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二丫被她娘叫回家帮忙筛麦子,我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门口,看着远处的山峦发呆。山顶上的树像盖了层黄毯子,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几只鸟扑棱着翅膀从林子里飞出来,朝着夕阳的方向去了。
爹在屋里编竹筐,竹条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娘在灶房烧火,烟囱里冒出的烟升上半空,和远处的雾霭混在一起,分不出哪儿是烟哪儿是雾。
我无聊地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划了个歪歪扭扭的方子,又在旁边画了两个小人,一个是我,一个是二丫。正画着,就听见二丫在房顶上喊我:“快来看,有大雁!”
我扔下树枝,顺着梯子爬上屋顶,二丫趴在屋脊上,手指着天空。一群大雁排着“人”字队形,从头顶飞过,翅膀扇动的声音隐隐约约能听见。它们飞得好高,身上的羽毛在夕阳下闪着金色的光。
“它们要去哪儿呀?”二丫歪着头问我。
“去南方,”我想起听村里老人说过的话,“南方暖和,冬天没那么冷。”
“那它们明年还会回来吗?”
“会呀,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飞回来了。”
我们趴在屋顶上,看着大雁越飞越远,直到变成几个小黑点,消失在天边的晚霞里。晚霞红得像着了火,把半边天染得红彤彤的,映在远处的河面上,河水也变成了红色,像条流动的红绸带。
“真好看啊……”二丫轻声说,眼睛里映着晚霞的光。
“嗯,比过年放的烟花还好看。”我点点头。
风渐渐凉了,吹得耳朵生疼,我们从屋顶上下来,娘已经把饭做好了,摆在堂屋的小桌上。一碗红薯粥,一碟腌萝卜,还有几个玉米面窝窝头。我和爹洗了手,坐在桌前吃饭,粥有点烫嘴,我吹了吹,喝一口,甜丝丝的,胃里顿时暖乎乎的。
吃完饭,天已经全黑了,星星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一闪一闪的。二丫家的灯还亮着,窗户上映出她的影子,好像在做针线活儿。我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带着露水味儿的空气,转身回屋睡觉。明天,还要和二丫去林子里捡落叶,给家里的兔子垫窝呢。
早上起来,就听见院外有“拨浪鼓”的声音,我赶紧扒拉完碗里的粥,拿上娘给的几个铜板,跑出去找货郎。
货郎的担子就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周围围了一圈孩子,眼睛都盯着担子上花花绿绿的小玩意。二丫也在,手里攥着根红头绳,正跟货郎说:“再便宜点嘛,我就这些钱了。”
货郎笑着摇头:“妹子,这红头绳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你看这颜色,多鲜亮,扎上保准好看。”
我凑过去,看了看担子上的东西,有麦芽糖、小泥人,还有几本破破烂烂的小人书。我拿起一本翻了翻,是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正看得入神,就听见货郎说:“这本小人书,五文钱,不还价。”
我摸了摸兜里的铜板,有点舍不得,但又想看,正犹豫呢,二丫说:“我这儿还有两文钱,给你,你买吧,咱俩一起看。”
我高兴地接过二丫的钱,递给货郎,拿着小人书和二丫跑到旁边的石头上坐下,一起看了起来。孙悟空穿着虎皮裙,拿着金箍棒,打得天兵天将到处跑,可威风了。二丫一边看一边说:“要是我也有根金箍棒,就把村头的大黄狗打跑,它总冲我叫。”
正看着,就听见远处传来三婶的声音:“二丫,你娘叫你回去劈柴呢!”二丫把书递给我,叹了口气说:“我先回去干活,你看完给我留着。”
我看着二丫跑远的背影,又翻了几页小人书,忽然发现货郎已经挑起担子走了,扁担在他肩上一颠一颠的,拨浪鼓的声音越来越远。我合上书,想着等二丫劈完柴,我们再一起去林子里看蚂蚁搬家,顺便把小人书里的故事演一演,我当孙悟空,她当嫦娥仙子,肯定好玩。
回到家,爹在院子里磨镰刀,刀刃在磨刀石上“沙沙”响,磨得锃亮。我把小人书放在窗台上,问爹:“爹,货郎为啥老来咱们村呀?”
爹抬起头,擦了把汗说:“咱这村子离镇上远,大家买东西不方便,货郎就挑着担子来,赚点辛苦钱。”
我哦了一声,看着窗台上的小人书,心想货郎走了好多路,才把这些好玩的东西带到我们村,下次他来,我得再买点别的。
下午,二丫来找我,我们带着小人书去了林子。林子里的树叶已经有点发黄了,地上落了一层,踩上去“嘎吱嘎吱”响。我们找了块平坦的地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天宫,然后开始演孙悟空和嫦娥仙子。二丫披着块花布当嫦娥的裙子,我拿着根树枝当金箍棒,在林子里上蹿下跳,喊着:“妖怪,哪里跑!”
玩累了,我们就坐在树下,看着天上的云彩,二丫说:“你说货郎会不会去别的村子,给别的小孩也带好玩的?”
我想了想说:“肯定会呀,他的拨浪鼓一摇,大家就都知道有好东西来了。”
太阳慢慢西斜,天边又染上了红色,我和二丫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还在讨论着下回过货郎来,要让他给带个会转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