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部队组建得早,经历过无数硬仗、恶仗,在汉军内部早已声名赫赫。
正因背负着这份荣光,二师上下在战场上拼得更狠、打得更猛,每一次出色表现又反过来巩固了他们王牌之名,使得这支队伍的威名愈发响亮。
虽然所谓“王牌”只是军中私下流传的说法,并未被上层正式册封,但二师的战力摆在眼前——若真要论谁配得上这个称号,他们自己也坚信,非己莫属!
然而近年来战事频繁,不少部队也在战火中崭露头角。
尤其是北方军系统的第十七师与第九师,在赵明诚指挥下横扫北线,攻势如雷霆万钧,屡次以少胜多,击溃数倍之敌。
甚至有过一夜间奔袭数百里,奇袭敌方中枢、瘫痪其指挥体系的惊人战绩!
这些实打实的功劳让两支部队迅速崛起,名声已然与二师并驾齐驱。
倘若二师再不打出一场拿得出手的胜仗,恐怕多年积累的风头就要被这两位后起之秀抢走了。
正因如此,这一战对二师而言,志在必得。
不仅因为这是他们远征以来首次参与的大规模正面交锋,更关键的是,这次的对手远非常规美军可比,战斗力更强、组织更严密。
若是只击败一般敌军,根本无法与北线那两个师相提并论——毕竟人家是从开战之初就迎头撞上鹰酱最精锐的力量,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二师拿下的只是一个残兵败将般的对手,那战绩拿出来只会显得逊色。
因此,要么不动手,要动就必须啃下一块硬骨头,用实力说话。
而格兰特所率的这支主力部队,仿佛正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块试金石,恰巧在这个节骨眼上送到了面前!
随着师长一声令下,全师士气高涨,士兵们群情激奋,呐喊声此起彼伏。
“这老家伙,煽动人心还真有一手。”
“呵呵,光有气势还不够啊。
对面那帮美军可不是软柿子,挨了那么猛的炮火都没垮,还在拼命修复工事、组织抵抗。
我看二师这次想轻松拿下,怕是要吃点苦头。”
“要是他们拿不下,那就轮到我们上场了。”
后方几位没抽中先手机会的师长看着这一幕,脸色复杂。
一方面,他们真心佩服二师的实力;另一方面,谁不想立下这份头功?
不过毕竟是自家兄弟部队,若非必要,他们也不愿看到二师伤亡惨重。
就怕那位师长为了面子,不愿在众人面前示弱,哪怕代价高昂也要死磕到底。
真到了那一步,二师恐怕得付出不小代价。
“呵,真要那样,我们也别闲着,直接冲上去接应就是了。
到时候功劳大家分,谁也说不出什么。”
“这……不太好吧?对方本来就是孤军深入,又被炮火犁了一遍,早就伤筋动骨。
现在派一个主力师去打他们,本就占尽便宜。
咱们要是全都扑上去,岂不是有点趁人之危?”
“啧,打仗哪来那么多道义讲究?你以为是在比武擂台上过招?只要能把敌人干掉,兵力多些怎么了?战场之上,赢才是硬道理。”
事实很快证明,他们的担忧有些多余。
尽管美军表现出惊人的韧性,在四面受困、遭受猛烈轰击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但他们的实际作战能力已经被严重削弱。
更何况,他们碰上的还是汉军中赫赫有名的王牌——第二师。
这种级别的主力部队,哪怕面对一支建制完整、毫发无损的美军,也照样有底气正面硬刚,更别提现在这支敌军早已元气大伤、实力大减。
要是连这种局面都拿不下来,那第二师也就白担了“主力”这个名号!
在众人屏息注视下,第二师的战士如疾风掠阵,迅猛推进,不到半小时便彻底拿下敌方据点。
进攻节奏行云流水:火力压制精准到位,梯队轮番冲锋毫不拖沓,爆破小组定点清除障碍,穿插迂回切断退路,各种战术配合得天衣无缝,看得人眼花缭乱。
原本大家都以为,即便能取胜,第二师也免不了要付出惨重代价。
可结果却令人震惊——不仅胜了,而且赢得干脆利落。
全师伤亡不足两百,阵亡者更是不到三十人。
这场仗,简直就是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打了一场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实战示范。
“好!打得漂亮,不愧是我们汉军的头等主力!”
汉军指挥官显然极为满意,待二师长从前线归来,当众赞道:
“这一仗打完,以后军中谁还敢质疑我们第二师的战斗力?”
二师长听着首掌的肯定,心中自是欣喜难掩,语气里也不由带上几分傲气。
他虽略显张扬,但战绩摆在那儿,每一寸阵地都是实打实拼下来的,没人挑得出错处——这份骄傲,他担得起!
“别得意太早,后头硬仗还多着呢。
你们是主力,接下来少不了啃骨头的任务!”
指挥官笑着摆了摆手,并未苛责,只是提醒他切莫松懈。
毕竟战局远未结束。
北方派来的美军援兵既然已经露面,就绝不可能只有这点兵力。
真正的主力,恐怕还在后头。
“从目前交手的情况看,这支从北边下来的美军,确实和以往遇到的不一样。”
“没错,他们的战斗素养明显高出一截。”
“不只是单兵能力,就连军官的临场调度、部队的整体协同,都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老练劲儿。
这种队伍,一看就是真刀真枪打过恶仗的。”
“之前北线赵明诚将军发来电报,提到美军名将格兰特已率部南下。
眼前这支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先头部队,但应该不是全部兵力,人数上对不上。”
“我们的情报显示,鹰酱正府这段时间在国内疯狂征兵,不论背景、不设门槛,连女性都被编入后勤甚至作战单位,硬是凑出了几十万新军。
据说已有不少被送往前线。
如今北方战事胶着,我方西线攻势又已暴露,敌军主力很可能会优先调往西部防线。”
“而西部目前唯一坐镇的名将,正是格兰特。
也就是说,这些新组建的部队,最终都会划归他麾下?”
“正是如此。
所以我们刚才遭遇的,顶多算是前锋探路的先锋队,真正的主力还没现身。”
“不清楚格兰特到底带了多少人马。
但从他先前部署来看,似乎是想依托密西西比河构筑防线,阻止我军南进。
可惜我们动作更快,抢先渡河,逼得他只能放弃原计划,暂且后撤。”
诸位将领皆为久经战阵之辈,结合地图与近日所获情报,很快便理清了美军的大致动向。
“该不会是格兰特怕了我们,不敢野战对决,干脆直接开溜了吧?”
有人出言质疑,倒也情有可原。
毕竟这一路上碰到的美军,多数闻风即溃,敢于死守阵地、奋起反击的寥寥无几。
像刚才那支能拼死抵抗、直至最后一刻才败退的部队,已是凤毛麟角。
“北美就这么点地盘,咱们现在已经占了一多半。
他再往后撤,难道还能跳进大西洋不成?”
一人冷笑出声,话语中满是不屑。
“不可掉以轻心。
盛名之下,必有其实——格兰特在北方战场的表现早已证明了他的能力。
而这一次交锋中,他显然是抱着与我军同归于尽的打算,直接冲击我们的主营,意图和我们拼个两败俱伤。
只是因为我们的主力及时回援,才让他功亏一篑。
像这样敢于主动出击、敢打硬仗的对手,绝不能用以往对镁军那种畏战怯阵的印象来衡量!”
看到麾下将领中隐约流露出对敌军的轻视之意,汉军主帅重重敲了下桌案,语气凝重地提醒众人。
自古骄兵必败,如今战事未定,胜负未分,此刻绝非懈怠松劲之时。
唯有等到彻底击溃格兰特,全歼其部众,并与从北线南下的友军在鹰酱都城华盛城胜利会师,那时再论功行赏、从容庆贺,方为稳妥。
主帅既出此言,诸将皆收敛心神,重新振作精神。
“将军,镁军素来擅长平原作战,但密西西比河以东这片区域地势开阔,无险可守,若无大规模骑兵配合,难以有效阻滞我军推进。
因此,格兰特选择放弃此地,实属明智之举。”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冷静分析道。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然而正如诸位所见,鹰疆虽广,如今已无多少退路可言。
格兰特不可能无限后撤,所以他必定会在某处地形险要之地停下脚步,依托山川之利构筑防线,重整旗鼓。”
格兰特的动向其实并不难预判,一旦摸清其意图,汉军便可从容应对,掌握主动。
“若我们现在迅速追击,或许能在他们抵达阿拉巴契亚山脉之前截住其主力!”一位年轻将领眼中闪着锐气,语气振奋。
尽管此前格兰特部队展现出一定战力,但他并未将其视为真正威胁。
毕竟,眼下局势分明:汉军连战连捷,气势如虹,处于全面进攻之势;而镁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迷,几近仓皇奔逃。
此时若乘胜压迫,敌军势必惊惧难当,难有战心,唯有望风而遁。
一旦形成溃势,纵是良将也难以收束败兵。
兵败如决堤之水,一旦崩塌,便再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