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第二级燃烧着炽烈橙色火焰的台阶,李飞因自封而尚未完全恢复的视觉依旧一片模糊,但双耳之中,却已炸开一片足以撕裂灵魂的喧嚣!如果说“眼欲之劫”是以温情脉脉的幻象为陷阱,诱人沉沦;那么这“耳欲之劫”,便是最直接、最狂暴的、直刺心神的声音风暴!
母亲那带着哭腔、饱含绝望的呼唤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凄厉、绝望,声音中充满了撕心裂肺的痛苦,字字泣血,如同最锋利的匕首,反复控诉着他的“不孝”与“无情”,质问他为何迟迟不归,为何忍心让家人饱受思念煎熬。这声音直击他内心最深的愧疚。
紧接着,更多混乱而充满负面情感的声音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涌入他的脑海!金铁交鸣的刺耳锐响,仿佛将他拉回尸山血海的战场;昔日仇敌在剑下毙命前发出的、蕴含着无尽怨毒的最恶毒诅咒,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寒意;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在身侧倒下时发出的、充满不甘与痛苦的濒死惨嚎,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更有无数曾被他斩杀或间接因他而死的亡魂,汇聚成一片凄厉的尖啸,在他耳畔形成永不消散的复仇合唱……世间一切能够冲击耳膜、扰乱意志的声音,都被这橙色火焰的力量放大、扭曲,化作直刺灵魂的利刃。
这些声音绝非简单的噪音堆积,它们每一道都携带着极其强烈的情感冲击——对家人的愧疚、对仇敌的愤怒、对死亡的恐惧、对逝者的悲伤——这些情感如同无形的毒素,试图从内部瓦解他的意志堡垒,崩溃他的心神防线。
然而,这还并非全部。在这片充斥着负面情绪的混乱噪音海洋中,竟还夹杂着一些极具诱惑力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声音:有道韵盎然、仿佛来自上古的古老诵经声,字字珠玑,似乎蕴含着直指大道本源的无上奥秘,诱惑他放下一切潜心参悟;有红颜知己用那缠绵悱恻的嗓音发出的呢喃低语,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爱慕,勾勒出温柔乡的梦幻;还有权势滔天的强者用威严无比的语调许下的承诺,许诺他江山永固、权倾天下……这些声音如同最甜美的毒药,精准地撩拨着他内心深处对于无上力量、刻骨情爱、至高权势的深层渴望。
橙色的火焰如同拥有生命的灵活毒蛇,趁机缠绕上他的腰际,并带来一种奇异的共鸣感。这共鸣并非物理上的震动,而是让所有这些纷乱的声音,仿佛直接在他灵魂深处响起,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撼动道心、扭曲意志的强大力量。李飞感到自己的心脏不受控制地随着这些声音的节奏而剧烈跳动,时而因愤怒而澎湃,时而因恐惧而骤停,时而因诱惑而加速。体内的气血也随之翻腾不休,几乎要失控暴走。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想要捂住耳朵,隔绝这可怕的声浪,但手指触及的只有一片灼热的火焰,那些无孔不入的声音直接作用于灵魂,根本无法通过物理手段阻挡分毫!
“耳听为虚……” 李飞紧守着灵台最后一丝如同风中残烛般的清明,再次尝试故技重施,意图强行封闭听觉,切断这无孔不入的声浪侵袭。他调动体内微弱的内息,如同最精细的手术刀,精准地截断、阻滞通往双耳的经络与气血流动。
然而,这“耳欲之劫”的诡谲与刁钻,远非之前的“眼欲”可比!当他成功封闭外耳,隔绝了空气震动传声的物理通道时,骇然发现,那些纷乱嘈杂的声音非但没有如预想般消失,反而如同瞬间转移了战场,直接在他毫无屏障的意识最深处轰然响起!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每一个音节都如同在他灵魂上直接雕刻,穿透力更强,蕴含的情感冲击也更加直接、更加猛烈!封闭外耳,等于是自行拆除了最后一道物理防线,反而让心魔所化的声音得以长驱直入,直接攻击他最核心的意志本源!
“此路不通!” 李飞心头猛地一凛,如同被冰水浇头,瞬间明悟。他毫不犹豫,立刻逆转内息,解除了对听觉的强行封闭。刹那间,外界的喧嚣噪音再次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地涌来,疯狂冲击着他摇摇欲坠的心神防线。
这一次的失败尝试,让他彻底认清了一个事实:对于这“耳欲之劫”,单纯地采取物理隔绝、强行“不听”的鸵鸟策略,是根本无法度过的。因为这些声音的根源,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他自身内心深处的恐惧、愧疚、渴望所滋生的心魔!除非他能够从心灵的最底层,真正地看破、放下,从心底深处彻底“无视”这些声音所代表的情感执念,否则,无论他封闭多少感官,这些心魔之音都将如影随形,永远存在。
想通了这一点,李飞做出了一个看似被动、实则蕴含大智慧的决定。他停下了试图顶着声浪强行向上攀登的脚步,就稳稳地站在这级剧烈燃烧的橙色台阶之上,身形如同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看似随时可能倾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奇异的平衡。他不再去费力地抗拒那些声音的入侵,也不再耗费心神去试图分辨哪些是真实记忆的回响、哪些是心魔扭曲的幻听。而是将全部的心神意念,彻底地沉静下来,收敛所有杂念,使内心变得如同万年无波的幽深古井,映照万物而不为所动。他让自己化为一个纯粹的“声音接收器”,只是客观地“听”着,却不做任何主观的“处理”、不产生任何情绪上的共鸣与评判。
诅咒声铺天盖地?任它诅咒,如同清风拂过山岗。
哀求声凄厉刺耳?任它哀求,如同雨滴落入深潭。
大道纶音玄奥高渺?任它宣讲,如同钟声回荡空谷。
红颜蜜语缠绵悱恻?任它缠绵,如同琴音袅袅远去。
他强行将自己抽离出来,如同一个超然物外的局外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只是平静地“听”着这出由他内心执念上演的纷乱戏剧。渐渐地,在这种极致的冷静与抽离状态下,他开始发现,这些看似恐怖至极或诱惑无比的声音,虽然其情感根源确实源自他内心的恐惧与欲望,但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却充满了大量刻意的重复、夸张的渲染,甚至出现了逻辑上的明显漏洞与矛盾。仇敌的诅咒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最恶毒的话,缺乏新意;大道的宣讲听起来高深莫测,细品之下却空洞无物,经不起推敲;红颜的蜜语虽然动人,却流于形式化的套路,缺乏真正的情感深度……它们就像是一出由蹩脚编剧和演员打造的戏剧,舞台上看似热闹非凡、声光效果炫目,但剥离表象之后,内里却是无比的苍白与虚假。这种“假”,反而凸显了其本质的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段古老的经文在心中流过。他并非顿悟佛法,而是明白了“闻而不染”的真意。声音只是声波震动,其携带的情绪与意义,是由他的心所赋予的。若他的心不动,这些声音便只是声音,与风声、水声无异。
当他真正从心底剥离了对这些声音的情感依附和意义解读时,那喧嚣的声音风暴,在他“听”来,渐渐变成了一片无意义的、空洞的回响。尖锐的诅咒失去了恶毒,只剩下嘶哑;诱人的许诺失去了魅力,只剩下虚伪。
缠绕在他腰间的橙色火焰,如同失去了养分的藤蔓,开始剧烈地摇曳、收缩。那撼人心神的力量急速消退。最终,在一阵无声的波动中,橙色火焰彻底熄灭,化作点点流光消散。脚下的台阶恢复了石质的沉稳,耳畔万籁俱寂,只剩下火焰山本身低沉的、永恒的背景嗡鸣。
李飞缓缓吐出一口带着焦灼气息的浊气,额头上已布满细密的冷汗。耳欲之劫,度过的关键并非“不听”,而是“听而不着于心”。他成功地在声音的惊涛骇浪中,守住了心舟的平稳。
他没有丝毫松懈,目光投向更上方那级燃烧着明黄色火焰的台阶——鼻欲之劫,等待他的,将是足以令神佛沉沦的极致香气诱惑。他调整呼吸,迈出了坚定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