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大华驻倭总督府,后院的一处独立院落。
这里,曾经是德川幕府某位大老的私人茶室,以其精致的枯山水庭院而闻名。但现在,庭院里的名贵松柏被悉数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的黄土操场。悠扬的尺八声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充满杀气的呐喊。
“忠于帝国!忠于陛下!”
“开疆拓土!扬我国威!”
数百名身穿和大华士兵同样卡其色制服,但领章上多了一朵樱花标记的年轻人,正在操场上进行着严苛的队列和刺杀训练。他们的动作标准而有力,眼神专注而狂热。如果忽略他们那明显属于倭人的相貌,任何人都会以为这是一支大华帝国的精锐部队。
这里,就是董仲和一手创办的“大华皇民思想改造与军事归化营”的第一期毕业班。
董仲和,这位曾经温文尔雅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此刻正站在操场边的回廊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儒衫早已换成了笔挺的深蓝色总督府高级官员制服,脸上那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不怒自威的肃穆。
自从萨摩藩血洗事件后,他在倭国的教化方针,就从“春风化雨”彻底转向了“雷霆风暴”。
他下令,所有十五岁到二十五岁的旧武士子弟,必须进入归化营,接受为期一年的“再教育”。在这里,他们被剥夺了姓氏和佩刀,只有一个统一的编号。他们每天要学习十二个小时,上午是汉语、大华历史和《帝国公民道德准章》,下午则是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从队列、射击到刺杀、格斗,一切都按照大华军队的标准来。
他们的教材,是大华翰林院和国防部联合编写的。在新的历史书里,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自古以来就仰慕中华,后因被奸臣(德川幕府)蒙蔽而走上歧途的“东瀛州”。大华出兵,不是侵略,而是“拨乱反正”,是帮助倭国人民重回文明正轨。
起初,这些心高气傲的武士子弟充满了抵触和反抗。他们或绝食,或自残,或试图逃跑。
但董仲和的手段,比他们想象的要狠辣得多。
反抗者,会被关进只有一人高的“思过笼”,不给吃喝,直到屈服。逃跑者,一旦被抓回,就会在全体营员面前被活活鞭笞至死,尸体悬挂在营地门口示众三天。
在绝对的暴力和高压下,所有的反抗都被碾碎了。
然而,仅仅有高压是不够的。董仲和深谙人性。在碾碎了他们的尊严和意志后,他又给了他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他宣布,在归化营中表现优异者,可以获得“大华二等皇民”的身份,并且有机会加入新组建的“大华帝国东瀛州辅助军团”。军团的士兵,可以享受和大华正规军几乎同等的薪俸和待遇。而军团中的佼佼者,甚至有机会被选拔进入大华正规军,成为一名真正的、拥有无上荣耀的“一等皇民”。
这个消息,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这群已经绝望的年轻人心中。
他们的家族败落了,他们的武士道精神被摧毁了,他们一无所有。而现在,大华给了他们一条全新的、通往荣耀和权力的道路。虽然这条路需要他们彻底抛弃过去,甚至与自己的同胞为敌,但在生存和尊严面前,这些都不再重要。
于是,归化营的风气彻底变了。曾经的桀骜不驯,变成了绝对的服从。曾经的消极怠工,变成了疯狂的内卷。为了一个“优秀学员”的名额,他们可以在泥水里匍匐一整天,可以在寒冬里只穿单衣进行射击训练。他们学习汉语比谁都刻苦,背诵《帝国公民道德准章》比谁都流利。
此刻,站在董仲和身边的,是归化营的总教官,陈虎。那个在萨摩藩亲手执行了血腥清剿的东方军区猛将。
“董大人,第一期一千二百名学员,已经全部通过了最终考核。无论是军事技能还是思想忠诚度,都达到了标准。随时可以拉出去打仗。”陈虎的声音洪亮,脸上带着满意的神情。
董仲和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操场上一个正在进行刺杀训练的年轻人身上。那个年轻人叫“甲-37”,他曾经是萨摩藩一个上级武士的儿子,在血洗事件中,他的父亲和兄长因为参与抵抗而被处决。他本人,则因为年幼而被送进了归化营。
起初,他是反抗最激烈的一个。但现在,他是训练最刻苦的一个。他的每一次突刺,都充满了力量和狠劲,仿佛他面对的不是草人,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这个甲-37,不错。”董仲和淡淡地说道,“有仇恨,就有动力。只要把他的仇恨,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他就会成为帝国最锋利的一把刀。”
陈虎嘿嘿一笑:“大人您说得对。我告诉他,杀他父兄的,不是我们大华人,而是冥顽不灵、阻碍倭国进步的旧时代。他真正的仇人,是那些还妄图反抗帝国天威的顽固分子。只要他为帝国立下战功,就能洗刷家族的耻辱,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董仲和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把这些倭国精英的仇恨、野心和欲望,全部收拢过来,锻造成一把指向帝国敌人的利刃。至于这把刀会不会反噬,他并不担心。因为刀柄,始终牢牢地握在他的手里。
就在这时,一名总督府的官员快步走来,递给董仲和一份加密电报。
电报来自长安,是行政总院下发的。
董仲和展开电报,迅速浏览了一遍,眼神微微一凝。
“怎么了,大人?”陈虎问道。
“长安来令了。”董仲和将电报递给陈虎,“陛下有旨,让我们从这一期毕业生中,挑选最精锐的一千二百人,组建‘忠勇’营,即刻派往大洋洲,担任殖民地的二线守备部队。”
陈虎看完电-报,愣了一下:“大洋洲?那是什么地方?让他们去守备?这不是……”
“这是陛下的深意。”董仲和打断了他,目光深邃,“让他们离开倭国本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只能完全依附于帝国。让他们去和土着厮杀,可以检验他们的忠诚和战斗力。同时,也能让倭国本土的那些人看看,顺从帝国,就有出路,就有功名利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叫‘投名状’。只有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帝国敌人的血,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人。”
他转身,面对着操场上那群挥汗如雨的年轻人,缓缓说道:“传我命令,全营集合。告诉他们,为帝国尽忠,为陛下开疆拓土的机会,来了。第一个‘忠勇’营,即将出征。让他们为了这个荣耀,拼尽全力吧。”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尖锐的集合哨声响彻了整个归化营。那些刚刚还在训练的年轻人,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上集结成一个整齐的方阵。他们昂首挺胸,目光狂热地看着回廊下的董仲和,等待着改变他们命运的那个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