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三月二十,南京教导总队的后勤仓库前,十辆崭新的军用卡车正依次卸货。周明远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北平运来的汉阳造步枪搬进库房,枪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枪托上还带着新鲜的木纹 —— 这是白秀珠通过北平表哥协调的首批军火,足足 200 支,比教导总队原计划的采购量多了近一倍。
“团长,北平军火商来电,说后续 300 支步枪和 50 箱子弹,下周就能从天津港运过来。” 王参谋拿着电报快步走来,脸上难掩兴奋,“另外,上海佟小姐那边也传来消息,法租界的比利时洋行已经同意供货,100 挺捷克式轻机枪,半个月后就能通过吴淞口码头交货。”
周明远接过电报,指尖扫过 “捷克式轻机枪” 的字样,心中微动 —— 这正是少校阶段系统签到过的重火力装备,如今通过商会渠道批量采购,正好能补齐教导总队的火力短板。他转身对王参谋下令:“通知财务组,把我私人账户里的 10 万银元转到上海商会指定账户,作为机枪采购的定金。另外,让机械组提前准备好枪械检修工具,机枪一到,立刻进行校准调试。”
刚安排完,通信兵就送来一封烫金信封,信封上印着 “上海商会” 的徽章。周明远拆开一看,竟是佟毓婉亲笔写的信,信中不仅详细列明了机枪的型号、口径和交货流程,还附了一张法租界洋行的联络清单,末尾一行小字写着 “已与洋行谈妥,价格再降 5%,省下的款项可用于采购子弹”。
“这佟小姐,倒真是个会办事的。” 周明远笑着把信递给白秀珠,她正帮着清点刚到的急救包,闻言抬头,眼中带着欣慰:“我就说毓婉小姐靠谱,之前在杨家见她时,就觉得她心思细、有魄力,跟你合作,准没错。”
话音刚落,杨立华的汽车就停在了仓库门口。她穿着一身深色西装套裙,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下车后径直走向周明远:“明远,有好消息!苏区那边收到你送的药品,很是感激,特意让我转交这个 ——” 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钨砂矿的开采地图,“他们说,愿意用每月 50 吨钨砂,换你 20 箱药品和 10 支步枪,你看这笔交易划算吗?”
周明远接过地图,上面清晰标注着苏区钨砂矿的位置和开采量,钨砂作为制造枪炮的关键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价值不菲。他心中一算,50 吨钨砂换算成银元,远超药品和步枪的成本,当即点头:“划算!你回复苏区,就说交易可以定在每月月初,在九江码头交接,我会让后勤分队的人秘密护送物资。”
杨立华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会同意!对了,立仁让我转告你,军政部下周要召开后勤会议,让你准备一份关于‘抗日前线物资调配’的报告,他还说,若是你能在会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许能争取到更多的军需拨款。”
周明远心中了然,这正是提升自己在军政部话语权的好机会。他立刻让王参谋整理近期的物资采购清单和前线需求报告,自己则打开系统界面,开始构思报告内容。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推进沪宁军火采购、苏区钨砂交易,触发 “多线布局” 成就,获得 “资源整合” 永久 buff(跨区域物资调配效率提升 35%);同步解锁 “军政部后勤提案权限”,可直接向军政部提交军需方案。当前系统等级:4 级(3300\/5000 军功值)】
接下来的几天,周明远一边忙着筹备军政部会议报告,一边协调上海和北平的物资运输。三月二十五,佟毓婉亲自带着上海商会的团队来到南京,与周明远签订正式的军需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上海商会负责采购军火、药品和粮食,周明远负责协调军政部批文和运输渠道,利润按三七分成,商会的三成利润中,一半用于前线捐赠,一半归佟毓婉个人支配。
签约仪式后,佟毓婉跟着周明远参观后勤仓库。看着仓库里整齐堆放的步枪、迫击炮和急救包,她眼中满是惊叹:“周团长,没想到你的后勤储备这么充足!有这些物资,前线的弟兄们就能多一分保障。”
周明远笑着解释:“这些都是靠系统签到和各方合作才凑齐的。对了,我还有个想法 ——” 他从系统空间调出一份 “脱水蔬菜生产计划”,“上海商会有不少纺织厂,能不能抽调部分设备,改造成脱水蔬菜生产线?前线士兵吃惯了压缩饼干,能吃上新鲜的脱水蔬菜,既能补充营养,也能提升士气。”
佟毓婉接过计划,仔细看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主意好!我回去就跟父亲商量,把上海郊区的一家纺织厂改造成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就能投产,到时候每月能供应 10 吨脱水蔬菜。”
三月底,军政部后勤会议如期召开。周明远在会上提交了 “抗日前线物资调配方案”,方案中详细阐述了通过上海商会采购军火、与苏区交易钨砂、建立脱水蔬菜生产线等计划,还提出了 “建立跨区域后勤补给网” 的构想,得到了军政部高层的认可。
会议结束后,军政部部长亲自召见周明远,拍着他的肩膀说:“明远,你的方案很有想法!军政部决定给你拨款 50 万银元,支持你建立后勤补给网,另外,还授予你‘军需专办’的头衔,方便你协调各地物资。”
周明远心中一喜,这意味着他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资源。他郑重敬礼:“请部长放心,我定不负厚望,为抗日前线做好后勤保障!”
回到教导总队,周明远立刻召集后勤分队骨干开会,宣布成立 “沪宁后勤补给中心”,由王参谋负责日常运营,佟毓婉负责上海采购,白秀珠负责北平渠道,杨立华负责苏区交易,形成了一个覆盖军火、药品、粮食和战略资源的完整后勤网络。
当晚,周明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南京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打开系统界面,看着 “3300\/5000 军功值” 的进度条和各项解锁的权限,知道自己在 “全面抗战布局” 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他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四月目标:完成首批苏区钨砂交接、上海机枪到货、脱水蔬菜生产线投产”,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字迹。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他的上校肩章上,泛着淡淡的银光,仿佛在预示着,属于他的后勤传奇,还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新的辉煌。