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银号的成立与宝钞的顺利推行,为北疆的经济血脉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自主性。然而,张枫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最根本的硬实力——军事力量。而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精良的武器装备。
尽管通过之前的匠作监(现科技司下属),北疆的军械质量已经远超旧边军水平,神臂弩、破甲棱锥箭、精锻环首刀都堪称利器。但张枫深知,这远未达到极限。现有的冶铁技术,仍以效率低下、燃料消耗大、质量不稳定的块炼铁和灌钢法为主,难以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地生产顶级钢材,这制约了武器装备的进一步升级,也限制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钢铁,才是工业时代的骨骼,更是冷兵器时代军事实力的基石!
他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司,尤其是新成立的“冶铸坊”。这里汇聚了通过《招贤令》招募来的各地顶尖铁匠,以及原本匠作监的骨干,由精通机关营造的公输瑜亲自掌管。
这一日,张枫亲临位于朔风城郊、戒备森严的冶铸坊。巨大的工棚内,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煤炭和金属的气息。公输瑜和几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匠人陪同在侧。
“侯爷,按您之前给的图样和吩咐,我们试制了几种新的鼓风设备,用水力驱动,风力比以往的人力、畜力皮囊强了数倍不止。”公输瑜指着一台依靠水流带动齿轮、连杆,不断往复压缩皮囊的装置介绍道。
张枫点了点头,这只是第一步。他走到一堆刚刚冶炼出来的铁锭前,拿起一块,仔细查看其断口。色泽灰暗,杂质较多,韧性不足。
“还是不行。”张枫放下铁锭,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我们需要的是钢!是韧性更好、硬度更高、能够承受更复杂加工和更强冲击的钢材!而不是这种脆硬的生铁或者软绵的熟铁。”
一位姓欧阳的老匠人,是南边来的冶铁世家传人,闻言叹了口气:“侯爷,非是小人等不尽心。这百炼钢、灌钢法,已是当今顶尖技艺,欲得良钢,全靠匠人经验,耗时耗力,产出极少,且品质难以如一。若要大规模……难,难如上青天啊!”
张枫看着他们,知道这些老师傅已经将传统技术发挥到了极致。要想突破,必须引入超越时代的理念。
“本侯知道难。”张枫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们要走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一条能让我北疆钢铁,冠绝天下的路!”
他命人摊开一张他亲手绘制的、标注了大量符号和注解的草图。上面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竖炉,与当下所有的炼铁炉都截然不同。
“此物,名为‘高炉’!”张枫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建的,不是普通的炼铁炉,而是一个能持续不断、吞下矿石和焦炭,直接流出液态生铁水的大家伙!”
“液态生铁?直接流出?”欧阳老师傅瞪大了眼睛,仿佛在听天方夜谭。其他匠人也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不错!”张枫指着草图解释原理,“我们将矿石、焦炭(由科技司特制,燃烧温度更高更稳定)、石灰石(作为助熔剂,去除杂质)按比例从炉顶加入。炉底持续鼓入强大的热风(由改进的水力鼓风机提供),使炉内温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矿石将在炉内充分还原、熔化成铁水,因为杂质密度不同,铁水会沉在底部,而矿渣会浮在上面,定期排出。”
他详细讲解了高炉的结构,包括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以及热风环管、出铁口、出渣口等关键部位的设计和功能。这些知识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匠人的认知范畴,但他们都是行业顶尖人物,在张枫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草图的辅助下,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眼中开始闪烁出激动和狂热的光芒!
“妙啊!如此一来,便可日夜不停,持续出铁!”
“铁水直接流出,再经炒炼、灌钢,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若能成,这……这简直是神迹!”
张枫看着这群因为接触到全新知识而兴奋不已的匠人,沉声道:“此乃绝密!参与此项目者,皆需签署保密契约,家属将由靖安司暗中保护。成功之日,诸位皆是我北疆功臣,封爵赏赐,绝不吝啬!”
“愿为侯爷效死!”众匠人激动地跪倒在地。对于他们这些将技艺视为生命的人来说,能够参与并实现如此划时代的创举,本身就是无上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