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次日,天色未明,凌云便被唤醒。幸而今日并非朝会之期,皇帝也“辍讲”,无需举行日讲,否则他得起得更早。饶是如此,对于新官上任、昨日又经历一番“劳顿”的凌云而言,睡眠仍显不足。

他再次穿过重重宫门,踏入中书省直房所属的那间狭小庑舍。身为直诰敕房中书舍人,掌“分署文书”之责,凌云抖擞精神,在公案上摆好自备的羽管笔与墨汁,正襟危坐,准备开始处置公务。

不多时,殿中省文书房的几名内监将在会极门收取的外朝章奏捧至廊下。几位内侍见凌舍人已然端坐,架势十足,心知这位新贵今日便要正式视事。他们颇有眼色,未再多问,便将一叠叠章本整整齐齐码放在凌云的公案上,堆积起来约有二尺来高。

一边感受着“天下章奏皆由我手分发”的权力快感,一边暗自感慨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凌云略带激动地伸手取过最上面的一本奏疏。

虽然他的职责仅是收取、登记并分派章奏,并无权对其中政务置喙,但这并不妨碍凌云兴致勃勃地展开奏章,细细阅读,体验一番预闻机密的滋味,甚至在心中模拟一番“票拟”的游戏。

展开奏本,映入眼帘的是:

“以鱼鳞册为经,乃户册,户有定额而田亩岁有流转;以黄册为纬,乃田册,田有定数而业主人有更迭。田有定数则粮有定额,每年但须将经册内各户应纳粮赋总数,合于纬册内田亩应征总额,着户部会计轻重摊派,则可杜绝飞洒、诡寄、隐匿之弊矣!”

这本奏疏,凌云反复看了三遍,每个字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却如读天书,只隐约觉得关乎赋税征收之法。若让他来“票拟”,大概只能写下“知道了”三字搪塞过去……

凌云心下有些不服,搁下这本,又取第二本。

“昔太宗皇帝为实边储,立开中法,以盐利召商输粟于边。近岁户部为增国帑,渐变其制,今废商人赴边纳粮中盐,虽云盐课大增,然边地因此荒芜,米豆价腾贵。商贾无输粟之利,辍业而归,边塞无粮,粟米每石贵至数两,岂非误国?盐运司徒积银百万,于边事何益哉!”

依旧是字字认得,串起来却半懂不懂,似乎是在议论盐政利弊?

凌舍人犹自不甘,再翻一本,方见到一份山东某府奏请躅免积欠钱粮的疏文,内容总算能看明白了,但该不该准予躅免,却又非他所能决断。

至此,凌云方长叹一声:“治国之道,实非易事。” 他确实达不到某些故事中“穿越者”谈笑间治国如烹小鲜的境界,还是老老实实,先做好眼下这“机要文书分拣员”这份颇有前途的工作罢。

收了心,定了神,凌舍人正式投入工作。他一手翻阅奏章末尾所附的摘要事由,一手执羽管笔登记,在专门的簿册“九月初六”项下,不断写下诸如“吏科给事中薛某劾吏部选官不公事,发彦阁老”之类的记录。

其实,以凌云之才性,或许更适宜担任大理寺评事或御史这类业务相对单一的官职。唐代断案,虽依律令,亦重判例,若能熟读以往成案,类比裁决,倒也并非难事。而今这“分票中书”的差事,说单纯也单纯,无非是登记、分类、分发。但麻烦在于,朝中各方势力似乎都不愿让这份工作变得“单纯”。

便如此刻他手中的这份奏章,是吏科给事中弹劾吏部本月“大选”不公。

门下省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一样,皆是供奉内廷、执掌枢要之官,负责审驳、监察、督催政务,官阶虽仅从五品上,却手握“封还诏敕”与“劾奏百官”两大权柄,绝非等闲。

此时吏科就选官事务发难,内中或有玄机,但对凌云而言,处理起来却不难。依照吏部许尚书之前的暗示,此类涉及吏部的弹章,应一律分派彦文杰处置。

又处理了几份,忽见一人不通报便径直闯入屋内,甚是无礼。

凌云抬头看去,来人服色与自己相仿,应也是一位中书舍人。他强忍不快,问道:“阁下何人?”

来人神态倨傲:“鄙人文章,制敕房舍人。奉彦阁老之命,来取王御史的一份奏本,凌舍人可曾见到?速速取来与我。”

阁老位高权重,身边自然需要人手奔走。然在内廷禁中,家奴不得入,故一些中书舍人便充任阁老随员,形同秘书,地位亦较寻常舍人为高。

眼前这位文舍人,想必便是彦阁老的亲随。但其言辞态度,让凌云既觉可气又感可笑,这分明是未将他放在眼里,近乎明目张胆地要砸他饭碗!内阁重地,怎会有如此不知进退的蠢人?难道他凌云是易与之辈?

心中念头一转,凌云又疑道:莫非此举别有深意?

但无论对方是真蠢还是假蠢,凌云都必须立即反击,否则此例一开,日后人人效仿,他这“分票中书”还如何做得下去?有些事暗中勾连并非不可,但岂有这般公然强索之理?

当下凌云也不多言,直接指向门外:“此乃机要重地,谁许你擅入?出去!”

“大胆!你……”文舍人指着凌云,色厉内荏。

凌云不与他废话,拍案斥道:“滚!否则本官即刻参你一个‘窥探枢密’之罪!”

文舍人咬牙切齿,狠狠瞪了凌云一眼,悻悻而去。

凌云望着其背影,暗道彦阁老为人所诟病,身边亲随亦是一般货色,果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赶走这不速之客,凌云继续理事。巧的是,下一份奏章正是那位王御史所上,也就是彦阁老遣文舍人来索要的那份。

他好奇地展开阅览,内容乃是抨击京城勋贵及皇室庄园侵夺官民田土之风,奏请要么彻底清查整顿京畿及直隶地区的皇庄、勋田,重新清丈田亩;要么就勒令皇庄、勋田与民田一体纳粮当差。奏疏中还列举了些实例,其中永嘉长公主名下的四处皇庄赫然在列,颇为醒目。

凌云一时无语。自己昨夜的那位“露水红颜”竟如此受宠?竟被赐予四处皇庄,加起来少说也有数万亩,甚至可能逾十万亩!传闻先帝曾感叹“恨汝不为男儿身”,甚至欲将东宫赐其居住,看来并非虚言。

更让凌云纳闷的是,清理皇庄、勋田乃是天字第一号的棘手之事。皇家暂且不提,那些勋贵国戚虽不直接参政,但品阶高、势力盘根错节,若被触怒,联合闹将起来,只怕太后也要避其锋芒。彦阁老为何要主动揽这烫手山芋?

但联想到文舍人那盛气凌人的态度,凌云忽然明悟:这分明是故意的!

按常理,这等麻烦事本该分给彦阁老处置。但经文舍人这么一闹,凌云若还将此奏章分给彦阁老,岂非自打耳光,示弱于人?若分给他人,彦阁老便可巧妙避开这个麻烦。

看来彦阁老对自己在京官中的“人缘”颇有自知之明……有意思,这中枢之地,果然人人皆是老谋深算。凌云不禁哑然失笑。

宫中旧制,春秋两季,逢三、六之日举行经筵。今天正是经筵之期。

本朝这位少年天子或可借故偷懒,免去日常的日讲,但却无足够权威取消象征“圣学”的经筵大典。与日讲相比,经筵仪式更为隆重,其意义已超越单纯进讲,更象征着天子与贤臣坐而论道的“治世”气象,极具形式意义。

李大人既被钦点为“读书官”,今日只得早早来到太极殿。与上次相比,此刻殿内人头攒动,竟有数十人之多。

宝座左侧为文官班次,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部尚书、侍郎、翰林学士、谏官代表;宝座右侧为勋戚行列,有各家国公、郡公、开国县公等。满殿朱紫辉煌,放眼望去锦绣成堆,而身着青色官袍者,仅有凌云及一些品阶较低的翰林官、御史,反而显得格外醒目。

宝座正前方,殿门之内设讲案,讲官居中立,读书官凌云与展书官李清分列左右。

此刻天子尚未驾临,殿中众人便三三两两低声交谈。凌云暗自揣测,这般经筵,是否也带有几分朝廷重臣定期聚会的性质?

目光在人群中扫视,凌云竟发现了驸马的身影。只见他身着大红罗袍,胸前绣着驸马都尉的特定纹饰,头戴进贤冠,仪表堂堂地立于几位郡公、国公之后。

凌云不住望向驸马那边,引起了讲案对面李清的注意,他开口道:“凌舍人也觉驸马今日有些异常?听闻昨夜驸马广邀亲友,在平康坊北里纵酒宴乐,颇为张扬。老夫借故未往,但奇的是,永嘉殿下竟也听之任之,着实令人费解。前夜凌舍人究竟是如何劝说殿下,竟使得驸马得以解禁出府?”

“此中辛酸,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凌云面露诚恳,含糊应道。

又等候片刻,天子仍未至,却有内侍抬来数扇金漆屏风,置于宝座右侧前方。

凌云不禁问道:“此乃何意?”

不待李清回答,立于正中的讲官、一位翰林学士主动为凌云解释道:“此乃永嘉长公主殿下驾临听讲时所设。”

对方释放善意,凌云也客气地微微颔首致谢:“多谢张学士释疑。然经筵大典,讲述圣贤之道,女流之辈亦可登殿入听么?”

张翰林在太极殿讲学已有数年,熟知典制:“此乃先帝遗诏特许,命永嘉长公主殿下督导陛下学业。不过近一二年,陛下年岁渐长,殿下已鲜少亲临经筵,不知今日为何再度驾临。”

李清亦低声道:“怪哉,怪哉。”

凌云心中也道一声“奇哉怪也”,这先帝对永嘉长公主也未免太过优容,难怪本朝出了这样一位权势赫赫的长公主,皆是先帝一道道超乎常制的诏命抬举起来的。幸而永嘉长公主终究是女流,无临朝称制之可能,若换作皇子受此殊遇,朝臣们早已为“国本”之事争得不可开交了。

未几,天子驾临太极殿,群臣依礼参拜。经筵大典正式开始。

讲案上置有特制的大字本经书,天子御座旁的御案上亦有一本相同的。李清手执玉尺负责翻页,翻至何处,凌云便需高声朗诵三遍。随后由王翰林进行讲解,讲毕便如此循环。

这部《礼记中庸注疏》昨日已送至凌云处,他提前预习过,诵读起来倒也流畅。

此外,果如凌云所料,中途更换讲官讲述史书时,天子特赐王翰林茶水解渴,却全然忽略了同样口干舌燥的凌云。

经筵自清晨持续至午时,凌云已是口干舌燥,嗓子眼冒烟,却始终未得“雨露君恩”。不由得腹诽:“这小陛下,可不是厚道之人。”

时至午初,经筵近尾,殿中众人准备散班,凌云也急着想回直房寻水痛饮。

此时,却见一名内侍自金屏风后走出,至御前低声密奏片刻。

天子听罢,面露讶色,转头望了望屏风方向,才对殿中群臣道:“皇姐有言,读书官凌云,欺怠圣躬,错漏竟达四处,当予重罚。诸卿可有异议?”

殿中群臣一时默然,心下却皆诧异。寻常讲读,偶有口误,只要不涉关键文义,本属常情。连续诵读两个时辰,谁能保证一字不差?最多指出纠正便是,何至于扣上“欺怠圣躬”这等重罪?且永嘉长公主虽对内侍、宗室约束严厉,对朝臣向来宽厚,今日为何独独对这小小读书官如此吹毛求疵?想必是这凌舍人不知在何处开罪了殿下。

“既无他议,着御史台记档,罚凌云俸三月。”天子当即口谕。

凌云心中惊怒交加!俸禄事小,他本不靠此度日。但屏风后那女人究竟意欲何为?昨夜缠绵,今日便翻脸无情?竟用如此方式当众折辱于他!

他原还幻想长公主殿下此来或为捧场,孰料竟是来“砸场”的。简直莫名其妙!

在御前侍卫的注视下, 一众重臣的围观中,凌舍人只得叩首“谢恩”。心中实想大吼:尔李家俸禄,吾为官以来,领到手的次数屈指可数!

谢恩完毕,凌云转念一想,或可借此辞了这苦差。便再次奏道:“陛下明鉴,永嘉殿下所言极是。臣才疏学浅,实不堪任此读书官之职,恳请陛下准臣辞免。”

天子未即答话,目光再次投向屏风后。只听永嘉长公主的声音传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君前岂可负气使性,动辄求去?徒惹人笑话陛下不能容人!此等要挟君上之心,断不可有!既知才疏,便当力学上进。陛下乃惜才之君,太极殿东厢藏书,可尽供尔阅览。”

凌舍人闻听,几欲以头抢地,吐血三升。这大帽子一顶接一顶,先前是“欺怠圣躬”,此刻又成“要挟君上”……不禁暗叹世情薄如纸,人心回测,尤是女子心,海底针!

殿中众人此时皆已明了,凌舍人定是将永嘉长公主得罪得不轻。原本有心想帮衬几句的,也纷纷息了念头。横竖凌舍人未受实质重惩,不过罚俸三月而已,为此开罪长公主,殊为不智。

亦有心思敏锐者察觉,以长公主之尊,行事绝不会无的放矢,此举背后,恐有深意。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