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城的晨光裹着硝烟味洒在野狼谷口时,谷底已经热闹起来。孙德胜的骑兵连牵着战马在清理坦克残骸,马蹄踩过碎石发出清脆声响;魏和尚带着突击班的战士们蹲在炮弹壳堆旁,把完好的引信拆下来装进口袋——这些都是修械所的宝贝;最热闹的是谷口的空地上,几十个老乡推着独轮车赶来,车上装着热馒头和小米粥,大娘们扯着嗓子喊:“战士们快过来吃!刚蒸好的馒头,管够!”
徐昊蹲在一辆缴获的九七式坦克旁,手里拿着扳手调试炮塔齿轮。修械所的老王凑过来,指着坦克的发动机舱:“徐长官,这坦克的发动机就是缸盖裂了,咱们用昨天缴获的特种钢材熔铸一个新的,三天就能修好!到时候加装咱们的防弹钢板,比t-34还抗造!”徐昊点头,指尖划过坦克炮管:“别急,先把15辆缴获坦克的零件拆下来整合,优先拼出10辆能用的,装甲团要扩编,得有足够的装备撑场面。”
“徐长官!总部慰问团到了!”通讯兵骑着摩托车狂奔而来,车斗里插着的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徐昊赶紧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刚走到县城门口,就看见一队骑兵簇拥着几辆吉普车驶来,为首的正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身边的参谋长老马,还有晋西北军区的陈赓旅长——昨天的伏击战捷报连夜传到总部,陈赓特意赶过来主持扩编仪式。
“李云龙!你小子可以啊!一个旅团说吃就吃了!”陈赓刚下车就笑着捶了李云龙一拳,目光扫过城门口陈列的缴获装备,落在t-34坦克上时眼睛一亮,“这是t-34?我在苏联学习时见过,你们从哪弄来的?”李云龙刚要开口,徐昊抢先一步递上军工报告:“陈旅长,这三辆t-34是去年奇袭太原军火库时缴获的,当时是日军从阎锡山手里抢的,咱们修械所改良了炮管和发动机,现在性能比原版还好。”
陈赓接过报告翻了几页,又走到坦克旁敲了敲装甲:“老王,你跟我说说,这装甲是怎么改良的?”老王搓着手笑道:“陈旅长您看,这外层是日军九七式坦克的装甲板,咱们在里面加了一层咱们自己炼的特种钢,用铆钉固定,穿甲弹都打不穿!而且徐长官给咱们画了新图纸,发动机的供油系统改了,油耗降了三成,续航能多跑五十公里!”陈赓点点头,看向徐昊的眼神满是赞许:“小徐是装甲兵出身?这手艺比苏联的工程师还地道!”
一行人刚走进县政府大院,就被墙上的战绩表吸引了:“歼灭日军8000人,俘虏2000人,缴获坦克15辆、野炮10门、步枪5000支……”老马指着战绩表上的“伤亡380人”,感慨道:“去年打一个联队,咱们要伤亡上千人,现在打一个旅团才伤亡这么点,这就是重装部队的威力啊!总部首长说了,要把独立团的经验推广到整个晋西北!”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秀琴带着十几个老乡抬着两面锦旗走进来,一面写着“百战百胜”,另一面写着“军民同心”。秀琴把锦旗递给李云龙和徐昊,红着脸说:“这是乡亲们连夜绣的,谢谢你们打跑了鬼子,让咱们能过上安稳日子!”李云龙摸着锦旗上的金线,眼眶有些发红:“乡亲们放心,有咱们重装旅在,鬼子再敢来,咱们还把他们打回老家去!”
上午十点,扩编仪式在县城广场举行。广场中央竖起了一面巨大的八路军军旗,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装甲团的坦克和炮兵团的火炮在两侧陈列,炮口齐刷刷指向天空。陈赓站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高声宣读总部命令:“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独立团扩编为独立重装混合旅,任命李云龙为旅长,赵刚为政治委员,徐昊为副旅长兼装甲部队指挥官,下辖装甲团、步兵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归晋西北军区直接指挥!”
掌声和欢呼声中,李云龙、赵刚、徐昊走上台接过任命状。李云龙拿着话筒,粗着嗓子喊:“兄弟们!从今天起,咱们就是重装旅了!有坦克有大炮,还有乡亲们支持,咱们要把晋西北的鬼子一个个都收拾了!”徐昊接过话筒补充道:“同志们!装甲团要加紧训练步坦协同战术,炮兵团要熟悉新缴获的野炮,兵工厂要全力生产装备——咱们的目标,是打造全机械化重装旅,把鬼子赶出中国!”
仪式结束后,陈赓把徐昊叫到一旁,递给他一份文件:“小徐,这是总部给你的任务,让你带着装甲团和炮兵团,协助丁伟和孔捷的部队,清理晋西北的日军据点。另外,总部让我问问你,你那修械所能不能批量生产45mm反坦克炮?其他根据地也急需这种装备。”徐昊立刻回答:“陈旅长,只要有足够的钢材,咱们每月能生产20门,而且我刚解锁了85mm加农炮的蓝图,射程比反坦克炮远,还能打碉堡!”
“好!总部给你们调50吨钢材过来,再派10个军工技术人员支援你们!”陈赓拍着他的肩膀,“不过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日军华北方面军已经注意到你们了,最近可能会有更大的动作,你们得尽快提升战斗力。”徐昊刚要说话,系统光屏弹出【主线任务更新】:【主线任务【打造重装混合旅】完成度提升至85%!奖励铁血积分,解锁“85mm加农炮蓝图”“重型卡车蓝图”,支线任务【支援友军清剿据点】已触发,奖励铁血积分5000,解锁“步坦协同战术模拟器”】。
下午,徐昊带着陈赓和老马去参观兵工厂。隐蔽在山谷里的兵工厂热闹非凡,工人们正在组装新的Zb-26轻机枪,熔炉里的特种钢材冒着红光,远处的车床正在加工坦克零件。老王指着一台新的车床说:“这是徐长官用积分兑换的改良车床,加工精度比以前高了一倍,咱们现在能自己做坦克的齿轮了!”陈赓拿起一个加工好的齿轮,掂了掂重量:“这精度,不比日军的差!小徐,你这兵工厂要是扩大规模,能供应整个晋西北的装备!”
参观到弹药库时,老马突然问:“小徐,你们的改良狙击步枪能打多远?能不能现场演示一下?”徐昊点点头,带着众人来到山谷外的靶场,魏和尚接过狙击步枪,趴在地上瞄准300米外的酒瓶。“砰!”枪声响起,酒瓶瞬间碎裂。老马走过去拿起狙击步枪,仔细看了看枪管:“这枪管的膛线比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密一倍,射程肯定远不少。你们是怎么掌握这种技术的?”
“是缴获的日军技术手册,加上咱们自己的摸索。”徐昊递上一本翻旧的手册,“这是从日军军火库缴获的,上面有枪管加工的技术参数,咱们的技术人员研究了三个月,才改良出这种枪管。”老马翻了翻手册,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技术人员的研究笔记,不由得点点头:“看来你们是真的下了功夫,总部会支持你们继续研发新装备。”
傍晚,陈赓和老马准备返回总部,临走前把徐昊叫到身边:“小徐,总部打算让你们重装旅担任晋西北的机动部队,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另外,日军在大同有个军火库,里面有大量的特种钢材和炸药,总部希望你们能想办法把它端掉,为兵工厂补充原材料。”徐昊立刻敬礼:“保证完成任务!我们会先派侦察兵摸清情况,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送走陈赓和老马后,李云龙、赵刚和徐昊来到会议室,铺开晋西北地形图。李云龙指着大同的位置:“大同是日军的重要据点,守军有一个联队,还有两辆虎式坦克,硬闯肯定不行。”徐昊指着地形图上的一条小路:“这是从雁门关到大同的秘密通道,只有老乡知道,咱们可以派突击队从这里摸进去,用炸药炸开军火库的大门,然后用坦克接应撤退。”
赵刚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大同的地下党,他们会提供军火库的布防图和日军的换岗时间。不过咱们得尽快行动,要是日军把钢材运走了,就麻烦了。”徐昊点头,系统光屏弹出【战场数据分析】:【目标:大同日军军火库,守军兵力1200人(日军联队1000人,伪军200人),装甲装备2辆虎式坦克,防御工事:铁丝网、地雷阵、暗堡6个,军火库位置:大同城西郊外,周边有日军机场(战机5架)】。
“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派孙德胜的骑兵连佯攻大同城东门,吸引日军的注意力;第二步,我带装甲团的一个坦克排和魏和尚的突击班,从秘密通道摸进军火库,炸开大门后,用坦克把钢材运出来;第三步,炮兵团在通道口设伏,阻止日军追击。”徐昊的计划条理清晰,李云龙和赵刚都点头认可。
就在这时,通讯兵跑进来报告:“旅长!副旅长!丁伟团长和孔捷团长来了,说要跟咱们商量清剿据点的事!”李云龙笑着说:“这两个家伙,肯定是听说咱们扩编了,想来蹭装备!”徐昊也笑了:“正好,让他们配合咱们佯攻大同东门,咱们帮他们清剿各自辖区的据点,互相帮忙!”
走进会议室,丁伟和孔捷果然直奔主题:“老李,徐昊,你们重装旅现在装备这么好,可得帮咱们清剿一下辖区里的日军据点!那些据点的鬼子有重机枪,咱们攻了好几次都没攻下来!”李云龙拍着桌子说:“没问题!不过咱们得有条件,你们帮咱们佯攻大同东门,咱们帮你们清剿据点,怎么样?”丁伟和孔捷对视一眼,立刻点头:“成交!”
夜色渐深,会议室的灯光还亮着。徐昊看着地图上的大同,心里充满了斗志——端掉大同军火库,兵工厂就能批量生产85mm加农炮和重型卡车,重装旅就能早日实现全机械化。他知道,这场战斗会很艰难,但有兄弟们的支持,有系统的帮助,他们一定能取得胜利。
走出会议室,徐昊来到兵工厂。月光下,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地生产装备,坦克的履带声、车床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激昂的战歌。老王走过来,递给徐昊一个刚加工好的85mm加农炮炮管:“徐长官,这是第一根炮管,明天就能组装好,试射一下看看效果!”徐昊摸着冰冷的炮管,仿佛看到了重装旅驰骋在战场上的身影,看到了鬼子被赶出国门的那一天。
回到宿舍,徐昊打开系统光屏,看着主线任务的进度条:【打造全机械化重装旅完成度85%】。他知道,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只要再端掉几个日军的军火库,生产出足够的装备,全机械化重装旅就会建成,抗战的胜利就会更近一步。他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为了乡亲们的安宁,为了兄弟们的牺牲,为了抗战的胜利,他一定会战斗到底!
窗外,平安县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兵工厂的灯光还亮着,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晋西北的夜空,也照亮了抗战胜利的道路。徐昊知道,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而他和他的重装旅,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