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茜提出的“定金”要求,如同一颗投入静默深潭的石子,在无形的意识层面激起了涟漪。地下穹隆中,那数以万计的沉睡光态形体依旧静谧,排列成无声而恢弘的矩阵,但探索队成员,尤其是莉娜和荒木,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空间中那种非物理性的“注视感”变得更加集中、更加……具有“考量”的意味。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了几分钟,每一秒都如同在紧绷的神经上敲击。张伟紧握着武器,陆战队员们警惕地扫视着周围那些散发着微光的棺椁,仿佛担心下一秒就会有无数古老的存在破茧而出。
宋茜在舰桥同样屏息凝神,胸前的路岩晶体共鸣愈发强烈,仿佛一根被拨动的琴弦,等待着另一端的回应。
终于,那股直接作用于意识的讯息流再次涌来,比之前更加庞大,更加……具体。
“可。”
一个简洁到极致的意念,代表了同意。
紧接着,未等探索队或舰桥方面有任何操作,地下穹隆中央的区域,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黑色地面,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光线从地面下透出,迅速勾勒出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几何图案,最终稳定成一个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巨大圆形平台。平台表面光滑如镜,内部仿佛有星云在旋转流淌。
“集中注意力,”宋茜立刻通过通讯告知探索队,同时也像是在提醒自己,“它们要履行‘定金’了。”
莉娜和荒木几乎是扑到了平台边缘,科学家的本能让他们忘却了恐惧,只剩下对未知知识的极致渴望。张伟则指挥陆战队员分散警戒,确保平台周围的安全。
平台中央,光芒汇聚,如同全息投影般,开始浮现出影像。但并非动态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凝固的、风格极其古朴、甚至可以说是粗粝的“岩画”场景。这些“岩画”并非雕刻在岩石上,而是由纯粹的光与影构成,带着一种跨越了亿万光年的沧桑与厚重感。
第一幅“岩画”:展现的是一片无垠的黑暗虚空中,无数细小的、散发着微光的“种子”在漂浮、碰撞、聚合。没有声音,但所有注视着它的人,都能在意识中“听”到一种宇宙初开时的、宏大的背景嗡鸣。这并非人类认知的大爆炸理论模型,更像是一种……意识的萌芽,是无数可能性在混沌中的最初凝聚。
“这是……宇宙的起源?或者说,是某种……信息层面的起源?”荒木教授喃喃自语,试图用现有的科学框架去理解。
第二幅“岩画”:那些“种子”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流动的网络结构,如同发光的神经网络,遍布虚空。不同的网络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和频率,它们之间时而交汇,产生出更复杂的图景;时而分离,各自延伸向无尽的黑暗。一种和谐、探索、创造的氛围弥漫开来。
“多元文明的萌芽期?这些网络……是不同形态的文明在信息层面的具象化?”莉娜猜测道,她的眼神充满了震撼。
第三幅“岩画”:画面陡然变得压抑。一股冰冷的、银灰色的、呈现出绝对秩序和强制同化性的庞大网络,如同贪婪的藤蔓或者瘟疫,开始侵蚀那些发光的神经网络。它所过之处,多彩的网络被强行染上单一的银灰色,失去原有的波动和活性,变得僵硬、刻板。一些网络在抵抗中崩碎,化为虚无的光点。
“‘织构者’!”张伟的声音带着寒意,即使是通过抽象的画面,他也能感受到那股令人窒息的同化力量。
第四幅“岩画”:展现了抵抗。一些较为强大的发光网络联合起来,试图构筑屏障,阻挡银灰色网络的蔓延。画面中出现了类似“门扉”的几何结构,它们如同灯塔,在黑暗中开辟出小片的、银灰色网络无法触及的“安全区”。但整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银灰色的阴影在不断扩大。
第五幅“岩画”:这是一幅更加惨烈和决绝的画面。一部分发光网络选择了自我割裂,将最核心的、无法被同化的“意识种子”(即那些光态形体)剥离出来,通过“门扉”送往未知的、银灰色网络难以追踪的深层维度或时空孤岛(比如他们所在的这个双星系统)。而它们原有的网络载体,则在完成输送后,如同燃尽的薪柴般自我消散,以断绝“织构者”追踪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壮士断腕般的悲壮迁徙。
第六幅“岩画”:画面变得零碎而模糊。描绘了那些被送走的“意识种子”在不同的避难所中陷入沉寂,如同进入冬眠。而那个银灰色的“织构者”网络,在吞噬了绝大部分可见的发光网络后,其本身似乎也陷入了某种……停滞?或者说,它开始转向内部,进行着某种难以理解的、周期性的“梳理”与“重构”。画面的边缘,隐约出现了一个不断循环、收束的螺旋符号,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感。
“‘轮回的引信’……”宋茜在心中默念。这幅画似乎印证了他们的部分猜测,“织构者”在达成某种“终极秩序”后,其本身的存在模式可能引发了宇宙尺度的周期性重置。
第七幅“岩画”:这是最后一幅,也是最让“启明”号众人心神剧震的一幅。画面中,代表“织构者”的银灰色网络依然庞大,但在其边缘,一个极其微小、却带着截然不同色彩(一种温暖的、如同路岩晶体般的琥珀色与蓝色交织)的光点出现了。这个光点,与一艘粗糙的、与他们“启明”号有着惊人相似轮廓的星舰影像联系在一起!而这艘星舰,正驶向一个被简单勾勒出的“门扉”!
这分明就是指的他们!“启明”号的出现,甚至他们穿越“门扉”的行为,似乎早已被这古老的文明,以一种预言般的方式,记录在了这“岩画编年史”的尽头!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中央平台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恢复了之前黑色地面的模样。仿佛刚才那跨越亿万年、展现宇宙文明兴衰史诗的画卷,只是一场集体的幻觉。
但所有目睹者剧烈的心跳和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影像,证实了它的真实。
地下穹隆中一片死寂。探索队的成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充满了难以消化的震撼。这简短的“岩画编年史”所蕴含的信息量,太过庞大,几乎颠覆了他们对宇宙、文明和自身存在的认知。
“它们……它们早就‘看到’了我们?”莉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是恐惧,也是兴奋。
“不是看到,是推演。”荒木教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基于对宇宙规则和‘织构者’本质的深刻理解,它们可能推演出了在无数可能性中,会有像我们这样的‘变数’出现,并沿着某条路径抵达这里。我们……我们可能是它们等待了无数岁月的……那个‘契机’!”
舰桥内,宋茜缓缓坐回指挥席,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因信息过载带来的眩晕感。胸前的晶体依旧温热,共鸣感减弱,但多了一种……沉甸甸的确认。
这份“定金”的价值,远超她的预期。它不仅仅提供了关于敌人和宇宙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它隐晦地证实了“启明”号,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宏大叙事中,并非无足轻重的尘埃,而是一个被古老预言(或者说概率推演)所包含的关键变量。
风险依然存在,但目标的轮廓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告诉它们,”宋茜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虽然略带疲惫,却蕴含着更加坚定的力量,“‘定金’收到,价值……我们认可。”
“现在,让我们开始讨论,‘交易’的具体执行方案吧。”
历史的岩画已经展开,而执笔书写下一章的,将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