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处的信号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尚未抵达水面,却已在暗流中传递着不为人知的波动。Yx指挥部内,关于“鲸歌”的微弱讯号暂时被更高优先级的危机压后处理,但储俊文将其标记为最高潜在变数,交由刘怡萱进行背景深度分析。
此刻,所有人的焦点仍集中在71小时倒计时,以及风暴中心那颗正在艰难“进化”的静滞种子上。
深海之下,混沌能量涡流中,那颗由李文昊心核碎片与“终焉”污染共生而成的种子,经历了一场短暂而剧烈的内部风暴后,搏动逐渐趋于一种……奇异的、不稳定的新节律。不再是单纯模仿心跳的匀速搏动,而是变成了一种更复杂、仿佛在“呼吸”与“思考”的波动模式。时而急促如骤雨,吸收转化着周围狂暴的熵增能量;时而缓慢如深海暗流,将精炼出的静滞之力极其小心地释放出去,修补着因它刚才失控而受损的静滞场结构。
“能量转化效率恢复至85%,静滞输出稳定性……波动极大,但整体趋势向好。”刘怡萱紧盯着数据流,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谨慎,“它好像……真的在‘学习’。通过反复试错,调整自身内部‘静滞’与‘熵增’两种规则碎片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寻找一个在当前恶劣环境下能够维持自身存在,并能对外界产生‘正向’影响的最优解。”
“就像一个被扔进极端环境的生命体,在被迫进化?”诸葛隽羽尝试用灵觉感知那种变化的本质,眉头微蹙,“但它的‘意识’……如果那能称之为意识的话……非常原始,更像是一种……基于规则层面的、复杂的条件反射和自适应算法。它的‘目标’似乎很简单:存在下去,并维持周围‘秩序’的稳定。因为周围的静滞场是它存在的‘土壤’,土壤崩溃,它也会消亡。”
“所以它现在把‘终焉之瞳’的静滞场当成了自己的‘巢穴’在维护?”董立杰咧了咧嘴,“这算啥?鸠占鹊巢,还顺手把鹊巢加固了?”
“可以这么理解,但情况更复杂。”王文娟看着李文昊逐渐平稳的生命体征,稍稍松了口气,但担忧未减,“文昊的左臂心核与种子深度共鸣,种子的每一次‘进化’尝试,其内部规则的重组震荡,都会通过共鸣反馈到文昊身上。虽然目前看是滋养,但那种‘熵增’规则碎片被强行纳入有序框架的过程,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就像……在体内驯养一头微型怪兽,驯化了是助力,失控了就是灾难。”
储俊文沉默地听着汇报,目光扫过主屏幕。代表种子的光点颜色变得更加难以定义,不再是纯净的冰蓝,也不是混乱的银灰,而是一种不断微妙变化的、蓝灰交织的混沌色彩,仿佛一片微型星云在缓缓旋转。
“持续监控种子和文昊的状态,建立预测模型,推演其进化可能走向。重点评估种子稳定性失控的阈值,以及……它是否具备‘繁殖’或‘扩散’的可能性。”储俊文下令。这颗种子已经成了关键的变量,必须尽可能掌控。
“明白!”刘怡萱立刻着手。
就在这时,加密频道再次响起钟衍教授急促的声音,背景是更加嘈杂的仪器声和人员的呼喊。
“俊文!南极脉冲源有重大发现!我们成功捕捉并放大了一段更清晰的、由基石网络发出的‘信息流’!内容……是关于‘鲸歌’的!”
所有人精神一振!
“快说!”储俊文道。
“根据信息流破译,‘鲸歌’并非生物叫声,而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由星球自身地质活动与全球‘基石’网络共振产生的特殊低频波动!其频率与某些海洋巨兽的发声器官天然共鸣,故而曾被古代文明误认为是‘鲸歌’!”钟衍语速极快,“这种波动是基石网络进行大规模能量调度和信息传递的‘载体’之一!相当于网络的……‘背景音’或‘系统提示音’!”
“太平洋深处那个废弃监测站接收到的‘鲸歌再度响起’,意味着什么?”诸葛隽羽敏锐地捕捉到关键。
“意味着……那个区域的基石网络节点……可能正在被‘激活’或‘唤醒’!”钟衍的声音带着激动与不安,“根据《蚀章》残卷和彼岸派零星记载,当全球多个重要‘锚点’(即基石节点)需要协同应对重大威胁时,网络会启动一种高阶运行模式,各个节点间的能量与信息交换会急剧增加,产生的‘鲸歌’也会变得清晰可辨!”
“协同应对威胁?是指‘终焉之瞳’的危机?”刘怡萱问。
“不完全是!”钟衍调出一张复杂的全球能量流动模拟图,“看!能量流动的指向性!南极节点在向魔都节点‘充电’后,魔都节点汇聚的能量,除了维持本地静滞场和滋养文昊的种子,正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地脉网络,流向……太平洋深处!而那个坐标,恰好靠近那个监测站!”
画面显示,一股磅礴而隐晦的静滞能量,正如同地下暗河般,悄无声息地涌向太平洋某处海沟。
“那里有另一个‘基石’节点?网络在向那里输送能量?目的是什么?”董立杰追问。
“目的未知!那个节点的具体坐标和状态是最高机密,连《蚀章》都记载模糊,只称之为‘L点’——‘拉莱耶(Rlyeh)静滞点’!”钟衍的语气充满凝重,“传说那是彼岸派最早设立的几个主锚点之一,也是最古老、最神秘的一个。它似乎处于一种极其深度的‘休眠’或‘封闭’状态,正常情况下几乎不与其他节点交互。现在网络主动向它输送能量,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它即将苏醒,参与应对危机;要么……是它本身出了什么问题,需要紧急能量支援!”
拉莱耶静滞点?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联想到某些不祥的古老传说。
“能监测到L点的具体状态吗?”储俊文问。
“很难!那里的静滞力场强度超乎想象,我们的探测器根本无法靠近,只能通过能量流向来间接判断。但刚刚,‘鲸歌’的波动频率出现了一次极其短暂的……‘变调’!”钟衍补充道,放出一段音频频谱分析图,只见那代表“鲸歌”的平稳低频波段中,突然插入了一丝极其尖锐、不和谐的高频杂音,转瞬即逝。
“这变调……很像某种……‘应激反应’?或者……‘痛苦’的表示?”诸葛隽羽的灵觉对情绪波动极其敏感。
“不确定!但肯定不是正常现象!”钟衍肯定道,“而且,几乎在‘鲸歌’变调的同时,全球基石网络的能量流动出现了瞬间的紊乱,虽然很快平复,但……魔都节点输向L点的能量增强了15%!网络似乎在……‘加大剂量’?”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遥远的异常,指挥部主屏幕上,代表魔都地下“基石”的能量读数微微波动了一下,输出功率有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提升。而深海之下,那颗刚刚稳定下来的种子,搏动频率也随之微微加快,似乎从“基石”得到了更多的能量补充,其内部蓝灰色星云般的漩涡旋转速度加快了一丝。
“网络在调动资源,优先保障L点?”刘怡萱推测,“难道L点的优先级,比魔都这边应对‘终焉之瞳’的威胁还高?”
这个猜测让所有人感到不安。L点到底隐藏着什么?值得基石网络在“终焉之瞳”危机当头,还分心甚至优先照顾?
突然,负责监控星河无限残舰的诸葛隽羽猛地睁开眼,脸上露出一丝惊疑:“队长!木星轨道那边……有极其微弱的、非正常的空间波动!不是跃迁,更像是……某种超高阶的……‘窥探’?感觉……很熟悉……有点像……之前‘巡狩之眼’扫描时的余波,但更……隐晦和……‘小心翼翼’?”
“巡狩之眼?”储俊文目光一凛,“它又在观察星河无限?”
“不像观察……更像是在……‘确认’什么?”诸葛隽羽努力描述那种感觉,“它的‘注意力’似乎短暂地在星河无限的隐匿点上停留了一下,然后……带着一丝……‘了然’?或者……‘期待’?就移开了,重新聚焦回地球,特别是……深海种子和太平洋L点方向!”
巡狩之眼对星河无限的残存力量似乎失去了大部分兴趣,反而对地球内部,特别是种子和神秘的L点,投来了更持久的“关注”?
这转变意味深长。
“星河无限那边有反应吗?”储俊文问。
“没有!他们隐匿得更深了,死寂一片,仿佛生怕被注意到。”刘怡萱对比数据后报告,“他们好像……比我们更怕‘巡狩之眼’的注视。”
就在这时,主屏幕上代表L2点“巡狩之眼”的光点,再次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这一次,没有覆盖全球的扫描波。
但指挥部内所有高敏度的规则探测器,同时记录到了一次极其短暂、却精准无比的“能量脉冲”,如同无形的探针,瞬间跨越空间,分别“点”了一下深海种子、魔都基石、南极脉冲源,以及……太平洋L点的大致方向!
脉冲过后,“巡狩之眼”的光点亮度,似乎微不可察地……提升了一丝?仿佛获得了某种“确认”或“充电”?
而几乎在脉冲触及种子的瞬间,李文昊的身体再次轻微抽搐了一下,左臂心核光芒闪烁,但很快平复。种子的搏动也只是紊乱了半秒,便恢复了新的节律,甚至……似乎更稳定了一点?仿佛那脉冲带来的不是干扰,而是一种……“刺激”或“催化”?
“它……它在用这种方式……‘投喂’或‘测试’种子?”王文娟骇然。
“不止种子。”诸葛隽羽脸色发白,“脉冲触及魔都基石和南极节点时,它们的共振也微微加强了一丝。但触及L点方向时……我的灵觉感觉到那边传来一种极其微弱、却充满厌恶和抗拒的……‘波动’?L点对‘巡狩之眼’的探针很排斥!”
巡狩之眼在主动与地球的基石网络和种子进行某种极低强度的交互?而网络和种子的反应各不相同?L点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排斥?
这诡异的“互动”,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巡狩之眼”、全球基石网络、静滞种子、神秘的L点、蛰伏的星河无限……这几方势力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极其复杂、远超当前理解的动态关系。它们并非简单的敌对或盟友,而是在某种更高的规则下,进行着博弈。
71小时的倒计时在无声流逝。
每一秒,种子都在进化。
每一刻,基石网络都在调动。
每一次,“巡狩之眼”都在观察和试探。
而太平洋深处的“鲸歌”,那声诡异的变调,如同一个不祥的音符,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或许正从那个被遗忘的拉莱耶静滞点,悄然酝酿。
储俊文走到观察窗前,夜色下的魔都灯火璀璨,却仿佛笼罩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下。
“怡萱,集中算力,重点分析‘巡狩之眼’脉冲能量的性质及其对种子和基石网络的影响模式。”
“隽羽,灵觉全力聚焦太平洋L点方向,尝试捕捉任何异常波动,尤其是与‘鲸歌’变调相关的信息。”
“立杰,提高全球异常现象监测等级,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深海沟区域。”
“文娟,文昊的状态是重中之重。”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扫过全球星图,最终定格在太平洋那片深蓝区域。
“钟教授,能否尝试向那个废弃监测站发送一段低功率、无威胁的友好询问信号?用最古老的、彼岸派可能使用的通用编码。我们需要知道,L点到底发生了什么。”
“鲸歌再度响起的背后,是友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