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008地下避难所。
陆甲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升降电梯上的数字。
虽然避难指令已经取消,但本着提前熟悉避难所的念头,陆甲和学霸还是坐上了通往地下避难所的升降梯。
此刻,升降梯显示面板的数据正在快速下降。
[-米↓]
“大学霸,我们现在在哪里?”陆甲询问道。
“放心,蓝星的地壳很厚,三万米也还在地壳中。”学霸解释道。
“所以,这所避难所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的?为什么此前一点消息都没有?要不是突然发布紧急指令,我都不知道城市下面还建了一座避难所!”陆甲原本紧张的神情变得极为亢奋。
学霸倒多少有些猜测。
怪不得此前听闻自然资源部腾不出多余的民用版天工系统,导致周边国家合并进度一拖再拖。
当时学霸就在想,是不是算力限制又或者是天工系统中某些核心材料稀缺导致的。
毕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天工系统的自我复制理论上应该很快才对。
现在一切都说得通了,大量天工系统被投入地下用于建造避难所了。
如果真是这样,这所避难所的规模怕是不小。
学霸环顾四周,这座可以容纳近万人同时乘坐的升降梯此刻人头涌动,想来也是和他们是一种想法的,打算提前探索一下未来可能居住的地下避难所。
[-米]
“叮。”一声清脆的响声在电梯空间内响起。
随着厚重的电梯门缓缓开启,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在一旁引导:“请各位有序进入避难所,切勿推搡。如需要返回地面,请乘坐编号为偶数的电梯。”
“卧槽!”陆甲惊呼道。
随着电梯门开启,映入眼帘便是悬挑于万丈深渊之上的观景平台,没有设想中昏暗的灯光,而是来自顶部的模拟天空,洒下清晨时分的漫射光。
沿着圆周,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上,分布着数条宽阔的主环形街道,两侧则是空荡荡的商铺和无人入住的住宅区。
“能详细介绍一下方舟避难所吗?”学霸看着资料,轻声询问道。
正当陆甲好奇学霸在和谁说话时。
学霸面前陡然浮现出部分方舟避难所可对外公开的资料。
最上方是避难所的设计初衷之一:维持文明的社会性与心理健康,避免陷入地底囚徒的绝望。
基于这个初衷,方舟-008地下避难所整体采用蜂巢结构,上层为公民的生活区域,包含居住区、农业区、公共空间等多个功能区域,环境更接近地表,气压和温度经过精确调控。
单个蜂巢单元直径约3千米,加上近3万米的层高,让蜂巢单元内部能模拟真实的大气现象。
这样的单元避难所还有数千个!
根本不像是避难所,更像是比月宫城规模更大的度假胜地。
往下的中层和下层,则是能源中心、深层物资储备库、危机备份系统等核心区域。
理论上,方舟-008地下避难所能够容纳1000万人口,预计完整生命周期超过200年,能确保三代人的生存与繁衍。
此外,蓝星所有编号避难所通过直径500米交通隧道连接,前往不同避难所最长也只要1个小时而已。
如果非要说从地上搬到地下有什么不方便的话。
大概是要重新去熟悉这如同未来城市一般的地下避难所了。
陆甲的大脑已经顾不上避难所自带的全息系统了,思维已经被如同未来城市一般的避难所震撼得无法思考。
“我滴妈耶,避难所的垂直跨度达到了10千米!到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不知道,”学霸在前方跟随着全息箭头,摆了摆手说道:“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远远高估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了,没想到还是远远低估了。现在,就算国家突然把一艘比太阳还大飞船开到我们面前,我可能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哎?”陆甲跟在学霸身后,一脸不解地问道:“这么大的飞船,我记得我们的材料做不到吧?怕不是要被自身的重力压垮?”
学霸两手一摊,自顾自地说道:“天知道,要不是这次情况紧急,我都不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下放藏了这么一所避难所。”
陆甲倒没有纠结,思路跳脱地询问道:“说起来,那艘被击落的飞船,是哪个文明的?”
“这个我也不清楚,刚刚看新闻,说是国家已经派治安部门前往了,想来情况是可控的。”
“为什么?”陆甲追问道。
“情况不可控的话,说不定我们能看见如同科幻小说中的画面。大量千米、万米级别的星际战舰升空,甚至可能月球的背面会喷出等离子体。”
“这么一想,突然有那么一点期待。”陆甲两眼放光地说道。
学霸一脸无奈地说道:“你啊,心是真的大。”
陆甲到一脸无所谓,目光扫视着周围。
周边的行人脸上都挂着笑意,没有丝毫的紧张感,甚至还能听见有人在讨论要不要买点食材来避难所野餐。
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如此安逸。
例如北美洲。
这片土地凑巧在晚上,又凑巧天气万里无云,又凑巧那半艘残破的飞船散发着强烈的红外辐射,以至于其可见光亮度几乎可以与月球相媲美。
不巧的是,绝大部分人在地面看到了这半艘飞船穿过空间门,从地月之间划过的画面。
第一感觉,震撼!
世界上原来真的有这么大的飞船啊。
第二感觉,后怕!
还好这艘飞船没有砸向蓝星。
随后,便被无尽的惊恐所支配。
为什么一艘残破的飞船会出现在太阳系内?而且还是通过空间门过来的!
宇宙中真的有高等文明!
人类难不成真的暴露了?!
怎么办?接下来会不会被其他文明袭击?!
蓝星的武器装备能对抗它们吗?不会因此世界末日了吧?
而更让他们崩溃的是,由于内部存在分歧,地区融合进度几乎停滞。
当他们收到避难短信的时候,才发现距离他们最近的避难所位于北境联邦区的边界,而且没有直达交通工具,需要徒步近200公里!
要不是后面的撤销避难指令的短信,不出1小时,相关地区的社会秩序就能接近崩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