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充满精灵气息的山谷出来,林曦与阿娜尔继续南行,心境却如同被山泉洗过一般,澄澈安宁。他们不再急于赶路,而是漫无目的地徜徉在山水之间,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记录下平凡中的光辉。
这日傍晚,他们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流,无意中拐进一个隐蔽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被群山环抱的小小盆地。时值初夏,夕阳将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层层梯田里,晚稻秧苗青翠欲滴,随风泛起绿波。田埂上点缀着几棵歪脖子柳树,远处是几十间白墙黛瓦的农舍,炊烟袅袅升起。鸡鸣犬吠隐约可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的芬芳。好一处世外桃源!
村口立着一块被风雨侵蚀的石碑,刻着“稻香村”三字,字迹已模糊。村中只有一条石板路,蜿蜒通向深处。见到生人,几个在溪边洗衣的妇人停下棒槌,好奇地张望,眼神淳朴而略带警惕。一个光屁股的娃娃躲在母亲身后,偷眼看他们。
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拄着竹杖走来,打量二人片刻,拱手道:“二位客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语气和缓,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沉稳。
林曦还礼:“老丈请了。我二人是游历的旅人,误入宝地,见此处风光甚好,想借宿一宿,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他气息内敛,阿娜尔也收敛了魂力,看起来就像一对寻常的、气度不凡的游学夫妻。
老者见他们言辞有礼,不似歹人,便道:“山野小村,简陋得很。若客人不嫌弃,可到老汉家中歇脚。只是粗茶淡饭,莫要见怪。” 老者姓陈,是村里的族长。
陈老的家是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泥墙茅顶,却收拾得干净整齐。院角堆着柴火,檐下挂着玉米辣椒,一只黄狗懒洋洋地趴着晒太阳。陈老的老伴已过世,儿子媳妇在田间劳作尚未归来,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丫丫,正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阿娜尔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宁静。她帮着陈老生火做饭,动作虽不熟练,却认真。林曦则与陈老坐在院中柿子树下喝茶闲聊。陈老说,村子祖上为避战乱迁居于此,已近百年,几乎与世隔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清贫却安宁。年轻人也有出去闯荡的,但大多还是留了下来。
晚饭是简单的糙米饭,自家种的青菜,一碗咸鱼,一碟炒鸡蛋。丫丫吃得香甜,不时偷偷看阿娜尔。饭后,夕阳完全沉入山后,天边留下绚烂的晚霞。村里响起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牛铃声由远及近。一切都慢了下来。
陈老的儿子铁柱和儿媳春妮扛着锄头回来了,是朴实的庄稼人,见到客人有些拘谨,但很快被林曦平和的气质和阿娜尔温和的笑容化解。春妮还拿出自己腌的酸笋招待他们。
是夜,星空低垂,蛙声一片。林曦和阿娜尔住在收拾干净的厢房,窗户糊着桑皮纸,月光透进来,朦朦胧胧。阿娜尔靠在窗边,听着外面的虫鸣,轻声道:“这里真好,安静得让人心里踏实。”
林曦“嗯”了一声,望着窗外星空。这里的气息,让他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平凡小世界的凡人岁月。星晷古道、归墟之眼,那些宏大的使命与劫难,在此刻,仿佛都遥远了。
第二天,他们没有离开。阿娜尔被春妮拉去溪边洗衣,学着用棒槌敲打衣物,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林曦则跟着铁柱下田,看他给秧苗除草、施肥。他虽有无上法力,却像普通农夫一样,卷起裤脚,踩进温润的泥水里,感受着生命扎根生长的力量。铁柱起初很紧张,见这位“先生”做农活虽生疏,却肯学,便慢慢话多了起来,教他辨认稗草,讲什么时候该灌水,什么时候该晒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过,像溪水一样平静。阿娜尔学会了纺线,虽然纺出的线粗细不均;学会了用艾草熏蚊子,虽然常被烟呛得咳嗽;学会了做简单的菜团子,虽然第一次蒸得半生不熟。她和村里的妇人们渐渐熟络,听她们聊家长里短,谁家媳妇生了娃,谁家女儿要出嫁。她送给丫丫一个用草编的蚱蜢,丫丫宝贝得什么似的。
林曦则时常帮陈老整理农具,修补篱笆。有时,他会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看孩子们嬉戏,看云卷云舒。村里人只知道这对夫妻是读书人,暂时在此静养,待人温和,不摆架子,都对他们很有好感。他们带来的银钱,悄悄改善了陈老家和几户困难邻居的生活,却从不张扬。
夏去秋来,梯田由绿转黄,沉甸甸的稻穗低下了头。收获的季节到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割稻、打谷、晾晒,忙得热火朝天。林曦和阿娜尔也加入了这场丰收的盛宴。阿娜尔戴着斗笠,跟在春妮后面捆扎稻束,脸上晒得红扑扑的。林曦和铁柱一起扛着沉重的谷袋,汗水浸湿了衣衫。虽然劳累,但看着金黄的稻谷堆满谷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夜晚,村里举行简单的丰收祭,在谷场点燃篝火,拿出新米做的糕团和自酿的米酒。大家围坐一起,说说笑笑。丫丫和其他孩子追逐打闹。陈老多喝了几杯,话也多了,说起他年轻时的故事。铁柱憨厚地笑着,春妮悄悄给阿娜尔碗里夹菜。星空下的稻香村,充满了朴实无华的欢乐。
阿娜尔靠在林曦肩上,看着跳跃的火焰,轻声道:“真希望日子能一直这样过下去。”
林曦握紧她的手,没有回答。他知道,这偷来的浮生闲日,终有尽头。他的魂海深处,那枚“奇点”微微悸动,提醒着他星晷古道仍需巡守,归墟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这片桃源的平静,是因为有更广阔的世界在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秋深了,山色斑斓。第一场霜降后,天气转凉。林曦感应到,在遥远的西南方向,星晷古道的一处次要节点有微弱的能量涟漪,需要他去查看一下。离别的时候到了。
他们没有声张。临走前那个清晨,阿娜尔将一枚能驱寒避邪的温玉悄悄塞进丫丫的枕头下。林曦则留给陈老一张调理身体的药方和一些足够改善生活的银钱。天刚蒙蒙亮,薄雾笼罩着村庄,他们像来时一样,悄然离开了稻香村,没有惊动任何人。
走出山坳,回望那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田园,阿娜尔眼中有些不舍。村口,他们似乎看到陈老的身影站在石碑旁,朝着他们离开的方向望了很久。
“还会回来吗?”阿娜尔问。
“有缘自会再见。”林曦轻声道。聚散离合,本是常态。重要的是,这段时光已深深烙印在彼此的生命里,如同这山间的稻香,历久弥新。
他们继续前行,脚步沉稳。稻香村的岁月静好,成了他们漫长旅程中一枚温暖的书签,提醒他们守护这片人间烟火的值得。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淡淡的离愁和对过往美好的珍视。生活继续,记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