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敦煌的春日,白日风沙稍歇,夜晚则透出几分凉意。在这座丝路重镇,信息的流通往往比官方文书更快,尤其是在那些汇聚了聪明头脑的地方——士人清谈的雅集、官员私下聚会的别业、乃至消息灵通的茶楼酒肆。北秦使臣宋弁的到来,及其在王宫那番“文化归宗”的言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些非正式的场合扩散开来。

城南一座颇具规模的私家园林“归朴园”内,今夜正在举办一场雅集。主人是西凉一位致仕的老臣,素以风雅好客着称。与会的多是敦煌城内有名的文士、学者以及一些职位不高却清贵的年轻官员。烛光摇曳,茶香袅袅,众人原本正品评着一幅新得的古画,话题渐渐转向时局。

“听闻北秦又派来使臣了?这次来的是一位大儒,在宫中与主上畅谈汉家正统、文明传承,颇得主上欢心?”一位中年文士捋须问道,语气中带着试探。

座中一位在宫中担任书记官的微末小吏,多喝了几杯酪浆,压低声音道:“何止欢心!那位宋使者,真乃辩才无碍!言谈间丝毫不提兵戈之事,只说我西凉保存汉家文物之功,陛下……呃,北秦皇帝闻之如何欣喜,欲与主上共襄文化盛举……”

他将在殿中所闻,关于宗庙迁祀、爵位保留、太学招贤等事,略带夸张地渲染了一番。尤其重点描述了北秦皇帝“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以及西凉士人可优先入长安太学、并有机会出仕北秦中央的承诺。

席间顿时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低低的议论。

“竟有此事?长安太学……那可是当年汉武设立的最高学府!”

“出仕北秦?这……这岂非意味着有机会离开这边陲之地,去中原腹地一展抱负?”

“北秦皇帝当真如此重视文教?不是说其起于行伍吗?”

质疑、惊讶、渴望、难以置信……种种情绪在众人眼中交织。对于这些困守敦煌、虽有才学却难有更大舞台的士人而言,通往长安和更广阔天地的可能性,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沉吟道:“若果真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我辈读书人,所求不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西凉偏小,官职有限,若能在北秦得展所长,传播圣贤之道,亦不失为美事。总好过在此地,终日与胡风为伍,渐忘华章。”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文化认同和个人前程,在此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清源茶馆”是敦煌西市一家颇有名气的茶馆,不仅贩夫走卒在此歇脚,也有些识文断字、消息灵通的闲杂人等在此高谈阔论。

这几日,茶馆里的热门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北秦使者和大军压境。

“听说了吗?北秦那边,不光当兵的分田地,连读书人也有好处!”一个看似账房先生模样的人神秘兮兮地对同桌人说道。

“哦?什么好处?难不成也分地?”旁人打趣道。

“非也非也!”账房先生摇头晃脑,“据说啊,北秦皇帝搞了个什么‘科举’,不论出身,只要书读得好,就能考试做官!而且啊,在长安办了大学堂,叫什么‘太学’,专门让有学问的人去读书,朝廷还管吃管住!这次来的使者说了,咱们敦煌的读书人,要是愿意去,优先录取!”

这话如同水滴入油锅,顿时炸开了锅。

“真有这等好事?不比出身?那咱家小子苦读多年,岂不是也有机会?”

“太学……那可是了不得的地方!能进去的,出来都是大官!”

“啧啧,北秦皇帝看来是明白人,知道治国要靠读书人呐……”

这些市井传言,或许粗陋,或许有夸大,但其核心信息——机会平等、重视文教——却精准地击中了那些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心。许多自感在西凉难有出头之日的寒门学子,心中悄然燃起了希望之火。

宋弁深谙“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的道理。在公开场合保持儒雅姿态的同时,他通过随行的精明下属,利用各种渠道,开始有针对性地接触西凉朝中一些重量级的人物。

一位是掌管西凉文教礼仪的老臣,素以保守和重视传统着称。北秦使者的人巧妙地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套失传已久的汉代礼器拓片和几卷长安太学博士注解的儒家经典。交谈中,极力推崇其对保存敦煌文化的功绩,并感慨“礼失求诸野”,如今正统重归长安,正需您这样的老成硕学前去匡正礼乐,发扬光大。老者抚摸着拓片,听着对方对长安文化复兴景象的描述,浑浊的老眼中竟闪烁起泪光,长久以来文化边缘化的委屈似乎得到了慰藉,对长安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另一位是西凉士人中的领袖人物,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但家族在西凉的发展已到瓶颈。密谈中,北秦方面清晰地勾勒出“科举”制度的雏形,强调其“唯才是举”的核心,并暗示以其声望和弟子之才,若在北秦,必能身居高位,其学派思想亦能凭借科举影响天下士子,而非困于敦煌一隅。这对追求“治国平天下”和学派传承的士人领袖而言,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还有一位是家族略显没落,但颇有才干的年轻官员。北秦方面则直接许诺以实利:只要心向大秦,将来不仅他本人可得重用,其家族子弟入学、出仕皆可获得便利。这直白的利益交换,对于渴望重振家族的人来说,同样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悄然之间,一股暗流开始在敦煌的士大夫阶层中涌动。

以往,面对外部威胁,西凉统治阶层尚能基于共同利益而保持大体一致。但如今,北秦的攻势精准地打在了他们的软肋上——文化的归属感与个人的前程。

北秦描绘的图景:一个强大的、重视汉文化的、能提供更广阔平台的中原王朝,与西凉这个偏安一隅、日渐窘迫、在胡汉夹缝中艰难求存的小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士人开始在心里重新权衡利弊:

继续效忠李暠,守着这弹丸之地,前途何在?家族的未来何在?文化的理想何以实现?

而归附北秦,似乎不仅能保全甚至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实现个人抱负和文化理想,成为“文明复兴”的一份子。

这种心态的转变是微妙而致命的。它瓦解的是西凉统治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精英阶层的凝聚力。

朝堂之上,虽然无人敢公开劝降,但主张“慎重考虑北秦条件”、“应以百姓和文化为重”的声音明显增强了。与太子李歆等强硬主战派的矛盾也开始公开化和激烈化。

李暠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并非直接来自边境的军队,而是来自他的臣子、他的子民,甚至是他内心一直所坚守的文化理念本身。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囚笼:文化的认同拉着他向北,现实的威胁推着他向北,而本土的利益和君主的尊严却拽着他留下。

北秦的“士人之心”攻略,如同一把无形的软刀子,正在一点点割断西凉最后的精神纽带。敦煌城上空,文化的旗帜与利益的算盘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归附的前奏。而这一切,都清晰地通过宋弁和潜伏的细作,传回了长安未央宫那座冷静运转着的战争机器核心。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