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元九年的元日,永安城笼罩在一片罕见的严寒与厚重的积雪之下。

连日的暴雪席卷了北方数个行省,冻毙人畜、压垮屋舍的急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宫中,压在每一位知情者的心头,让这本该喜庆的节日蒙上了一层化不开的阴霾。

然而,深宫之内,「正元帝」黄晟却做出了一个令朝野颇感意外的决定——恢复已中断数年的“赐节”大典,于宫内设宴,款待群臣。

这并非是他忽发善心,或是对民间疾苦无动于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内外交困、皇权旁落的境地,他才更需要这一场盛大的仪式,来试图重新凝聚那早已涣散的人心,向天下、尤其是向那个权倾朝野的男人,宣示他仍是这大宁王朝名义上的主宰。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绝望而徒劳的政治表演。

宴会由身为宗室的「提督特设大臣兼内务总管大臣」黄邯主持,这位皇室远支子弟,此刻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装饰得富丽堂皇却难掩冷清的宫殿廊柱间来回踱步,额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吉时已到,文武百官皆已按品秩鱼贯入殿,依序落座,窃窃私语声在空旷的大殿中低回盘旋。唯独那最尊贵、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主位,以及皇帝御座之下的首席,依旧空悬。

「晋王」朱璧永,尚未到来。

而更让黄邯心急如焚的是,「正元帝」本人也因朱璧永的缺席而憋着一口气,迟迟不肯从后殿现身。

这场旨在彰显皇权威仪的大宴,主角双双缺席,只剩下满堂心思各异的臣子,这戏该如何唱下去?

约莫过了一刻钟,就在黄邯几乎要绝望之际,宫门外终于传来了悠长而威严的传报声:

“「晋王」殿下驾到——!”

声音未落,只见一支规模庞大、仪仗煊赫的队伍,簇拥着一顶奢华无比的八抬王轿,缓缓驶入宫门。

那仪仗的规格,旌旗的数量,护卫的盔明甲亮,几乎已逼近天子銮驾的规制,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僭越与威慑。

轿帘掀开,今岁已五十二岁的朱璧永躬身而出。

他并未穿着亲王朝服,而是身披一袭玄色绣金蟠龙纹的大氅,内衬暗紫色锦袍,腰束玉带,悬挂着先帝御赐的宝剑。

岁月在他鬓角留下了些许风霜,却并未磨去他的锐气,反而更添了几分深沉的威势。

他身形依旧挺拔如松,步履沉稳如山,每一步踏在清扫过的宫砖上,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面容肃穆,一双凝水般的眼睛扫视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空气似乎都为之凝固,那是一种久居上位、执掌生杀大权所形成的、不容置疑的霸气。

他并未急于入殿,而是稍稍驻足,抬头望了望巍峨的殿宇飞檐,嘴角若有若无地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这才在周士良等一众心腹的簇拥下,缓步走向太极殿。

得知朱璧永终于入殿,在后殿焦灼等待的「正元帝」黄晟,深吸了好几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整理了一下身上繁复沉重的龙袍,勉强装出一副从容镇定的模样,在内侍的簇拥下,从御屏后转出,升座。

皇帝与权臣,几乎同时出现在大殿之上。

这一刻,太极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极其诡异——按照礼制,皇帝升座,群臣当立即跪拜山呼万岁。

然而,「晋王」朱璧永就站在那里,气场逼人,他尚未向皇帝行礼,许多官员一时竟不知所措,僵在原地,目光在御座和朱璧永之间游移,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场面尴尬得几乎能听见冰碴碎裂的声音。

就在这万马齐喑的关头,「文华殿协办大学士、太子少傅、都察院正卿」杨涟,牵着小太子黄暺的手,越众而出,径直走到御座丹陛之下最前方。

他整理衣冠,无视身旁的朱璧永,朗声道:

“臣杨涟,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郑重其事地跪拜下去。年幼的太子也依样画葫芦,用稚嫩的声音跟着行礼。

杨涟此举,如同在浑浊的死水中投下了一颗石子。保皇党与部分中立派的官员如梦初醒,纷纷跟着跪倒,山呼万岁之声这才参差不齐地响了起来——而朱党官员则纷纷将目光投向朱璧永。

朱璧永面色不变,只是嘴角那抹讽刺的笑意加深了些许。

他并未立即下跪,而是等到大多数官员都已拜倒,山呼声渐歇之时,才仿佛施恩般,对着御座方向,随意地、幅度极小地躬了躬身,动作轻慢,与其说是行礼,不如说是一种姿态性的敷衍——他身后周士良等人,这才跟着行礼。

黄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面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抬手虚扶:

“众卿平身……今日新春佳节,不必过于拘礼,入席吧。”

一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但殿中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筵席在一种表面笙歌笑语、内里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进行着。美酒佳肴仿佛也失去了滋味,每个人都食不知味,心思各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接近尾声,众人都以为这场煎熬即将结束时,自朱璧永进来后便一直沉默寡言的「文成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令」周士良,突然缓缓起身,手持笏板,向御座一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一种“要来了”的预感袭上心头。

“讲。”

「正元帝」的心也跟着猛地一沉。

周士良不疾不徐地道:“自我大宁开国以来,太祖皇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以资顾问统筹,后陛下加军机阁专摄戎武,此乃太平万世良法。”

“然,如今国事维艰,内外交困,政出多门,效率低下,非集中事权,不足以应对危局。”

“臣斗胆建言,请陛下效古制,复设丞相一职,总领群臣,协调六部,以振朝纲,以安天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朱璧永,声音提高了几分,“而今天下,德才兼备、功勋卓着、能担此重任者,非「晋王」殿下莫属!臣恳请陛下,拜「晋王」为相,如此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虽然众人皆知朱璧永权倾朝野,但复设丞相一职并由其担任,这是要彻底从制度上架空皇帝,完成名正言顺的权力过渡!

“臣附议!”

周士良话音刚落,立刻有数名朱党官员起身附和。

“臣反对!”杨涟几乎是拍案而起,脸色因愤怒而涨红,“周大人此言差矣!宰辅制度,早在太祖开国时便已明令废除,正是鉴于前朝宰相专权、皇权旁落之弊!此乃祖制,不可轻变!如今朝中有殿阁,有六部,有军机,有各寺院,各司其职,何须复设丞相?此议断不可行!”

一位年迈的翰林学士也颤巍巍起身:“杨大人所言极是!祖制不可违!丞相权重,易生僭越,于国于君,皆非幸事!”

周士良冷笑一声,反驳道:“祖制亦当因时制宜!岂能墨守成规?如今闯贼未平,东南不靖,朝局动荡,正需一位德高望重之重臣统筹全局!”

“「晋王」忠心体国,能力超群,正是最佳人选!莫非杨大人认为,还有比「晋王」更合适的人吗?还是杨大人有意自荐?”

“你!”杨涟气得须发皆张,“周士良!休得血口喷人!老夫乃是对事不对人!丞相之位,干系重大,一旦设立,后患无穷!此例一开,我大宁后世君权何以自处?!”

新任不久的「兵部右侍郎」曹春芳插话道:

“杨大人未免危言耸听!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只要丞相忠心为国,何来后患?殿下之功绩,天下共睹,由他总领朝政,正是众望所归!”

「御史中丞」霍元峥闻听此言,立刻针锋相对:“功绩再高,亦是臣子!臣子之权,岂可凌驾于君权之上?此乃纲常伦理所在!复设丞相,实乃取乱之道!”

“纲常伦理?”另一位朱党官员嗤笑,“若江山不保,社稷倾覆,纲常伦理又将依附何处?眼下当务之急是平定天下,而非空谈礼法!”

“难道平定天下就要违背祖制,破坏君臣大义吗?”

“迂腐!识时务者为俊杰!”

……

十余位大臣围绕着“复设丞相”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无比的辩论,引经据典,互相攻讦,声音越来越高,太极殿内一时间如同市集般喧闹。

「正元帝」几次试图出声制止,但显然没有任何成效,无奈只能吊着嗓子号叫出来:

“众卿……今日佳节,暂且搁置争议……”

但他的声音在此时的喧嚣里微弱得像蚊蚋,迅速被淹没在激烈的争吵浪潮中。

不消片刻,黄晟的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变紫,胸口剧烈起伏,看着台下这群完全无视他存在的臣子,一种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此时端坐在主位之上,他感觉自己不像个皇帝,倒像个被摆在高处、无人理会的木偶。

就在争吵愈演愈烈,几乎要失控的边缘,一直端坐席间,悠然品酒,仿佛置身事外的「晋王」朱璧永,轻轻地将酒杯放回了案几上。

然后,他抬起手,用指节扣动桌面,不轻不重地咳嗽了一声。

“咳。”

声音并不响亮,却像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

刹那间,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捋袖子动手的双方官员,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带着敬畏、恐惧、期待,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身影。

一尊如同不动明王般的身影,嘴角还挂着些许笑意,即使穿着宽大的袍服也能看出身材壮硕、久经沙场历练。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璧永这才徐徐起身,他并未看向御座上的皇帝,而是环视了一圈鸦雀无声的群臣,目光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元日佳节,陛下赐宴,本是君臣同乐之时。周大人、杨大人等为国事心切,争论几句,亦是常情。”

他先是轻描淡写地将一场可能引发朝堂风暴的冲突定性为“常情”,旋即话锋一转:

“去岁一年,我大宁确是多事之秋。中原闯匪肆虐,长江李逆、吴逆猖狂,北疆亦不平静,加之天灾频仍,百姓受苦,陛下与本王,皆心忧如焚。”

他语气沉重,仿佛真的与皇帝同心同德:“然,越是艰难,我等效忠陛下、匡扶社稷之志,愈不可摧!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本王希望,在新的一岁里,朝野上下,能摒弃成见,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外则平靖贼寇,保境安民;内则修明政治,抚恤百姓。使我大宁江山,重现太平盛世之象!此乃本王之愿,亦当是我等臣子,共同之目标!”

他一番话,冠冕堂皇,既未直接回应丞相之争,却又隐隐暗示了需要“集中事权”、“同心协力”,更将自己置于一个忧国忧民、总揽大局的位置上。

最后,他象征性地朝御座方向微微拱手:

“臣,朱璧永,愿与诸位同僚,共勉之。愿陛下龙体安康,愿我大宁国祚绵长!”

说罢,他自顾自地重新落座,仿佛刚才只是发表了一段节日贺词。

但是这节日贺词,本该由皇帝在最高潮的时间点发出,继而赢得满朝文武的赞叹和叩拜。

现在的情形却截然不同——

满殿文武,无人再敢出声。刚才激烈的辩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黄晟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看着台下那个谈笑间掌控一切的男人,看着噤若寒蝉的群臣,只觉得浑身冰凉,那精心准备的元日盛宴,此刻品尝起来,只剩下无尽的苦涩和讽刺。

新春的希望,尚未开始,便已彻底熄灭。

去何处寻得一处生机?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