境城池,让他们也做好防范。
就在我们准备返回襄阳的时候,李锐派人送来了一封急报。急报里说,蒙古人在庐州战败后,并没有退回北方,而是分兵几路,朝着四川和江淮的其他城池发起了攻击,而且他们还带来了更多的土堡和改良后的回回炮,看来是想在其他地方继续推行他们的新战术。
“看来这场仗还没结束啊。”我叹了口气,对苏晴说道,“我们得赶紧返回襄阳,重新部署防御,应对蒙古人的新一轮进攻。”
苏晴点了点头:“是啊,蒙古人贼心不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告别了张都统和庐州的守军,我们再次踏上了返回襄阳的路程。一路上,我看着沿途的风景,心里感慨万千。穿越到南宋这么久,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污衣袋弟子,成长为丐帮的执法长老,参与了一次次的战斗,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我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蒙古人的攻势会越来越猛烈,但我不会退缩。
我腰间的青铜丐钵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的决心。我摸了摸钵身,心里暗暗发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要守住这片土地,保护好这里的百姓,改变南宋被蒙古灭亡的命运!
回到襄阳后,我立刻召集丐帮的长老和破蒙军的将领,召开了紧急会议。我把蒙古人的最新动向和我们在庐州的作战经验告诉了大家,然后制定了新的防御计划。我们要在各个边境城池推广改良后的火药和炸药包,让每个城池都具备破解土堡战术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蒙古人的动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会议结束后,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把改良火药的配方和破解土堡战术的手册送到了各个分舵和边境城池。丐帮的情报网也全力运转起来,收集蒙古人的情报,及时汇报给总部。
我站在执法堂的窗前,看着襄阳城的方向,心里充满了坚定。蒙古人虽然强大,但他们的新战术已经被我们破解,而且我们还有丐帮的弟子、江湖抗蒙联盟的盟友,还有南宋的守军和百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就一定能抵御住蒙古人的进攻,守护好华夏山河。
就在这时,青铜丐钵突然发出一道微弱的光芒,“时空感知”技能被激活了。我眼前闪过一幅幅画面:蒙古人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南宋的军队和江湖势力趁机发起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百姓们安居乐业,华夏文明得以延续。
虽然这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种可能性就一定能变成现实。我握紧了拳头,心里充满了信心。这场抗蒙之战,我们一定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