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枫的亲自指导和绝对资源的支持下,北疆第一座实验性小型高炉的建设,在朔风城郊一处更加隐秘的山谷中拉开了序幕。
这里被划为绝对禁区,由枫家军最忠诚的士卒日夜巡逻,靖安司的暗哨密布四周。所有参与建设的工匠和劳役都经过严格筛选,并被告知泄密者株连九族。
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有张枫的理论指导,但许多细节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耐火材料的配方和烧制、炉体结构的稳定性、热风管道的密封、出铁口和出渣口的耐高温材料……每一个环节都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
张枫几乎隔天就会亲临现场,与公输瑜、欧阳老师傅等人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他并非全知全能,但他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远超时代的眼界,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
“这里的耐火砖不行,承受不住长时间高温,必须重新调整黏土和石英砂的比例,提高铝含量!”
“鼓风机的风力还是不够集中,热损失太大,需要重新设计风嘴!”
“出铁口的闸门机构太笨重,反应慢,一旦铁水积聚过多容易出事,要用更灵巧的连杆和耐高温陶瓷!”
在他的指导下,难题被一个个攻克。科技司的其他部门也全力配合,为高炉项目研制专用的耐火砖、改进鼓风机、打造特制的工具。
数月之后,一座高达三丈余(约十米)、外形粗犷、结构复杂的钻石巨兽,终于在这隐秘的山谷中矗立起来。它那黝黑的炉体,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等待着咆哮的时刻。
开炉的日子,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张枫亲自主持,所有参与项目的核心人员都屏息凝神地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投料!”随着张枫一声令下,预先按照严格比例混合好的铁矿石、焦炭、石灰石,通过提升装置,被源源不断地从炉顶加入。
“点火!”
特制的引火物被投入炉底,火焰开始升腾。
“鼓风!”
改进后的水力鼓风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强大的热风通过环管被送入炉内。炉内的火焰瞬间变成了炽白的颜色,温度急剧升高!
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炉体,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热浪,听着炉内传来的、仿佛巨兽喘息般的轰鸣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欧阳老师傅根据经验,不断观察着烟囱排出烟气的颜色和炉体的温度变化,额头渗出汗珠。
突然,他猛地大喊:“侯爷!炉温够了!铁水应该快成了!”
张枫目光锐利,沉声道:“准备出铁!”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用特制的长杆工具,小心翼翼地捅开出铁口用耐火泥做的临时封堵。
刹那间,一股炽热耀眼、如同太阳核心般明亮的金红色洪流,从出铁口中奔涌而出,沿着预先铺设好的耐火砂沟,汩汩地流入下方的收集容器(一种特制的、可移动的耐火粘土“铁水包”)中!
液态铁水!真的是液态铁水!
那流动的、散发着恐怖高温和刺目光芒的金属溶液,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许多老匠人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一辈子与铁打交道,却从未见过如此壮观、如此高效的景象!
第一次开炉,持续了整整六个时辰。当最终停炉检修时,初步统计产出液态生铁超过两千斤!这个效率,是旧法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