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前方美军阵地上异常安静,仿佛死寂一般。但谁都清楚,这绝不代表敌人已被消灭殆尽。他们多半藏在战壕深处或掩体背后,等着汉军冲锋时突然发难。
刚才那波炮击固然造成了巨大伤亡,却远未达到歼灭全军的程度。这片沉默,更像是潘兴设下的陷阱——他要的就是这种假象,诱使进攻方放松警惕。
在汉军眼里,或许会觉得那一阵狂轰滥炸已经扫平了所有抵抗。可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如果对方真是这么盘算的,那他们很可能会放松警惕。而一旦松懈下来,这正是镁军扭转战局的绝佳时机!
对镁军来说,最怕的就是汉军察觉到他们并未被彻底击溃。倘若敌方继续像刚才那样,毫无顾忌地倾泻炮火,他们将完全陷入被动,只能挨打,甚至连一个敌人都没伤到,自己就先被炸得七零八落。
这样的结局太过窝囊,谁都不愿接受。因此,他们必须设法打破这种局面。
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已被重创甚至全灭,诱使汉军贸然推进。等敌人靠近时,突然发起反击,迅速拉近距离。这样一来,不仅能打乱对方阵型、造成有效杀伤,还能利用敌军作为掩护,规避其远程炮火的覆盖打击。
只要双方混战在一起,汉军的炮兵就不得不收手——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朝自己的人开炮。没了炮火支援,镁军面临的威胁自然大大降低。
但话说回来,汉军步兵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若己方顶不住反扑,极有可能在贴身交战中被一举击溃。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博弈,说白了,就是一场生死豪赌。
潘兴当然清楚其中利害。如果有更稳妥的方案,他绝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可眼下,他已经没有退路。
上峰下达的是死命令: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必须坚守阵地,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然而敌军攻势之猛烈前所未有,伤亡数字飞速攀升!
若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应对,别说完成任务,恐怕整支部队拼光了,也无法真正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
一旦防线失守,汉军必将迅速收紧包围圈,如同收紧套在脖子上的绳索,一步步将他们逼入绝境,最终全歼。
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就算最终战败,也是倒在冲锋的路上,能多拖几个敌人下水,也算值了。至少比蜷缩在战壕里,无声无息地被炸成碎片来得痛快!
“全体准备!敌人正在逼近,不准擅自开枪,等他们进入三十米内再统一开火!”
潘兴紧盯着望远镜,目光锁定在快速向己方阵地压来的汉军士兵身上。对方推进的速度虽快,却毫不混乱。士兵之间交替掩护,层层推进:前一批火力组建立支撑点后,下一波才从后方跃出,抢占前方高地,继续掩护后续部队前进。
这般严密有序的战术配合,让潘兴心头一沉。这支军队不仅训练有素,而且纪律严明,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久经沙场的老练。
果然名不虚传。外界对汉军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今日亲眼所见,方知其所言非虚。
仅凭眼前展现出的战斗素养,镁军现有部队几乎难以企及。
这份认知让潘兴更加凝重。即便他的计谋奏效,引敌深入,可面对这样一支强敌,他的部队是否真能扛住冲击?稍有不慎,非但无法翻盘,反而可能自取灭亡!
“情况不对!”
汉军指挥官手持望远镜,视线始终未离开对面鹰酱军的阵地。
那里太安静了。先前因硝烟弥漫,视野受阻,难以判断敌情。而现在,随着浓烟逐渐散去,整个前沿阵地已清晰可见。
正因如此,他心中警铃大作——敌阵一片死寂,静得反常。
“仅仅靠那一轮炮击,根本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消灭。就算缺乏坚固工事,敌军最多损失七成,断不至于全军覆没。”
“可现在阵地上连个人影都没有……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敌人在藏!他们在埋伏!这片寂静,正是陷阱的前兆!
“命令迫击炮组,立即对敌前沿实施急速射击!吹冲锋号,催促步兵加快进攻节奏!”
既然看穿了对方的图谋,那就绝不能坐视己方将士踏入死亡陷阱。
然而此时若再通过常规渠道层层传令,等命令抵达前线作战部队时,恐怕战机早已错失。因此,最果断有效的应对方式,便是以迅猛的炮火压制配合快速突击,打乱敌方阵脚,最大限度地削弱其伏击带来的威胁。
“明白,将军!”
迫击炮班组本就部署在步兵后方,靠近指挥所,接到指令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他们迅速锁定敌军阵地,毫不犹豫地展开高强度射击!
咚!咚!咚!
一声声沉闷的发射声响接连响起,一发发迫击炮弹呼啸升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高弧轨迹,宛如流星坠落,精准砸入敌军隐蔽区域,瞬间炸开一朵朵炽烈的火光!
轰!轰!轰!
与先前炮兵部队的急袭相比,迫击炮的火力密度毫不逊色。由于装填简便、操作灵活,只要人员协同得当,迫击炮的射速远超传统火炮,每分钟倾泻数十枚炮弹并非难事。
更关键的是,汉军将迫击炮编配到了连排一级单位,每个连至少下辖一个迫击炮排,配备六门以上火器。一旦集中使用,形成的火力覆盖极为惊人。
尽管单发威力不及重型炮弹,但胜在数量密集、落点频繁,形成持续性的打击压力。
原本潜伏在暗处、静待汉军先头部队踏入伏击圈的美军士兵,突然听到头顶传来尖锐的呼啸声,纷纷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正急速逼近,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冲天而起的火浪!
这波突如其来的火力突袭彻底打乱了美军的作战节奏。第一轮炮击尚可勉强承受,毕竟早有防备,心理上也有准备;可这一次,完全出乎意料。
他们根本没想到会再次遭遇轰炸。毕竟此刻双方距离极近,按常理判断,此时开炮极易误伤己方前沿兵力,汉军不可能冒此风险。
至于汉军装备的迫击炮,他们虽有所耳闻,却从未设想对方竟会如此集中运用,更没预料到这种轻型火器竟能造成如此惨重的杀伤效果。
种种误判叠加之下,美军的伏击计划在短短几分钟内土崩瓦解,藏匿位置尽数暴露于汉军突击部队视野之中。
察觉敌情后,汉军立刻调整战术,对暴露目标实施猛烈压制。残存的美军即便还想执行原定伏击方案,也已无力回天。
“该死!难道真是天不佑我美利坚?”
后方观察战况的潘兴将军紧握双拳,面色铁青,眼中满是不甘。
只差一点,仅仅一步之遥!若非那阵突如其来的炮火打断,他的奇袭几乎就要成功!
一旦得手,不仅能重创敌军主力,更有望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但他失败了。两轮炮击不仅造成重大伤亡,更让整个战局急转直下。如今汉军已兵临城下,被迫仓促迎战的美军陷入被动,败象已现——至少在潘兴看来,这场仗已无翻盘可能。
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让人看见胜利的曙光,却又亲手将其掐灭。此刻的潘兴,正是这般心境。
当所有谋略尽数落空,溃败便成了注定结局。
不出所料,美军迅速陷入混乱,最终全线崩溃,溃不成军。
而汉军战士在识破敌人企图偷袭的阴谋后,怒火中烧,士气高涨,攻势愈发凌厉,誓要将胆敢设伏之敌彻底击溃!
面对美军士兵时,汉军毫不留情。他们将手中的弹药倾泻而出,炮火、手榴弹、如雨般的子弹接连不断地砸向敌阵,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多数美军甚至来不及举枪还击,便倒在了汉军猛烈的火力覆盖之下。少数负隅顽抗者,也在汉军压倒性的兵力与精准的战术配合中,被迅速清除。
尽管心中怒火翻腾,但汉军并未因情绪而乱了阵脚。他们的作战节奏稳如磐石,始终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这种冷静而严密的部署,让美军找不到一丝破绽,只能在混乱与惊惧中一步步走向覆灭。
后方的战斗其实极为短暂,从打响到结束,不过数小时光景。这点时间,根本不足以让美军主力与被围部队会合。相反,由于冒进深入,他们早已一头扎进汉军设下的“口袋”之中,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汉军的重心已悄然转移——由清理残敌转为迎击敌方主力。至于搜山搜林抓俘虏这类杂务,自然交由仆从军去处理。
“第二波进攻开始了!”
第一轮攻势受挫后,鹰酱并未退缩。他们清楚,汉军的防线绝非轻易可破。心理上,他们早已做好承受重大伤亡的准备。只要损失仍在可控范围内,他们就将继续推进,直至打通包围圈,救出被困友军。
而汉军这边,与此前单纯阻击不同,此次目标明确:歼灭敌人。因此,他们有意放敌靠近,诱使其主力深入,借此吸引对方注意力,为两翼及后方迂回部队争取包抄时机。
这一策略恰恰助长了美军的错觉。当他们看到己方士兵逼近汉军阵地时,误以为突破在望,士气大振,正欲乘胜追击,一举撕开防线,救出兄弟部队。
然而就在此刻,四面八方骤然响起密集的枪炮声——汉军两翼的包抄部队终于到位,在美军进攻最酣之时,猛然发起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