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帐汗国,莫斯科大营。听闻圣城耶路撒冷将举办万国角斗盛会的消息,拔都之子昔班,这位在大宋留学多年、曾师从全真高道丘处机,精通汉学、熟稔骑射摔跤的年轻宗王,主动向父亲请缨,欲代表金帐汗国出战,扬威于列强之前。
拔都看着英气勃发又兼具儒雅气度的儿子,心中既感欣慰,亦存考量。他深知此战非同小可,关乎汗国颜面,对手皆非弱者。为求万全,他亲赴国师林灵素居所,郑重请托:“国师,昔班虽勇,然此去圣城,群雄环伺。望国师念在与丘真人同道之谊,加以指点,助其更上一层楼。”
林灵素与丘处机本是故交,对这位师侄亦颇有好感,闻言欣然应允:“王爷放心,贫道义不容辞。”
次日,林灵素于莫斯科河畔一片幽静林地中,为昔班开讲。他并未急于传授具体招式,而是先问昔班:“汝可知,此番角斗,其根本目标为何?”
昔班略一沉吟,答道:“扬我国威,显我勇力。”
林灵素微微摇首,目光深邃:“此乃其一,然非根本。无论是西方角斗场之‘试炼’,还是东方武道之‘修行’,其终极目标,皆在于呈现人类不屈不挠、勇猛精进之精魂。此心此志,东西殊途同归。”
他进一步剖析:“然其路径,各有侧重。西方重外在,名曰‘试炼’。于万众瞩目之下,以对手为磨刀石,激发潜能,超越极限,于生死搏杀间证道。其气磅礴外放,讲究气势如虹,以力破巧。”
“东方重内在,名曰‘慎独’。”林灵素话锋一转,“即便无人观看,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收敛心神,观照自身,于静定中蓄养浩然之气,于细微处磨练意志精神。其气内敛沉凝,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昔班若有所思,他在大宋求学时,丘处机师父亦常教导他内省之功。
林灵素总结道:“单有外在‘试炼’,易流于狂暴,失之鲁莽;单有内在‘慎独’,易趋于保守,失之进取。唯有二者结合,方成真正的勇士。”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昔班,“此即 内圣外王之道,在武艺上的实践意义 。‘内圣’者,内心修养如圣人般澄明坚定,此为‘慎独’之功;‘外王’者,对外展现如王者般不可战胜的气概与实力,此为‘试炼’之效。内心无惧,则外力难侵;气势如虹,则心志愈坚。”
随后,林灵素便以此为指导,为昔班调整训练。他让昔班于喧嚣校场中练习摔跤骑射时,时刻保持一份内心的清明与专注(慎独),感受自身气息流转,不为外界喝彩或对手威压所动;又在静坐调息、锤炼内力时,观想自己正面对强敌,蓄势待发,培养那份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试炼)。
昔班自幼天赋异禀、机智过人,对于所学之物往往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他接触到某种玄妙功法时,更是展现出惊人的悟性和洞察力,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通往武学巅峰的大门一般,迅速领悟并掌握了其中关键要诀所在之处!
随着时间推移与不断实践练习之下,昔班逐渐感受到自己体内真气如洪流般汹涌澎湃且源源不绝;同时其周身气息亦随之越发悠长深厚而雄浑有力起来——这种感觉让他不禁喜出望外:因为只有内功修炼至如此境界之人方可真正体会到此等妙处啊!不仅如此,就连以往施展招式动作之时那种滞涩不畅之感竟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则是一股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之意境显现出来……此刻再看昔班身形已然如同鬼魅飘忽不定令人难以捉摸!
然而最为难能可贵者却是在于经历此番修炼后之昔班内心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事矣!曾经那个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之少年如今已脱胎换骨成长为一名沉稳内敛意志坚定之士!面对任何困境挫折都不再像从前那般急躁冒进而是以一种淡定自若沉着冷静态度去应对解决问题……如此心境修为实非寻常人所能企及耳!
此时的昔班可谓是武功大成登峰造极之际其所习武艺更是得到升华蜕变宛如脱胎换骨一般焕发出崭新生机活力来!若将此前之昔班比作一头凶猛野兽那么现今之他则恰似那蛰伏于深山幽谷之间静待时机一飞冲天之王霸雄主!
拔都目睹儿子气质的微妙变化,心中大定,对林灵素更是感激。他知道,昔班此番前往圣城,代表的将不仅仅是金帐汗国的勇武,更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智慧的、更为圆融强大的战士之道。一条以内圣外王为旨归的武道新途,已在这北国之地,悄然萌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