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渊峰的岁月,在传道、修行与感悟中静静流淌,如同山间清泉,看似平缓,却蕴含着奔向远方的力量。云芷的日子规律而充实,白日里或于求道崖讲法,或于论道坪指点弟子,夜晚则独坐峰顶,感应星海,揣摩识海中那份来自遥远星空的馈赠。
那夜接收到的法则碎片虽依旧零散,却如同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窥探宇宙更深层次奥秘的窗。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感应星辉,而是开始尝试以自身元炁为引,以那碎片中蕴含的粗浅法门为基,主动地去“聆听”星辰的“低语”,去捕捉那弥漫在无尽虚空中的、不同世界散逸出的本源频率。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如同盲人摸象,大部分时间都徒劳无功,心神消耗巨大。但她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小的收获,每一次对星海律动更清晰一丝的感知,都让她对前路更加明晰,道心也更加坚定。
这一夜,月隐星繁,天穹如墨,正是观星感应的大好时机。
云芷照例在峰顶布下简单的聚灵静心阵法,盘膝而坐。她没有急于将神念投向遥远的深空,而是首先将心神沉入体内,内视自身元炁的运转。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与感悟,她的元炁愈发精纯,色泽不再是单一的纯白,而是在核心处,隐隐流淌着一丝混沌之色,仿佛包容了世间一切色彩的原点,又带着星辉般的点点璀璨。
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一丝蕴含了自身道韵与星海感应的特殊元炁,依照识海碎片中那模糊的法门,开始在周身勾勒。并非攻击或防御的符文,而是一种极其古老、极其抽象,仿佛模拟着星辰运转轨迹的奇异纹路。
这纹路初时极不稳定,元炁流转滞涩,勾勒出的线条扭曲黯淡,仿佛随时会溃散。云芷并不气馁,道心如镜,映照着每一次失败,调整着元炁输出的强弱与轨迹的弧度。她将对“天机”与“可能”的理解融入其中,不再追求固定的图案,而是寻求一种动态的、与周天星辰隐隐呼应的“韵律”。
时间一点点过去,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心神之力飞速消耗。
就在她感到一阵眩晕,那元炁纹路再次濒临崩溃的刹那——
嗡!
她体内那缕混沌色的元炁核心,与她识海中封存的星海法则碎片,以及外界漫天星辰,三者之间仿佛达成了某种玄之又玄的共鸣!
她周身那原本即将溃散的元炁纹路骤然稳定下来,并且自主地延伸、交织,最终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丈许、复杂无比、不断缓缓旋转的立体光图!光图由无数细密的、闪烁着星辉的光线构成,线条之间并非完全连接,存在着许多奇妙的断点与空白,整体看上去,既像是一幅残缺的星图,又像是一座微缩的、蕴含着空间奥秘的阵法基座!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光图成型的瞬间,云芷清晰地“看”到,一道极其微弱、仿佛由无数星光汇聚而成的虚幻“轨道”,自光图中心延伸而出,无视了空间的阻隔,遥遥指向夜空深处某个特定的方向!那“轨道”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道韵的显化,一种空间的“褶皱”或“捷径”的标识!
与此同时,一段更加清晰的信息,自识海深处的法则碎片中流淌而出,融入她的理解:
“诸天星轨……非路,乃频率之契合……感应同源之道韵,锚定彼端之坐标……以心为引,以炁为桥,可渡虚空……”
信息依旧不全,却让她明白了这光图的意义——诸天星轨图!并非实际存在的道路,而是一种感应并锁定其他与自身道韵相近或存在某种联系的世界坐标,并初步构建跨界通道雏形的秘法基础!
她成功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这星轨图还极其简陋、残缺,指向的坐标也模糊不清,通道更是遥不可及,但这意味着,她真正触摸到了“飞升”或者说“跨界”的门槛!不再是茫然的感应,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方法!
就在她心中涌起明悟与喜悦之时,那尾灵池中的紫金锦鲤,仿佛也感应到了什么,在池中奋力一跃,周身鳞片上的紫金光华在星辉下骤然亮了一瞬,与峰顶那微缩的星轨图隐隐生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共鸣!
云芷心中一动,目光投向灵池方向,若有所思。
这锦鲤的异常,莫非也与那星海有关?还是说,它本身便蕴含着某种她尚未察觉的、与星空相连的特质?
她缓缓散去元炁,周身的星轨图随之隐去,那指向深空的虚幻轨道也消失不见。峰顶恢复平静,唯有夜风轻拂。
云芷站起身,遥望星轨图之前指向的深邃夜空,眼神灼灼。
诸天星轨已现踪,前路不再渺茫。接下来,便是不断凝练这星轨图,提升自身境界,积蓄力量,同时,也要好好探究一下那尾锦鲤的秘密。
或许,它便是她通往星海的第一块踏脚石。
星辉寂寥,道途漫漫,但行者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