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几度春秋。自那日“文明火种”的真相揭晓,已悄然过去了数年。
帝国的巨轮在帝后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引领下,沿着一条更为开阔、更具潜力的航道平稳前行,盛世气象愈发醇厚。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御花园的澄瑞亭畔,垂柳依依,碧波荡漾。亭内不似往日宫宴的庄重,布置得格外温馨舒适,铺着软垫的坐榻,摆着时令鲜果和精巧点心的矮几,更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休闲角落。
年岁渐长的太子宇文景珩,已褪去不少孩童稚气,身姿挺拔,眉宇间既有父亲的沉稳,又继承了母亲的灵动。
他正坐在父皇下首,一丝不苟地汇报着太学新开设的“格物”课程进展,讲述同窗们如何通过观测水滴、制作简易杠杆来理解天地之理,小脸上满是认真和探索的兴奋。
“父皇,儿臣以为,格物之学,虽看似微末,却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于国于民,大有裨益。”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虽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但思路清晰,已初具储君风范。
宇文烬听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没有立刻点评,而是将目光投向坐在身侧、正含笑看着这一幕的林潇潇。
林潇潇接收到他的目光,心中莞尔。
【可以啊景珩!】
【这思想觉悟,这格局打开!】
【不愧是接受过“现代科学启蒙”(虽然是我夹带私货版)的太子!】
【比你爹当年只知道权谋制衡强多了!】
【看来我那些“梦中所授”的杂学,没白教!】
【嘿嘿,文明火种从娃娃抓起,效果显着!】
她面上却只是温和一笑,对宇文景珩道:“太子能见微知着,心怀天下,很好。学问之道,本就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能有此体会,母后甚慰。”
宇文烬这才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支持:“太子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太学格物科可再增拨经费,广纳贤才,务求实效。日后,工部、将作监亦可择优遴选太学格物优等生实习观摩。”
“儿臣遵旨!谢父皇、母后!”宇文景珩眼中迸发出明亮的光彩,激动地起身行礼。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他学业的肯定,更是对一种全新知识体系的官方认可和推动。
这时,亭外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和奶声奶气的追逐声。是二公主宇文灵犀正带着刚学会跑跳不久的三皇子宇文宸在草地上扑蝴蝶。灵犀身手矫健,颇有章法,显然是平日武艺没白练;宸儿则迈着小短腿,咿咿呀呀地跟在姐姐后面,胖乎乎的小脸因奔跑而红扑扑的,可爱极了。乳母和宫女们含笑跟在几步之外,小心看护着。
林潇潇的目光追随着孩子们的身影,嘴角的弧度愈发柔和。眼前的景象,江山社稷的宏图与天伦亲情的温暖完美交融,构成她心中最踏实的幸福图景。
宇文烬打发走了仍沉浸在兴奋中的太子,亭内便只剩下他们二人。他自然地挪近了些,伸手揽住林潇潇的肩,两人一同望着在春光下嬉笑玩闹的儿女。
“还记得你刚来时,”
宇文烬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丝难得的、近乎怀念的慵懒,“总嫌宫里规矩大,闷得发慌,变着法子想躲清静。”
林潇潇闻言,侧头看他,眼中漾开真切的笑意:“怎么不记得?那时觉得这四四方方的天,能把人憋死。整日里提心吊胆,就想着怎么能吃饱饭,不惹麻烦,最好能找个机会……嗯,远走高飞。”她说到最后,带了点自嘲的调侃。
【远走高飞?】
【现在想想真是天真。】
【就我这运气和路痴属性,飞出宫墙估计活不过三集。】
【还是老老实实留在老板身边“共享江山”比较有前途!】
【而且……现在这日子,好像也不赖?】
宇文烬低笑出声,手臂收紧了些,将她更密实地圈在自己身侧:“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总想开溜的小答应,如今竟成了朕的皇后,还与朕一同……执掌这万里江山,播撒什么‘文明火种’。”他语气里没有帝王的威严,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平和与亲昵。
“是你,”他低头,目光深邃地看进她眼里,“让这冰冷孤寂的宫闱,有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也让这万里江山,不再只是权力与责任的象征,更成了你我……共同守护的‘家’。”
林潇潇心尖一颤,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她靠在他坚实的臂弯里,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那象征着无上权力与沉重责任的存在,此刻在春日暖阳下,竟也显得温情脉脉。系统知识库中那些关于星辰大海的遥远蓝图是未来的方向,但脚下这真实可触的烟火人间,才是他们所有奋斗的意义和归宿。
“陛下,”她轻声开口,语气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承诺,“我们一起开创的这个盛世,我会倾尽所能,让它一直延续下去,让它根基永固,福泽绵长……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这不仅是身为皇后的誓言,更是她作为“文明火种”传承者的使命与决心。
宇文烬凝视着她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那里有对家国的深情,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与他并肩而立的无畏。他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豪情。他俯下身,在她光洁的额间印下一个轻柔却无比珍重的吻。
“好。”他应道,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最郑重的誓言,“朕与你,千秋万世,共守山河。”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在亭外的青石板上,紧密地交融在一起。远处,孩子们的嬉笑声、宫墙的剪影、亭内的温情,共同构成一幅安宁而永恒的画卷。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