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学宫的建设与招生,在北疆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外界,引发了诸多议论。传统士人斥其为“不务正业”、“奇技淫巧之巢穴”,但北疆军民对此却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开宫之日,场面隆重。张枫亲临致辞,他没有引经据典,而是用最朴实有力的话语对首批三百名学子说道:
“今日,尔等踏入此门,非为科举功名,非为光宗耀祖!尔等在此,当学如何让我北疆仓廪更实,如何让我北疆刀剑更利,如何让我北疆百姓更安,如何让我北疆疆土永固!此地所授,或许不为朝廷所喜,但必为北疆所需,为黎民所盼!望尔等勤学苦练,明事理,强体魄,将来成为我北疆之栋梁!”
话语掷地有声,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年轻学子的心中。
学宫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完全不同于传统书院的死气沉沉。
清晨,不是诵读《四书》,而是在演武场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由枫家军教官带领,锤炼意志和体魄。
上午,学习《新编算学》和《北疆地理》,了解脚下的土地和治理的基础工具。
下午,可能是进入格物馆,亲手操作滑轮组、验证杠杆原理,或是观察水的沸腾、光的折射;也可能是聆听科技司匠师讲解水轮机的工作原理,甚至有机会在指导下操作简易的模型。
晚间,则学习经史(批判性阅读)、《北疆律》,或者由将领们讲述朔风城保卫战、黑石谷反击战的亲身经历,灌输忠诚与勇武的精神。
每隔一段时间,学宫还会组织学子们前往附近的工坊、农田、军营参观见习,让他们亲眼看到所学的知识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的负担,而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他们为算出一道难题而争论,为成功完成一个小实验而欢呼,为将领们讲述的战例而心潮澎湃。
忠诚的塑造,更是贯穿始终。学宫的旗帜是北疆的旗帜,所唱的歌曲是颂扬北疆和枫家军的战歌,所学的历史着重分析中原王朝的腐朽与北疆新气象的对比。张枫的画像被悬挂在最重要的位置,他的事迹和言论被反复宣讲。潜移默化中,“忠于北疆,效忠镇北侯”的信念,逐渐取代了“忠君爱国”的旧有观念,成为这些学子心中最高的准则。
北疆学宫,如同一座思想的熔炉,正在锻造着完全不同于旧时代的新人。他们或许写不出花团锦簇的八股文,但他们懂得如何计算弹道,如何改进机械,如何分析敌情,如何管理民政,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出身地——北疆,以及那位带领北疆走向强盛的镇北侯,怀抱着近乎狂热的忠诚与崇拜。
张枫偶尔会微服来到学宫,站在窗外,看着那些年轻而专注的面孔,听着他们充满活力的讨论声,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些学子,才是北疆真正的未来。他们承载着他的理念,他的技术,他的野心。当他们学成走出学宫,分散到北疆的军队、工坊、官衙等各个角落时,必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基石,将北疆这套独特的体系深深地扎根、蔓延,直至……影响整个天下的格局。
北疆学宫的建立,不仅是教育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和社会革命的开端。它标志着张枫不再仅仅满足于军事和经济的强大,开始系统地、有意识地培育属于自己的统治阶层和意识形态。这所学宫输出的,将是未来颠覆旧世界的火种与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