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号”上浮了数百米,悬停在了一片相对开阔、地势较为平缓的深海平原上方。
深度:7520米
这里远离了那道令人心悸的海沟裂谷,水压虽然依旧恐怖,但至少没有了那些致命的暗流和刚刚遭遇的、难以理解的生物威胁。
潜艇如同一个精疲力尽的旅人,暂时找到了一个可以喘息的角落。
舱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
惊魂甫定的众人甚至顾不上处理新采集到的、价值连城的样本和数据,首要任务是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紧急通讯汇报。
梁教授作为领队,通过加密的深潜通讯系统,详细、客观地汇报了遭遇“偏振凝胶兽”的整个过程,包括其光学隐形、偏振光通讯、生物矿化粘液、以及尝试固化能量场的恐怖能力,并附上了初步的数据和影像资料。
通讯那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王主任和基地的专家们,也被这超出认知范围的发现和潜在的危险性所震惊。
良久,王主任严肃的声音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梁教授,沈鲸川同志,以及全体‘深渊计划’成员。你们汇报的情况极其严重。目标生物展现出的能力未知且极具威胁性,继续停留在该深度,尤其是靠近那个海沟区域,风险系数已远超预估。
基于安全第一的原则,指挥部经过初步研判,建议你们立即终止此次下潜任务,启动返航程序。”
“什么?终止任务?返航?”
赵志远博士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脸上写满了不甘和焦急。
“王主任!我们不能回去!这种生物,这种发现,可能一百年都遇不到一次!它的生物学意义、材料学意义甚至是能量学意义都是颠覆性的!”
苏瑾博士也立刻凑到通讯器前,语气急促但依然保持着逻辑:
“王主任,我理解指挥部的担忧。但请考虑,组织一次万米深潜,动用‘探索者号’这样的尖端平台,协调沈鲸川同志这样的特殊能力者,其成本、时间和人力物力投入是天文数字。
机会太过珍贵!我们刚刚遭遇虽然危险,但沈鲸川同志有能力应对。我认为,我们应该规避特定风险点,而不是全盘放弃!”
刘培工程师看着自己记录的设备极限数据,欲言又止,他深知潜艇的压力,但也明白科研的渴望。
孙雅研究员默默地看着手中那份刚刚封存好的、来自偏振凝胶兽的分泌物样本,眼神同样充满不舍。
高强代表“海龙”小队发言,语气沉稳:
“指挥部,我们尊重任何决定。从安全保障角度,撤离是最稳妥的选择。但我们必须承认,沈鲸川同志的存在,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安全边界。如果他认为可以继续,我们小队有能力并愿意执行后续任务。”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沈鲸川身上。
他的意见,此刻至关重要,甚至能直接影响高层的决策。
沈鲸川刚刚调息完毕,感受到众人的注视,他沉吟了片刻,对着通讯器清晰地说道:
“王主任,我是沈鲸川。”
“那个生物确实危险,它的能力很奇特,主要针对能量体,我的护盾也差点被它困住。”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冷静的分析:
“但是,它已经被驱逐,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畏惧。我认为,它的活动区域可能主要集中在那道特定的海沟附近,是那个极端环境的产物。深渊广阔,我们未必需要执着于那一个点。”
他看了一眼舷窗外无边的黑暗,继续道:
“我的感知范围内,除了那个海沟方向,其他区域虽然也有未知,但能量场相对平稳,没有发现同等级别的威胁。我的状态良好,可以继续支撑。”
他最后总结道:
“我建议,不是终止任务,而是调整航线。 放弃探索那道危险的海沟,选择其他方向下潜。
既能规避已确认的最大风险,又能继续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探索万米深渊的其他奥秘。这片深海之下,绝不止那一个秘密。”
沈鲸川的意见,既考虑了风险,又兼顾了科研价值,并且基于他独一无二的感知能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
通讯那头再次陷入了讨论。
显然,沈鲸川的冷静分析和愿意继续承担风险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指挥部的决策天平。
几分钟后,王主任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决断:
“指挥部收到。采纳沈鲸川同志的建议。”
“‘深渊计划’任务继续,但原定探索海沟的目标取消。授权梁振华教授团队,在沈鲸川同志的安全指引下,重新规划下潜路线,避开已标识的高风险区域,探索其他方向的万米深渊。”
“重复,安全是第一要务,沈鲸川同志拥有最高现场决策权,如遇任何其判断无法应对之风险,可无需请示,立即终止任务返航!”
“祝你们好运,保持联络。”
通讯结束。
舱内凝重的气氛瞬间被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振奋所取代。
“太好了!”赵志远几乎要跳起来。
“明智的决定。”
苏瑾博士松了一口气,看向沈鲸川的目光更加不同。
梁教授用力拍了拍手:
“好了!危机解除,任务继续!刘工,孙研究员,抓紧时间分析已获取的样本和数据!高队长,安排队员轮休,保持警戒!
鲸川,辛苦你,我们需要你帮忙规划一条相对安全,但同样具有科研价值的新路线!”
沈鲸川点了点头,闭上双眼,龙珠的力量再次如同无形的网络向四周扩散。
他避开了那道散发着混乱和危险气息的海沟方向,感知着其他区域的水流、地势和生命波动。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指向一个与海沟相反的方向:
“那个方向,约十公里外,海底地势有较大隆起,疑似海底山脉,同时检测到微弱的、持续的热流异常。那里可能存在热液喷口群,是深海生命的另一个‘绿洲’。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