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鲁班密码与东厂陷阱》
“这图纸上的螭纹,是用蒜汁画的。”欧阳菲菲指尖轻点羊皮卷轴,声音压得极低,“遇热显形,遇潮消散——东厂那帮人,怕是连我们今早喝了几碗粥都记在账上了!”
晨曦初露,大报恩寺工地的木料堆后,四人组围着半张偶然得来的地宫机关图,脊背窜起寒意。图纸边缘的螭龙纹路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而三丈外的营帐阴影里,一双绣春刀反光的官靴已停了半刻钟。
琉璃塔第七层脚手架上,罗子建像只壁虎紧贴椽柱。昨夜他徒手攀至未封顶的塔心,竟在卯榫接缝处摸到一行刻字:“永乐十八年腊月戌时,星落塔尖,地宫门开”。此刻他俯瞰全城,秦淮河如银带蜿蜒,而工地东南角的琉璃窑忽升起青烟——那是东厂暗哨换班的信号。
“吴老二增派了哨岗。”陈文昌蹲在釉彩桶旁,指尖蘸着辣椒酱在瓦片上画布防图,“两个时辰后,宫里的董太监要来巡视琉璃烧制进度,这是混进地宫区的唯一机会。”他昨日刚用“南洋仙丹”(实为加了跳跳糖的辣椒酱)唬住监工,换来今日搬运釉料的机会。
突然,西北角传来工匠们的惊呼。张一斌立在绞盘架下,脚边散落着断裂的麻绳与铁钩。他方才见两名工匠险些被坠落的石料砸中,飞身一脚踢偏石料轨迹,反手用皮带扣卡住失控的绞盘轴心。“承轴磨损,改用鱼油润滑。”他抹了把汗,却见工匠们齐刷刷跪倒高呼:“鲁班爷显灵!”
欧阳菲菲在工棚里展开羊皮卷,毛笔蘸清水轻擦螭纹。水痕过处,浮出朱砂标注的星象图与算式:“须弥座下七丈三,斗转星移步九寰”。她瞳孔骤缩——这是用《崇祯历书》反推的坐标定位!
“东厂在图纸上做了手脚。”她指尖发凉,“真正的地宫入口不在塔底,而在琉璃窑北侧的祭天台!但若按错误图纸开挖…”话音未落,张一斌突然夺过图纸冲向釉彩窑。众人追至窑口,见他将图纸贴在灼热的窑壁上,焦糊味弥漫中,螭纹竟蜕变成蛛网般的蓝线——那是用明矾水绘制的暗道分布图!
“螭纹遇热显真形,东厂想引我们撞进火药库。”张一斌冷笑。转角却传来吴老二阴恻恻的笑声:“好个鲁班传人!可惜这‘鱼油润滑’的法子,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才用…”十余名番子持弩围拢,箭矢直指众人眉心。
千钧一发之际,陈文昌突然掏出陶罐高喊:“南洋圣火,焚罪涤孽!”猛地将辣椒酱泼向窑口积水。红油遇炭火轰然爆燃,刺鼻浓烟中欧阳菲菲甩出绸缎卷走图纸,罗子建猿猴般荡过脚手架,竹筐罩住吴老二头顶。
众人趁乱钻入堆料地沟,却在暗道尽头触到冰冷铁环——这是祭天台的青铜镇石!欧阳菲菲抚过石上二十八星宿刻痕,突然取出碧云剑抵住心宿二方位:“图纸密码要配剑铭共振…”剑身嗡鸣中,石块滑开半尺缝隙,露出向下的石阶。
幽风裹着檀香从地底涌出,张一斌忽然按住机关门:“等等,你们听——”
深邃的黑暗里,传来铁链拖曳的铿锵声,伴有模糊的诵经腔调,像极了他们在现代听过的…永乐大钟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