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和三位舍友围坐在船舱里,窗外是平静的海面,但直播间里讲述的却是波涛汹涌的历史。
老铁们,永历帝这个朱跑跑的朝廷,虽然整天在逃亡路上,可内部的党争一点都没闲着。朱及第开门见山,而且他们内斗的方式很特别——各自拉拢地方军阀当靠山。
画面中,永历朝廷的官员们坐在颠簸的马车里,还在密谋如何拉拢各地军头。
最夸张的是,大贝勒插话道,有一次清军追兵距离行在只有三十里,两派大臣还在争论该去投靠李成栋还是陈邦策。
网友【看戏模式】评论:这是在用生命搞内斗啊!
永历朝廷内部主要分为两派,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人物关系图,楚党以袁彭年为首,吴党以李用楫为主。这两派人马各自在广东地方军阀中寻找支持。
画面显示广东地区的军阀分布:
- 李成栋:控制广州及周边
- 陈邦策:盘踞潮州
- 杜永和:据守惠州
- 罗成耀:把持高州
这些广东军头虽然都打着明军旗号,但个个拥兵自重,碳水教父分析道,楚党拉拢李成栋,吴党结交陈邦策,把朝堂之争变成了军阀间的博弈。
在这些军阀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李成栋,叶赫那拉大贝勒指着地图说,他原本是清军将领,反正归明后掌控了广州要地,实力最强。
画面中,李成栋的府邸前车水马龙,两派官员竞相拜访。
李成栋也很精明,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他在两派之间左右逢源,今天支持楚党打压吴党,明天又帮吴党制约楚党,把永历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在这时,邮轮传来一阵汽笛声。朱及第笑着对镜头说:看来我们的船要进港了,不过永历朝廷还在各路军阀之间呢。
画面转到肇庆行宫,永历帝正在为各路军阀的奏报发愁。
李成栋要求增加粮饷,陈邦策要求封爵,杜永和要求更大的地盘,朱及第列举着永历帝的困境,这些广东军头个个都在伸手要权要钱,把永历朝廷当成了提款机。
网友【傀儡皇帝】评论:这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
更糟糕的是,大贝勒插话,这些军阀之间还在互相攻打。李成栋打陈邦策,杜永和攻罗成耀,把广东搞得乌烟瘴气,根本无力对抗清军。
这就形成了一个致命的恶性循环,碳水教父总结道,文臣内斗 → 各自勾结军阀 → 军阀间互相攻伐 → 消耗抗清力量 → 朝廷更加衰弱。
画面中,永历帝在临时行宫里,听着外面大臣们为该支持哪个军阀而争吵,脸上写满了绝望。
说实话,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感叹道,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永历帝要不停地跑了。手下一帮热衷于内斗的大臣,外面一群各自为政的军阀,不跑难道等死吗?
朱及第最后说道:永历朝廷在广东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当一个政权把生存希望寄托在互相倾轧的军阀身上时,它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下一集,我们将看到这个内斗不休的小朝廷,如何被迫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直播间里,网友们纷纷留言:
内斗真是刻在基因里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朱及第和舍友们围坐在略显颠簸的船舱内,窗外天色渐暗,海浪声隐约可闻。
老铁们,就在永历朝廷在广东吵吵嚷嚷的时候,北边的湖广战场上,一位关键人物正在苦苦支撑着大局。朱及第神色凝重,他就是督师湖广的何腾蛟,被后世称为第一次复明高潮的擎天一柱
画面中出现一个面容清癯、目光坚毅的文官,正在军帐中与幕僚商议军机。
何腾蛟这个人很有意思,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介绍道,他原本是个纯粹的书生,但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
当时湖广形势危急,碳水教父调出地图,何腾蛟采纳幕僚建议,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收编李自成的残余部队。
画面上,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将领率领数十万部众南下,在荆州地区与何腾蛟会师。
这可是步险棋,叶赫那拉大贝勒分析道,大顺军与明军本是死敌,但现在清军是共同敌人。何腾蛟以联寇抗清的策略,短时间内就聚集了数十万大军。
网友【战略大师】评论:这步棋走得妙啊!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何腾蛟的整合下,湖广明军声势大振。
有了大顺军的加入,何腾蛟一度控制了几乎整个湖南和湖北大部,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指着地图上迅速扩大的明控区,这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画面中,明军连战连捷,先后收复长沙、岳阳等重镇,清军节节败退。
更重要的是,碳水教父补充道,湖广战场牵制了大量清军,为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的反正创造了条件。第一次复明高潮能达到那个规模,何腾蛟功不可没。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危机悄然浮现。
何腾蛟毕竟是个传统文人,内心深处对出身的李过等人始终存有戒心,朱及第叹息道,而大顺军将领也对何腾蛟的指挥多有不服。
画面中,何腾蛟的幕僚建议他以粮饷控制诸将,导致大顺军各部粮草不继。
最致命的是,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何腾蛟重用旧部章旷、傅上瑞等人,这些人与大顺军将领矛盾极深,经常克扣军饷、争功诿过。
网友【内斗专家】评论:老毛病又犯了!
裂痕最终演变成决裂。
1649年春,清军大举反攻长沙,叶赫那拉大贝勒描述着战况,何腾蛟急调各部增援,但李过等人因粮饷问题按兵不动。
画面上,何腾蛟在湘潭城头望眼欲穿,援军却迟迟不至。
更要命的是,碳水教父痛心地说,何腾蛟的亲信部将也在互相猜忌,有的甚至临阵脱逃。长沙城内守军不足万人,而清军有数万之众。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何腾蛟死守湘潭一个月,最终城破被俘。
画面转到何腾蛟被俘后的场景。
清军多次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朱及第声音低沉,但何腾蛟宁死不屈,在狱中绝食七日而亡。就义前,他留下遗言:一死以报太祖高皇帝,无愧于心矣。
随着何腾蛟的死,湖广局势急转直下。
何腾蛟一死,湖广明军顿时群龙无首,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总结道,李过等人率部退入广西,湖南要地尽失。这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很快江西、广东的义军也相继失败。
网友【大势已去】评论:一根擎天柱倒了,整个大局就崩了!
朱及第最后说道:何腾蛟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内部的猜忌和党争仍然能够毁掉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