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千里寄鹅毛
晨光熹微,透过木格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超在熟悉的生物钟中醒来,屋外已有母亲李秀兰在灶间轻手轻脚忙碌的声响。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凝神开启了今日的系统秒杀。
意识沉入那片玄妙的空间,光幕上商品琳琅满目。王超的目光快速掠过那些华而不实的工业品和过于扎眼的奢侈品,直接锁定在食品和日用品区。洪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大伯一家日子想必也比南水县好不到哪里去,他得精打细算,寄些实在东西过去。
【一分钱秒杀区】:
【优质晚稻米三十斤】
【农家烟熏腊肉十斤】
【赣南蜜枣八斤】
【一元秒杀商品区】:
【红枣五斤】
【桂圆干五斤】
【纯棉毛巾六条】
【十元秒杀商品区】:
【中老年奶粉五罐】
【麦乳精三罐】
【厚实羊毛袜十双】
王超心念电转,迅速做出了选择。支付了相应的钱款,这些物资便悄然出现在系统空间里,码放得整整齐齐。他仔细清点了一下:米、肉是基础保障;蜜枣、红枣、桂圆都是滋补佳品,适合给老人煲汤煮粥;毛巾是日常急需;奶粉麦乳精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厚羊毛袜则是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做准备。东西种类不多,但每样都精挑细选,既实用,又不至于过于惊世骇俗。
他轻手轻脚地起身,推开房门。李秀兰正在灶台前熬粥,用的是他昨天刚进米缸的新米,粥香浓郁。
妈,早。王超打了声招呼。
超儿醒了?粥马上好,今天炒个你爸爱吃的萝卜干。李秀兰回头笑道,气色比巷子里其他主妇好了不知多少。
早饭时,一家围坐在桌旁。王超喝了一口温热粘稠的白粥,就着爽脆的萝卜干,状似随意地开口道:爸,妈,我打算今天去给洪城爷爷奶奶寄点东西。
王建国从粥碗里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嗯,是该寄点。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大伯那边......估计也紧巴。他虽不善表达,但心里始终记挂着洪城的父母兄弟。
李秀兰也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超儿想得周到。这兵荒马乱的年景,家里有老人,总得多惦记着点。你想寄点什么?家里还有腊肉、鸡蛋,要不......
妈,不用动家里的。王超打断母亲的话,我前几天托陈叔从乡下弄了一批,都准备好了,一会儿就去邮局。
饭后,王超回到自己房间,关好门。他先是找出几个结实但不起眼的旧麻袋和木箱,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从系统空间里往外取东西。三十斤米分成两个小袋装好;腊肉用厚实的油纸包了又包,防止油污和异味;蜜枣用防潮的油纸包裹严实......每一样东西,他都尽可能包装得朴实无华,像是寻常农家能拿出来的土产。
他将这些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麻袋和木箱,封好口,掂量了一下分量。不算轻,但还在邮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特意没有将所有东西放在一个包裹里,而是分成了两个,一个主要装粮食和耐储存的干货,另一个装蜜枣和轻便的日用品,这样既分散重量,也降低在邮路上受潮的风险。
准备停当,他推着家里那辆旧自行车,将包裹绑在后座上,跟母亲说了一声,便往县邮局走去。
清晨的南水县城,依旧笼罩在一种莫名的压抑之中。街上行人不多,偶有路过,也多是步履匆匆,面带愁容。路过玻璃厂时,他看到厂门紧闭,门口冷冷清清,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只有墙上那些褪色的标语还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
邮局里倒是比街上热闹些,但气氛同样不算轻松。排队寄信、寄包裹的人脸上,大多带着忧虑。王超排了一会儿队,轮到他时,他将两个包裹小心地搬上柜台。
同志,寄包裹,到洪城。王超对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说道。
工作人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色有些疲惫。他看了看王超递过来的地址,又上手掂了掂包裹,例行公事地问:里面是什么?检查一下。
王超早有准备,坦然道:都是些自家产的土货,米、腊肉、蜜枣什么的,还有点乡下晒的干果,给洪城老人的。他主动解开了一个麻袋的口,露出里面用油纸包好的腊肉和装着米的布袋。
工作人员随意瞥了一眼,看到确实是些寻常吃食,便也没再多问,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往城里寄点农产品是常事。他拿出单据开始填写,嘴里念叨着:洪城......可不近啊,这邮费不便宜。
该多少是多少。王超平静地说。他现在不缺这点钱。
填好单子,称重,付钱。看着工作人员将包裹贴上单据,搬到后面的货物堆里,王超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他知道,这年月邮寄速度慢,路上颠簸,但这些干货蜜枣耐储存,应该能完好地送到爷爷奶奶手上。这份心意,总能让他们在洪城那边,多少感受到一些来自南水的牵挂和支撑。
从邮局出来,阳光已经有些刺眼。王超推着空了的自行车,没有立刻回家。他走到赣江边,望着浑浊的江水滚滚东去,流向洪城的方向。江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他心头的些许沉闷。
他想起爷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想起奶奶在灶台前忙碌时慈祥的笑容,想起大伯、伯母,还有堂哥王磊、堂弟王俊、堂姐王燕......洪城那个小小的院落,承载着他另一份厚重的亲情。
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王超低声自语。他寄去的这些东西,在太平年月或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饥馑初显、人心惶惶的当口,却可能是雪中送炭。至少,能让爷爷奶奶吃上几顿饱饭,喝上几口有营养的汤水,能让大伯一家稍微喘口气。
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资的输送,更是一种情感的维系和无声的守护。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比任何东西都更加珍贵。他能力有限,无法改变大局,但守护好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在这股时代的寒流中尽可能少受些苦楚,这便是他目前最重要,也最力所能及的事情。
转身,他推着自行车,步履坚定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身后,赣江水声滔滔,仿佛在吟唱着一段关于生存与守望的、无声的史诗。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