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深处,血气未散。
李云飞靠在祠门边,嘴角还挂着辣条的红油,可下一瞬,喉头一甜,一口黑血猛地喷出,溅在青石板上,像一朵扭曲的墨梅。
他没吭声,只是抬手抹了把嘴,指尖沾着腥热,笑得却更野:“咳……这玩意儿还挺冲?老子还以为阎王那套冷冰冰的规矩能压得住我。”
可没人笑。
慕容雪几乎是扑过去的,听风铃贴上他心口。
她听不见声音——自幼失聪,靠的是肌肤感知气流、震动与命格波动。
此刻,她的手指颤抖如落叶,瞳孔剧烈收缩。
“契毒……在啃你的命根。”她嘴唇无声开合,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骨头缝里挤出来的,“你再撑,魂就碎了。”
李云飞低头看她,眼神晃了晃。
这个总站在雪夜里听风辨命的公主,此刻眼底竟泛起血丝,像是比他还痛。
他想伸手摸摸她的发,手却沉得抬不起来。
“碎就碎呗。”他咧嘴一笑,牙缝里还夹着辣椒皮,“老子又不是没烂过。小时候睡桥洞,冬天冻得尿都结冰碴子,不也活下来了?”
话音未落,胸口又是一阵绞痛。
青竹七叶在他心口微微震颤,原本温润流转的绿光,此刻边缘已染上一圈死灰般的黑线,如同被火燎过的纸页,正一点点卷曲、碳化。
共命契——那道将他与万千亡魂相连的印记,开始反噬宿主。
它本是守护之契,以己身为门,纳众生执念,换一线归途。
可若无人回应“记得”,若只有他在扛,那这份契约就会变成噬主的恶鬼。
而今,命断者未灭,守门人先濒死。
“你逞什么强!”苏媚突然怒吼,一掌劈向祠前石阶!
轰然巨响,整块青石炸裂成齑粉。
她抓起地上尚未燃尽的血烛余烬,狠狠撒向街心,双目赤红如魔女降世。
“你们不是想被记得?那就——自己喊!”
她俯身抄起一把灰,在街面赫然写下几个大字:王阿婆,七十八岁,卖糖糕三十年。
围观百姓惊退,唯有那卖糖糕的老妇呆立原地,满脸泪痕。
苏媚一脚踹翻糖摊,糯米香混着焦糖味四散飞扬。
她站在废墟中,环视众人,声音嘶哑却凌厉:“从今往后,谁吃糖糕,谁就得喊她一声‘阿婆’!不喊?老子掀你摊!谁忘了她名字,谁就别在这条街上吃饭!”
人群死寂。
然后,有个孩子怯生生开口:“阿……阿婆,来块糖糕。”
老妇浑身一抖,眼泪砸进油锅,滋啦作响。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响起。
有人低声唤,有人高喊,有人哽咽着重复那三个字——
“阿婆……”
苏媚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血顺着掌缘滴落。
她笑了,笑得妖冶又悲凉:“记住啊……被人叫一声名字,真的会活过来的。”
与此同时,城楼之上,林诗音独立寒风。
她摘下华山剑穗——那是父亲亲手系上的掌门信物,象征清规戒律、不染尘俗。
如今,她指尖划破掌心,以血为引,在空中缓缓写下三行符文:
死者有名。
生者传名。
小儿知祖。
愿碑图在她识海中轰然展开,与归心印共鸣。
刹那间,一股无形之力扩散全城,如春风拂过冻土。
街巷之间,孩童们忽然停下嬉闹,一个接一个抬起头,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和祖父的名字。
“我叫小豆子,我爷叫李大牛!”
“我叫春花,我爸叫赵铁柱!”
“我奶奶叫张桂兰,她做的腌萝卜最好吃!”
声音此起彼伏,稚嫩却坚定,像无数细小的火种落入干草堆。
愿力不再由一人承担,而是化作千万缕微光,织成一张“烟火碑阵”,悄然承接那些即将消散的执念。
林诗音望着脚下复苏的城池,轻声道:“守门,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命……是千千万万人的念。”
她转身欲下城楼,却见远处茶馆屋檐上,一道身影摇摇晃晃站起。
是李云飞。
他拖着伤体,一步一喘,硬是攀上了最高处的戏台顶梁。
衣襟染血,脸色灰败,可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根不肯弯的钉子。
心口青竹七叶微颤,残存的绿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仿佛随时会熄。
但他没看天,也没看鬼。
只从怀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辣条,撕开,递给台下瑟缩角落里的一个小男孩。
风吹动他破碎的衣角,也吹乱了满城灯火。
而他的声音,低哑却清晰,穿透夜色——
“吃,吃了就得记住……”【第540章续】烫就对了,老子要它燎原!
李云飞站在茶馆戏台的横梁上,脚下是吱呀作响的朽木,头顶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夜穹。
风从巷口灌进来,卷着辣条的香辣味与血的气息,在空中打了个旋儿。
他低头看着那个缩在角落、瘦得像根柴火的小孩,咧嘴一笑,牙缝里还沾着辣椒皮:“怕啥?老子又不会吃了你。”说着,一把将皱巴巴的辣条塞进孩子手里,“吃,吃了就得记住——老子叫李云飞,守门的。”
小孩颤抖着手接过,怯生生抬头:“叔……叔叔,你是神仙吗?”
“放屁!”李云飞一拍身旁腐朽的八仙桌,整张桌子轰然炸裂,木屑纷飞,“老子是人!活生生的人!会疼、会吐血、会为了几个不记得名字的老头老太太拼到断气的人!”
他声音嘶哑,却如惊雷炸在每个人耳畔。
“你们以为名字是刻在石头上的?埋进土里的?”他环视全场,目光如刀,“不!名字是刻在饭桌上的——谁给你做过一顿热饭,你就得喊她一声‘妈’!是刻在炕头上的——谁替你掖过被角,你就得记得她的皱纹!是刻在娃嘴里的——今天你不叫娃叫‘爷爷’,明天他就连哭都找不到坟头!”
满堂寂静。
有人低头抹泪,有人攥紧拳头,还有个老书生默默起身,走到斑驳的粉墙前,掏出炭笔,一笔一划写下三个字——李云飞。
没有落款,没有赞语,只有那三字深深嵌入泥灰,像一道烙印。
笑声忽然响起,不是嘲讽,而是带着哽咽的笑。
“哈哈哈……老子也记!”一个卖烧饼的汉子猛地站起,抓起锅底黑灰,在自家铺门口刷刷写下:“王阿婆曾借我五文钱,救我娘性命。”
“我家祖宗牌位早没了,但我爹天天喝醉了喊我爷的名字!”一个小贩红着眼吼,“我爷叫陈大山!听得见不?听得见就回个话啊!”
声音此起彼伏,像是干涸多年的河床,终于被春洪冲开第一道裂缝。
夜深了。
城中三十六巷,七十二户人家,灯火未熄。
有人翻出蒙尘的族谱,颤巍巍补上三代先人的名讳;
有妇人抱着孩子,在院中点燃一盏油灯,轻声念着婆婆的闺名;
更有少年跪在祠堂外,用小刀在石阶上凿下祖父的墓志——哪怕没人读,哪怕明日就被雨水冲淡。
这不是仪式,是觉醒。
人间烟火,正以最原始的方式,点燃一座即将沉沦的城市。
庙墙边,李云飞靠着冰冷的砖石,呼吸微弱。
心口那枚青竹七叶印记,早已漆黑如焦炭,边缘龟裂,仿佛下一秒就要碎成飞灰。
可就在他意识渐沉之际——
嗡!!!
心口猛然剧震!
一股灼热如岩浆般的气息自丹田冲起,直贯胸口。
他猛地睁眼,瞳孔倒映出一点翠绿新芽——
第八叶!
青竹契纹本为七叶圆满,传说唯有“万民心记”方可催生第八叶,谓之“薪火叶”,象征命格跃迁,由“守门人”蜕为“传道种”。
此刻,第八叶竟在死灰中萌发,嫩绿如初春破土之笋,虽细若游丝,却倔强挺立!
“哈……哈哈……”李云飞仰头靠在墙上,笑出声,眼里却滚下一行热泪,“老子不是灯……是火种……只要有一口气,就能燎原……”
风掠过庙檐,吹动他残破的衣袍,也吹动满城不灭的灯火。
而远处,慕容雪立于钟楼,听风铃贴耳,感知着他命格的波动。
她忽然抬手,摘下颈间玉坠,轻轻砸向地面——
“咔”的一声,碎片四散。
她唇角微扬,无声低语:“你的命,我不听了。因为……它不再走向终结,而是开始燃烧。”
与此同时,苏媚盘坐废墟之上,手中血烛重燃,焰心竟是金色。
林诗音则闭目于华山远峰,愿碑图中多了一行新字——
“记名者众,归路自通。”
这一夜,无人入睡。
这一夜,人间重拾性命。
而李云飞,在万千灯火映照下,缓缓闭眼。
他知道——
真正的“无限江湖”,
才刚刚开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