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西行·新纪元
第一百二十一章 流动使者的星途与“宇宙味道共生节”的启幕
“玄奘号”以“星味文明流动使者”的身份航行在星海间,没有固定航线,却总能精准抵达需要帮助的维度——在“沙尘维度”,团队用菌灵族的“固沙菌丝”结合暗尘麦种植,遏制了沙漠化蔓延;在“潮汐维度”,金属族搭建的“潮汐种植平台”,让海族文明在涨潮时也能稳定培育“潮生藻”;在“碎星维度”,绿泽族研发的“碎星适配光穗麦”,成功在碎片化的星球残骸上扎根。
每抵达一个维度,团队都会将当地的味道故事、共生模式录入“宇宙味道共生网络”,同时带回独特的食材样本——沙尘维度的“沙棘果”、潮汐维度的“潮生藻”、碎星维度的“碎星麦”,这些新食材的基因序列被补充进宇宙味道基因库,丰富了全维度的食材多样性。程昊在航行日志中写道:“流动的意义,不在于抵达终点,而在于让共生的种子随星舰传播,在每一片陌生的星空生根发芽。”
随着流动使者的足迹遍布星海,星味文明共同体决定举办首届“宇宙味道共生节”,将流动过程中发掘的“共生案例”集中展示,让全宇宙文明感受“以味共生”的力量。共生节主会场设在星味文化园区,分会场则通过“宇宙味道共生网络”覆盖所有维度,形成“全宇宙同庆”的盛大景象。
主会场的“共生案例馆”成为最热门的展区:
- 沙尘维度的展台还原了“沙棘果-暗尘麦-固沙菌丝”的共生系统,访客能亲手触摸改良后的沙棘果,感受其酸甜口感;
- 潮汐维度的展台用全息投影呈现“潮汐种植平台”的运作,潮生藻在模拟潮汐中轻轻摇曳,旁边摆放着用潮生藻制作的“潮汐藻饺”,供访客品尝;
- 碎星维度的展台则展示了“碎星麦”在星球残骸上生长的实景视频,搭配“碎星麦粥”的试吃,让访客直观体会“在破碎中生长”的共生韧性。
共生节的核心环节“跨维共生签约仪式”上,12组生态差异极大的维度达成合作——极寒星与星云绿洲约定共享“冰绒草-星露果”的抗寒与能量基因;幽蓝维度与潮汐维度合作研发“耐雾霭潮生藻”;沙尘维度与碎星维度则计划联合搭建“极端环境种植技术实验室”。程昊在签约仪式上说:“共生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今天的签约,是全宇宙文明‘以味为媒、共生共荣’的新起点。”
八戒在主会场的“共生美食街”开设了“流动使者厨房”,用从各维度带回的食材制作“流动共生拼盘”——沙棘果沙拉、潮汐藻饺、碎星麦粥、星絮双拼甜品,每一道菜都附带一张“共生故事卡”,讲述食材背后的维度协作故事。“俺要让大家知道,每一口美味,都是不同文明携手的成果!”他一边递出餐盘,一边笑着说。
悟空则负责主会场的安全巡逻,看着访客们在共生案例馆里惊叹,在美食街上年味,在签约仪式上欢呼,不禁感慨:“以前俺觉得宇宙很大,各文明很遥远,现在才发现,只要有味道的联结,再远的维度也能像邻居一样亲近。”
“玄奘号”停靠在星味文化园区的港湾中,成为共生节的“流动展览舱”——舰内陈列着团队的航行日志、采集的食材样本、修复过的生态模型,访客们排队登舰,听船员讲述流动途中的故事。程昊站在舰桥,看着窗外热闹的共生节景象,手中的星语挂坠闪烁着所有新收录食材的光纹,与之前的光纹交织成一张“流动的宇宙味道图谱”。
共生节闭幕当天,全宇宙所有“味道灯塔”同步投射出“共生宣言”的全息文字,照亮了每一片星空。程昊知道,“宇宙味道共生节”不会是一次性的盛会,它会成为星味文明共同体的传统,每年如期举办,见证更多共生案例的诞生,联结更多文明的未来。
而“玄奘号”的星途,也将继续延伸——它会带着共生的种子,驶向更遥远的未知星域,发掘更多“以味共生”的可能,将“共享、共生、永续”的理念,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这艘星舰的故事,会永远在星海间回荡,成为全宇宙文明共同的记忆:以味道为帆,以共生为桨,在浩瀚星海中,驶向永远的繁荣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